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还是一种可能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30595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忙里偷闲,居然接连看了三部青春小说:萨莉·鲁尼(Sally Rooney)的《聊天记录》(Conversation with Friends)和《正常人》(Normal People),以及王维科(Weike Wang)的《化学》(Chemistry)。
萨莉·鲁尼(Sally Rooney)

《聊天记录》


  说是青春小说,自然是因为作家和小说主人公都是二十岁刚刚出头的青春女性。
  书都是从图书馆借的电子版,两个星期的期限,然后在Kindle上阅读。图书馆纸版书的期限是三个星期,且可以续借;电子版却只有两周期限,于是拿到电子书后就有紧迫感:两个星期以内必须看完。这个“期限”,其实于读书是大有好处的。手头书太多,最先读的,必然是马上要到期的。于是三本电子书都读完了,书架上的纸版书还在那里排队攒灰。
  我首先看的是《聊天记录》。匆匆忙忙,白天上班,晚上家务,成块的零碎时间翻译,看小说就是更零碎的时间,睡觉前, 跑步机上,甚至捧着饭碗时。于是恍然便回到了学生时代,在课业繁忙时,偷看“闲书”,心里牵挂着闲书里的主人公的命运:她怎么样?他怎么样?后来呢?一边还偷偷不时回头看看,担心让父母或者老师抓住,犯了“作业还没做完就偷偷看小说”的“弥天大罪”。
  《聊天记录》,是一个踏在成年人门框上的年轻女性的聊天记录。里面有四个人物,“我”(弗朗西丝)、博比、梅丽莎、尼克。弗朗西丝和博比二十岁出头,博比也是女孩子,梅丽莎和尼克是一对夫妇,梅丽莎是作家、摄影师,尼克是演员,他们的年龄比弗朗西丝和博比大些,三十多岁了。
  二十出头这个年龄段有它独特的重要性,因为它本身的共性,无论你在哪个时代,无论你在哪个国度,成长期总是意味着更多的必须做出且无法回避的选择,以及更多的可能性。也因为告别青春、成长的烦恼和苦痛,少年奔放的情怀和高远的志向,又总是伴随着现实的残酷和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匮乏,于是,青涩少年少女长大成人(coming of age)的故事,便总是令人百看不厌。
  更何况,这本书叫“聊天记录”,叙事人弗朗西丝脾气好,性子好,做事有分寸,下笔也温柔,让我们这些“偷窥”她最隐秘的感情生活的人也不觉得尴尬。
  打开《聊天记录》,里面的题记:“在危机时,我们都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决定,我们究竟要爱谁。”
  二十出头的健康男女,“聊天”自然不光是语言的聊天。主人公们是先有了性爱,然后才谈恋爱的,也就是先用身体聊天,然后才通过语言在计算机或者手机上聊天,之后才发现对方生活的种种琐细,最后似乎翻越了万水千山,得到相互之间你侬我侬、一点温柔的怜惜。里面的性描写很多,但并不是色情猎艳,而是更多着眼于新恋人们之间的种种好奇、迷恋、试探、犹疑、猜忌,打着感情上的太极拳或者跳着探戈,但一切又似乎十分日常,并无振聋发聩、出奇制胜之处—我这样说并不是贬义。这本书确实是一部娓娓道来的“聊天记录”,作者是在轻轻耳语,并不是大张旗鼓地玩悬念、架结构,但标新立异地让我们在结尾大吃一惊。
  弗朗西丝在温柔的水中漫无目的地游走着,这一片水域里,碰巧还有博比、梅丽莎和尼克,每个人之间都有不同性质、不同时段、不同程度的感情纠葛。也就是现在下笔写这段读后感时,我才会想到同性恋、婚外恋、双性恋等种种标签。
  说到不同,小说里的几对关系,倒是有明显的不同。
  梅丽莎和尼克是三十多岁、略有所成的作家和演员。而且,他们有钱。相对于博比和弗朗西丝,他们处于优势地位。在涉世未深的弗朗西丝眼里,他们拥有的一切,令她羡慕,又略感厌恶。
  博比和弗朗西丝是同龄人,但博比外向、有侵略性,而弗朗西丝则内向收敛。
