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i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提出要对高校学生活动实行项目化管理,并对此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以期为学生活动的科学管理提供工作借鉴。
  关键词: 项目化管理 学生活动 实效性
  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是学生锻炼自我、展现才华的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教育影响,也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学习成长经验,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管理学生活动,让学生活动更有针对性,更有意义,是我们在管理学生活动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并且迫切需要妥善解决。
  1.学生活动特点
  学生活动是一项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步骤的组织众多人参与的具有广泛凝聚力的活动。学生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目的性强。
  开展学生活动的目的是给参与工作的学生提供众多的锻炼和展现才华的机会,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增强其自信心。策划活动时必须围绕学校的工作规划和近期学生工作目标而确立,要体现活动目的。
  1.2计划、操作严密。
  学生活动直接面对学生,而且大多现场进行,成功与失败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保证活动前的计划和活动过程中的实施均详尽周密、万无一失,避免活动过程中的失误。
  1.3参与性、传播性广泛。
  广泛的参与性和传播性是学生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播媒介,提高活动的参与性,能够很好地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一些大型的学生活动,如校运会、大型文艺歌舞汇演等,全体师生均参与其中,影响力很大。
  2.学生活动存在的不足
  2.1活动计划性强,学生能动性弱。
  目前的学生活动行政计划性过强,基本上都是先由有关部门指派具体的学生作为负责人,并指定具体的活动内容。然后由负责人带领其他学生来完成任务,整个过程缺乏灵活性。一方面无形中加重了负责老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2.2缺乏风险评估。
  学生活动缺乏风险评估和活动过程的跟踪,对活动将面临的窘境未能及早预知。在实际活动管理的过程中,偶尔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某个活动初衷是好的,计划看似也很周密,但是执行起来,总是困难重重。
  2.3经费预算和使用失当。
  任何的经济活动都要讲究投入和产出比率,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较好的效果。然而,经济上未能独立的学生尚没有全面的成本观念。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只追求活动的效果,而忽视了对活动成本的控制,最后导致了无谓的浪费。
  3.建立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制度
  针对目前组织学生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活动,使学生活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将项目化管理制度引入学生活动的管理当中,将两者有机结合,使学生活动的管理更科学,从而有步骤、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活动。
  3.1制定“宽适应”的管理体系。
  现有的学生活动可以分为自发活动、招标活动、行政指定活动三种情形。自发活动是指学校相关部门没有计划要实施,由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行提出的活动。招标活动是指学校相关部门有计划要在某个时间段实施,但是没有指定具体负责该活动的个人或团体的活动。行政指定活动是指学校相关部门有计划要在某个时间段实施,并且指定了具体负责该活动的个人或团体的活动。
  3.2学生投标和专家评审。
  自发活动和招标活动中,学生在投标前,必须对学校、院系的情况、有关大型活动的规定及场地情况进行调查。此外,还要对学生的活动意向、关注热点和需求进行调研。掌握丰富的数据后,对活动的时间、地点、规模作出详细的规划,然后将计划书投至立项部门,参与竞标。立项部门组织专家,对计划书进行评审。对活动计划的可行性、创新性、影响力、经费预算、活动成效、应急方案等进行论证,评选出最优方案。
  3.3为学生活动管理引入风险评估。
  正如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项目不可能百分之一百成功一样,学生活动也不可能获得百分之一百的成功。引入一种能够及时预见学生活动将会遭遇的严重问题,并客观判断活动是否应该继续的有效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一旦活动中出现危机,我们能够及早发觉,并悬崖勒马,以免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3.4为学生活动引入一种负责人绩效积累机制。
  为了增强负责人承担项目的责任感,在每一个项目结题的时候对项目负责人在组织该项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且把评价的结果备案,以此作为下一次该学生申请项目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3.5对活动经费进行全面的管理。
  成本和产出是项目评估的一对重要指标。任何经济活动都讲究投入和产出比率,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较好的效果。
  4.项目化管理模式在学生工作中的思考
  推进学生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给学生工作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校园文化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其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这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并思考。
  4.1明确学生在项目化管理运作中的地位和价值。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申请立项的学生目前主要集中在学生会成员和班干部中,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宣传,加强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鼓励普通学生的参与,把校园活动的设计权、承办权、参与权交还给学生。
  4.2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
  项目指导老师是项目的监督者、领路者,他们为学生提供舞台,让他们发挥才能、展示风采。作为监督者,他们需要对整个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全面的分析,弄清哪些工作可以实施项目化管理,提高项目负责人自身的水平,并对实施的过程全程督导,及时发现纰漏并予以纠正,定期对申请项目的学生进行培训指导。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