对高职学生管理问题的思考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wenjun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职学生管理的重要性
  高职学生管理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就业以及对于我国职业大军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在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当中重视高职学生管理问题。
  1.对学生健康成长
  高职学生管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知识能力的培养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高职三年的学校生活,是学生从青少年学生角色向职业岗位身份转变前的过渡期,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逐渐成熟,但相对稚嫩、波动性强,因此应该加强管理促进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
  2.对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到较好管理,受到适度的约束和激励,则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于其顺利就业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3.对未来我国职业大军的建设
  从宏观上说,高职学生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职业大军的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素质。较好的学校管理能够使得学校的综合素质教育目标更好地实现,能够为各相关产业输送有道德、有知识、有技能、有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爱岗敬业、扎实进取的产业建设人才,为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源源不断地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反之则会影响到这一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学生以及学生管理现状
  1.中专的模式难以改变
  目前的高职一般都是近十年左右从中专升级转化过来的。相对而言本科院校的管理较为宽松,而中专学校较为严格,因此高职学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在本科和中专之间徘徊,不能找到合适的定位。如果过于宽松,则学生很容易放松自我管理,在學习、生活方面过于随意,对于他的成长是不利的;而过于严格的管理则会压缩学生的个人学习、生活和思维空间,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样是有不利影响。
  2.学生自卑心理较为普遍,自控能力整体较差
  在目前普遍扩招的情况下,中等以上的学生一般都可以考取本科院校,因此来到高职学校的学生整体成绩较差,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挫折感较多。他们会和同龄人相比,感到自己的智力不如别人,家长和亲朋好友对他们的正面鼓励也不够,在这种氛围下他们在心理上不够自信,自卑心理较为普遍。甚至部分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如果在高职学校管理过程中,教师和辅导员不能对他们实施有效的引导和鼓励,则他们的自卑情绪会有所增长,对于他们的生活、学习会造成很大影响,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3.高职学生的九零后特征较为突出
  目前的高职学生一般为九零后出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出生后生活条件较之八零后的一代更为优越。部分学生娇生惯养、过分依赖父母家人,很少劳动,因此自我中心心理较为突出。在高职学校生活中,部分学生因为在家养成的坏习惯,在学校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例如个性太强, 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和互相帮助;生活大手大脚,浪费严重;喜欢讲面子而不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与同宿舍同学相处关系不够融洽甚至发生口角和冲突。
  三、高职学生管理的建议
  1.加强纪律管理和自我管理
  针对高职学生自律性差的特征,应该加强纪律管理,不能任由他们形成散漫的作风。同时加强纪律管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时间意识和紧迫感,给他们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会带来学习的动力,而压力和动力是高职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主要从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宿舍纪律等方面加强,辅导员应该经常听课、经常检查宿舍卫生、严格考勤制度和奖惩制度,通过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及家庭情况,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避免被动。同时应该给每个学生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缺点和不足、学习情况、心理性格倾向等,通过建立档案的方式能够更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实现对部分易出问题学生的重点管理和重点思想教育。同时应注重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及时把学生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借助家长的力量来促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2.重视人文教育
  首先,针对高职生的特点,应开设一些对他们的成长有帮助的人文课程。因为高职专业设置和本科专业设置不同,大部分专业都是面向就业的,这就造成他们的培养过程中人文课程的含量很少。而实际上人文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让他们能够站在多个视角上去思考问题,避免出现极端和僵化的思维方式。而且人文课程在培养思维方式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修养身心”的作用,对于调整学生的身心有益。其次,要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学校的文化氛围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学校应该建设一种勤奋向上、诚信助人、和睦融洽、环境优美的环境,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最后,要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教师不仅仅具有传授知识的作用,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灵导师,对于学生情感、心理的塑造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道德品质好、学识丰富的教师为学生所喜爱,同时也是学生直接的学习模仿对象。因此要重视师德培养和教育,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素养。
  3.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针对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的状况,学校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师和辅导员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要多用欣赏和鼓励的方式和他们交流。要引导学生多参加学校的各级活动,从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发掘他们动手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成功体验,进而增强自信心。学生的优点长处如被他人所看重并对其产生期待,学生的潜能就能更好地被发掘出来,有利于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和进步。
  4.引导开展职业规划
  据调查大部分的高职生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没有规划,这就更突显了开展职业规划的意义。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来开展:入学时就开设相关的就业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就业信息;请已经毕业的校友回来做报告,让学生面对面地和学长交流,加深对职业岗位的了解;通过各种方式和校外企业单位联系,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让学生在工作中更加明确自己的能力和长处,通过和他人在工作中的接触更好地了解社会状况,从而为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定位。
其他文献
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和富有个性的发展,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各种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承担的责任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领域内都是影响深远的。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小学语文教
期刊
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积沉,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即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不是单纯
期刊
就儿童而言,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学前儿童美术创作中的创造力是指创造出对其个人来说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想法或作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还从其创作的过程中显示出来,孩子的偶发奇想常常孕育着创造的火花,在孩子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创造是永恒的主旋律。  《纲要》中的艺术领域对两类艺术创造都做了说明,并且特别强调审美心理意象的创造。指导要点里第二条指出“幼儿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不断改革,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技术学校,在改革与创新中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与支持。但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如何响应素质教育,顺应新的体育课改,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坚持以学生为核心,培养学生兴趣。  在中职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总是照本宣科,重复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兴趣不浓,最终的效果往往达不到体育教学目的。只有学生对体育产生兴
期刊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育孩子要学会找他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地表扬他。”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知道这些,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就有意识地用心观察,认真分析。但语文这门学科,它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这就是说不管教学过程怎样,而最重要的还是教学结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学生自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语文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
期刊
很多同学初中数学学得挺好,进入高中,经过三年的学习,结果差距是比较大的。究其原因,学习方法的差异是导致高中数学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所以,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高中数学,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无疑是交给他们打开高中数学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这对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好数学,首先,调整好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端正学习态度。积极的学习态度(俯视的心态)产生积极的学
期刊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宣传、教学、训练、咨询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世界,根据自身的条件建立起有益于个人与社会的生活目标,在学业、职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得以充分发展,从而获得最佳的生活适应。聋哑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了解和掌握聋哑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聋哑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教育
期刊
如果把教师的工作总结为教书育人,那么毋庸置疑,与教书相比,育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一个人格健康的人,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正确面对未来的挑战,为国家做出积极的贡献。  但是,現在的高中生身上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有的学生过于自我,不考虑他人感受;有的学生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有的学生对集体、他人漠不关心等等,所以加强对高中生健康人格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这是现代社
期刊
兴趣是指一个人认识和掌握某项活动并带有情感趣味,让人积极主动地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和谐课堂氛围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总之,和谐课堂的构建不仅是师生的职责,而且是学校教育管理者的职责,社会和家庭也具有重要的协助责任。体育教学过程也是一种社会性交往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于是让开放式教学方式走进数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开放式教学认识不统一,且程度仍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