  尼克和弗朗西丝一样,也是内向收敛,两个人都犹犹豫豫、窝窝囊囊,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着,身体已经结合,感情上却一直若即若离、欲迎还拒,然后又缩回自己的蜗牛壳,让人实在不忍心责备他们。
  和其他三位比,弗朗西丝来自低收入家庭,加之又是穷学生,他们之间的隔阂还是很显而易见的。但这种隔阂,也被温柔地掩饰起来,尤其是尼克,顾及弗朗西丝的自尊心,他要鼓足了勇气,才敢在她饿肚子的时候给她一小笔零花钱。
  弗朗西丝号称自己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但她的信仰、观点、立场,不是由自己的叙述讲出来的,而是在和朋友聊天时,由朋友替她说出来的。若是她自己长篇大论讲政治,小说可能会失去目前这种很私人、很贴心、邀请你代入的感觉。

  说“选择”,似乎十分理性,但钻进弗朗西丝的头里,穿着她的衣钵在故事里游走,经历着她的感情生活,却是十分随意、被动、随波逐流的,她并没有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
  一篇好故事,按中小学老师的八股教学法,无非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可是,一本好小说读下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竟然都不重要,虽然故事里这些也都有,因为叙述中,作者总是需要一个坐标,要有几条蛛丝,串上这几条马迹。然而,和“故事”本身相比,这些蛛丝马迹,也不过是蛛丝马迹而已。

不正常的《正常人》和逃避化学的《化学》


  相形之下,同样也是萨莉·鲁尼写的,《正常人》就不像《聊天记录》这样好看。首先肯定是因为我看到《正常人》时已经忙得差不多了,少了一些“作业还没做完就偷偷看小说”的乐趣;其次,更重要的是因为女主人公玛丽安和弗朗西丝比,不那么“正常”,故事超出普通人的日常经历,而且都是令人不快的体验和经历,超出了我这个“温室里的花朵”一类低端读者的舒适范围。这也罢了,读小说,本来就是为了扩充我们的世界,“偷窥”别人的世界和内心。问题是,《正常人》这篇小说里,似乎总是能够感觉到作者的存在,也就是萨莉·鲁尼在那里讲一个故事,而且她時时一定要披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衣钵,把玛丽安的“不正常”追溯到她的童年生活和学校里的霸凌行为;更有甚者,为了强调事态之严重,她还不惜让男主人公康纳也得起了抑郁症。沉重的不仅仅是故事本身,还有说故事的人的动机。忧郁症确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我甚至还能够觉察到作品中作者企图探讨社会问题的努力。然而,哪怕这社会问题是真切而又重要的,我还是觉得,这种“铁肩担道义”的功用主义,减少了这本书的文学性和魅力。   《化学》读起来障碍最大,因为作者和里面的女主人公离我的地理距离都太近:后者也是在波士顿地区读博士;而时间和阅历上的距离又太远:我和她的父母年龄更接近,她所挣扎的一切,对当年也是二十多岁的我们来说,都是顺理成章、不费吹灰之力手到擒来的东西。于是,这一道代沟,就明明白白地橫亘在那里。
  碰巧,就在读完《化学》之后几天,我和一位朋友一起喝咖啡聊天。朋友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当教授,那儿正是《化学》里的女主人公读博的地方。朋友提到她的两位学生,一位是像主人公的男朋友埃里克那样按部就班、勤勤恳恳、“出活儿”的学生,另一位就是像女主人公这样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无所适从的学生。对于像女主人公那样的学生,朋友是真心实意地不理解: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难,她为什么就做不出来呢?做不出来,为什么不更加努力呢?
