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助力教师队伍建设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n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强教必先强师,教师强才有教育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愈发重要。9月,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以下简称“民进中央”)在江西南昌举办中国教师发展论坛,聚焦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本期我们选取部分专家发言,听取他们对这一主题的思考与建议。
  蔡达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
  民进16万多会员中,有三分之二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继承和发扬民进的优良传统,立足本职,双岗立功,在教育事业和党派工作中积极作为,努力工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教师、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民进始终把推动国家教育发展作为己任,参政议政,服务社会,关心教师,呼吁尊师重教,建议设立教师节。2007年起,坚持开展教师节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中国教师发展论坛,邀请教师、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共同讨论,凝聚共识,促进各界各方关注教师发展。在大家支持下,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广泛影响,得到大家的欢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机遇和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把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重大战略之中,使其赋有了更为深刻的政治意义和更为现实的社会意义。我们相信,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高度期待下,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将更有质量和效益,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将面临更好的发展动力和条件,教师职业将被赋予更多的时代重任与支持。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这里涉及两个重要任务,一个是教师队伍建设,一个是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两者是相互支撑的关系,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有赖于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有赖于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举办教师发展论坛,庆祝教师节,我们当然关注教师队伍建设,但根本上是为了教育发展,也离不开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任务。当下来说,就是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需要和任务,这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编制、发改、财政、人社、自然资源和住建等部门推进落实,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意见》明确指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政治任务。它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县域内“四个统一”“一个全覆盖”,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它的主要措施包括:补齐农村教育短板、扩大城镇教育资源、创新教师工作机制、关注特殊群体、健全工作联动机制等。总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为教师队伍建设确立了目标和措施,提供了大好机遇。借此机会,我也谈几点浅显的
  认识。
  第一,义务教育一体化要彰显公平、促进公平。教育是支撑社会公平的基石,是消除不公平的利器,教育越发展,社会应该更公平。义务教育一体化、均等化都是教育的本质要求,都是维护和促进公平的举措。所以,教育界要首先成为倡导公平的先锋、实现公平的典范,既要让学生感受到公平,也要让教师感受到公平。公平对待教师,才能公平对待学生。教育如果有贫富之分,就会动摇社会公平的信念和基础。
  第二,義务教育一体化要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大众需求。社会的教育需求总是动态的,学校的设置、师资的配置,可以调节教育需求,也会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形成供需矛盾。城乡和地区的差距,社会的开放,人们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学生大量、快速、持续的流动变化,给师资配置带来了巨大压力,生源不足的乡村学校要保证师资,消除乡村薄弱校需要增加师资,消除城镇大班额同样需要补充师资,师资从哪里来?师资怎样流动?师资水平是否统一?这些都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面临的时代课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深化教育改革,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师资配置体制机制,保障教育供给,适应社会发展。
  第三,义务教育一体化要弘扬尊师重教的风尚、彰显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为的是培育人格、促进文明,所以是崇高的事业。教师致力于消除愚昧和偏见,承受着世俗的压力,为学生和社会创造未来,所以是光荣的职业。义务教育一体化、均等化,就是在倡导尊师重教,体现教育的价值,体现教师的作用,让教师的大爱、奉献、理性的精神品格得到普遍的尊重,让教师对教育的坚守得到广泛的支持,让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关心和帮助得到充分的赞美,让教师职业待遇得到平等的保障和改善,让全社会、所有人都能接受同样的教育,都能树立正确的个人发展意愿,说到底就是要全面提升良知、人格、文明的水平。
  年年桃李,岁岁芬芳,我们感谢广大教师为学生、为家庭、为国家教育事业的辛勤奉献。我们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将激发教育需求,促进教育改革。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将会更好地引导社会,服务大众,改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的扎实推进,将会更好地激励广大教师,担负光荣的使命,克服困难,培育学生,造福社会。民进愿与教育界同仁一道,发挥参政党作用,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其他文献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谋划既体现时代特点又反映学校特色的课程建设,是改革的关键环节。为此,秦皇岛市第三中学从学校实际出发,大胆尝试,于2015年申请了河北省教育科研規划专项课题《艺术高中课程构建与课程实施的整体优化研究》,初步形成具有艺术高中特点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  1.课程目标  学校紧紧围绕“为社会培养品德优秀、身心健康、文化优良、艺术个性突出的合格人才”的育
摘要:能力本位教育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相结合。通过分析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能力本位;高职英语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李燕(1981-),女,山西忻州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讲师;葛丽萍(1971-),女,山西阳泉人,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战国后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系统的论述教育的著作。有许多精辟的教育思想,符合教育规律,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记》首先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从国家来讲,兴国安民,“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从个体来讲,成德成才,“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又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  知道。”  《学记》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作了详细的说明:“
在电视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关系问题上,恐怕不是一句简单的“形式为内容服务”就能把二者的关系解释清楚的.与广播和报纸不同,电视是以丰富的画面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个有趣的
我国军用电子行业由于自身固有的特点,对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等方面要求尤为严格.自从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推出以来,该行业积极响应,对建立质量体系或获取质量认证表现出了极高
迈克尔·杰克逊在唱Smooth Criminal这首歌的时候,有一个反重力45度笔直前倾的著名动作.关于这个动作通常有三种说法.
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校长应该是不甘寂寞的思想者、探索者.rn校长、教师是通过培养孩子而造就未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改变未来世界的人.一个改变未来的人首先要改变自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