  读《化学》的坐标,与《聊天记录》有些不同,大约是因为读《聊天记录》可以忽略“记叙文的四大要素”,更关注小说本身的情绪和节奏,而《化学》则很难忽略这些。女主人公的身份就在那里,是在我居住的城市里读书的第一代华人,是我们的下一辈,与我们有着不同的品性、不同的人生态度,读到女孩子顽皮调侃的时候会心,读到她徘徊犹疑甚至绝望时又会心疼,但终究只能是旁观,没有切肤之痛。然后又不由自主检讨自己是否是虎妈,或者是站在她父母的立场上为他们辩护。总之,没有读《聊天记录》时那种非常投入的感觉。
  碰巧,《聊天记录》读到一半时,去“康科德作者节”听了眼下在波士顿大学当驻校作家的西格丽德·努涅斯(Sigrid Nunez)的讲座。努涅斯的爷爷是华人,故国内有人称她为华裔作家;但她并不会讲中文,她的思维方式、写作内容和风格也与中文毫无关联。她的小说《朋友》(The Friend)于二○一八年获得了美国全国图书奖,这本书正在被翻译成中文,而她写的苏珊·桑塔格回忆录《永为苏珊:苏珊·桑塔格回忆录》(Sempre Susan: A Susan Sontag Memoir)已有中文版。
  努涅斯说,她在写小说的时候,为了让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发放,情愿选择一个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她去过罗马、佛罗伦萨等地,没有去过威尼斯,所以她写故事时,就专门把它放在威尼斯。忘记了“体”,才能让想象力自由放飞。我马上想到,《聊天记录》中最吸引我的,正好是来自作者想象中最核心的内容,这些内容,是超越作者本人具体经历的带有普遍性的内容。
  如今的世界,无论是好是坏,全球一体化的总体趋势不可逆转,网络发达、交通和交流便利,使得世界各地年轻人的生活都有惊人的一致性。从《聊天记录》里,我读到的,似乎是每一个刚刚告别童稚即将成为大人却又没有完全成熟的人,都必须经历的种种新奇、选择、徘徊。也就是说,时间、地点、人物都个个不同,“事件”却总是会演绎发生,这种一致性,也使跨越语言的阅读和理解成为可能。
  再次佩服一下国内的翻译界,《聊天记录》二○一七年五月出版,中文版二○一九年七月就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我对出版周期略知一二,知道这应该算是无缝对接了。试读了几段,文字非常流畅—一旦读起来,你就忘记了语言本身,想不到它原本不是中文,因为你已经很自然地就进入了弗朗西丝的视觉。
  小说看完,再去看别人的评论,原来大家都称萨莉·鲁尼为“千禧一代”的作家。这样叫当然也不错,萨莉是一九九一年出生的爱尔兰人,但我读起来却毫不觉得有隔膜。故事里的弗朗西丝是不是萨莉·鲁尼,甚至也无关紧要。就像萨莉·鲁尼在创作谈里说的,故事讲来讲去,她还是想说,她就是想发现,无论有多少危机,也无论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最终,爱,还是一种可能。
其他文献
一  某日,与一位小说家,聊起在读的一本小说。我说喜欢这个作者笔下的乱世和那乱世里的窘迫人生。相比设计谋杀的细节,他更迷恋谋杀发生之前的生活。未等我说出小说家的名字。他就问,这个人是不是写过《砂器》?我颇为惊讶。没错,的确写过,他就是松本清张。我问,凭借这几句话,你怎么就知道我说的是松本清张。小说家说,他太独特了,你说他写谋杀,但不迷恋谋杀,还喜欢写乱世,一想就是松本清張,不会有第二个人了。  想
期刊
说到乾隆间贪臣王亶望,很多人知道他是一个有名的贪官,知道乾隆帝亲自督办的那场横扫甘肃官场的大反贪,却不一定知道他长期受到皇上信任和赏识,或也不知道他还曾是廉政勤政的模范巡抚。贪臣是形形色色的,在位时各有一番风光喧嚣,至其犯案诛死,家族通常是历劫难复,本人也多会片纸无存。  王亶望没有留下诗文、日记、信函之类,而从其在甘肃大肆贪腐聚敛,到浙江任上竭力打造廉洁奉公形象,再到事情败露被抄家杀头,其过程长
期刊
记忆之中,这些对话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我对于电影现状的失望。一天晚上,我突然想看一看当代电影,于是开始在电影网站搜索影片。我对影片的内容不存在特殊要求,只不过没有兴趣与外星人以及种种古老的或者现代的魑魅魍魉晤面。未知生,焉知死?按照孔夫子的教诲,我愿意优先对付身边这个红尘滚滚的世界。令人惊讶的是,电影网站贮存的魔幻与科幻影片如此之多,以至于几乎找不到我乐意接受的题材。  作为电影学院的毕业生,无双对于
期刊
史学家郑天挺(1899-1981)先生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有着相当特殊的身份。作为北京大学教授,他有很长时间兼任学校秘书长。抗战辟地云南时期,担任西南联大总务长。他在北大任上的职位,从一九三三年持续到一九五○年调往南开之前,其间又担任过北大文科研究所副所长、史学系主任。在北大校史发展的几次重要关头,如“七七事变”后的南迁、战后的复员、解放战争时期的护校,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南联大时期所办《除夕副刊
期刊
奔向海浪去吧,跑回来将是新生!  ——瓦莱里《海边墓园》  阿兰·巴迪欧在其著作《世界的逻辑》末尾,引述了瓦莱里的诗歌《海边墓园》中的这句名言,作为他从《存在与事件》到《世界的逻辑》将近一千五百页论证内容的结论。在巴迪欧心目中,无论他如何用数学集合论、拓扑学、范畴论等诸多深奥莫测的数学工具进行论证,最终都指向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打破当下时代的沉寂,去“奔向海浪”,迎接一次新的生活,这个新的生活就
期刊
开场与尾声,起点与终点。它们之间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一闪就过去了。“永恒”就是尾声之后那个新起点。不知怎的,所有内容暂时显得很具体、很实在。但我们所感受过的真实有朝一日会被我们遗忘,而我们所不理解的东西到最后也会被我们遗忘。  这段话在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的回忆录《无乐之词》结尾重复了三次。遗忘与被遗忘是人无法避免的宿命,时光终究要抹去人的肉身,因此,回忆录的存在就变得很有
期刊
騮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鼓角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  如果今天西出玉门关,你会看到千山高峻,万里无云,天苍苍,野茫茫;会看到治沙的战士,插种了胡杨木,拦住了风沙,绿遍了丘原;会看到新筑的沟渠,流水潺潺,围绕着葡萄园,风吹草低,牛羊遍地。当然,到晚上,你或是看到“明月出天山”,或看到“星垂平野阔”。今天的塞北,开始有江南景象;但是,在一千多年前,这里经常会金戈铁马,
期刊
美学家们比较看重美学的理论形态,他们常常把美学史写成美学理论发展史。有人还专门从古籍里寻找“美”这个字眼,把“美”字的相关表述加以编排,借以串起古代美学思想的发展线索。其实,有“美”字出现的地方,未必讲的是美学,而理论形态也只是审美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美学思想并不完全表现在美学理论的表述中,美的创造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鲁迅说,“非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生”,并慨叹道:“但中国现在的精
期刊
一、“心中无花,则类鸟兽”  今年的东京,早早地进入了梅雨季。  石间、路边、竹畔、门侧、篱旁……镜花水月的紫阳花,也早早盛开。紫色、粉色、蓝色、白色,团团簇簇,点缀着初夏的东京。正冈子规的俳句说:“紫阳花呀,你是昨日真今天假。”原来,紫阳花在五月长雨沁润下的色变,只在一夜间。  这一年多来,笔者在东京防疫抗疫,外出散步也成常态。走街串巷,计算下来至少路过千家万户了。赞叹的是万户千家的日本人,几乎
期刊
最近看到著名指挥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2014)逝世六周年的相关报道,想起一年前,我住在德国南部的大学城市图宾根,坐了十多个钟头夜行巴士到北面的柏林,为的是到柏林爱乐音乐厅,听马雷克·亚诺夫斯基(Marek Janowski)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第六交响曲》。波兰裔的德国指挥亚诺夫斯基是布鲁克纳音乐的专家,对布氏作品的演绎很精彩。  不熟古典音乐的读者,对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