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相关的前沿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wu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的龚自正研究员等,在《科学通报》发表7综述文章《小行星监测预警、安全防御和资源利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对该领域的国际研究趋势进行7系统性论述,并着重解析7我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建议。本文仅为文章内容摘编,欢迎扫码进入公众号,阅读综述全文。
  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在历史上经常发生,多次导致地球环境灾变和生物灭绝,是可能导致人类毁灭的重大潜在威胁之一,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同时,近地小行星是近期太空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最有价值的目标之一,也是远期太空探索的“天然跳板”;是人类增进与展示新技能的试验场,必将引领、催生地月经济圈、地外天体采矿、太空制造等太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开辟航天事业新时代。
  开展小行星研究,能够深化人类对太阳系和宇宙乃至生命起源与演化等最根本、最前沿科学问题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防御問题,也是国际宇航界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之一。开展近地小天体监测预警防御研究,在攸关全球安危的重大事件面前掌握自主决策权,履行大国义务、体现大国担当,不仅是树立、提升我国大国形象、争取我国在国际航天事务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必须举措,也是人类保护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因此,其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
  在小行星监测预警领域,国际现状是地基监测预警系统起步早,相对成熟;天基监测预警系统已有在轨任务,但整体起步晚。由于地基监测系统尚存缺陷,主要是全球南北分布不均,且易受日光影响,无法做到全空域监测预警,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与天基观测预警系统结合,互为补充。
  美国和欧洲航天局都对小行星监测项目提出了相对明确的任务目标。比较之下,国内在该领域与国外差距较大。我国地基观测设备口径小、数量少、站址单一、探测能力有限,目前只能对亮于20星等的近地天体(相当于直径300米以上的小天体)进行监测,对少量近地天体进行碰撞预警。天基观测项目尚处于论证阶段。总体上,我国目前缺少有效的观测网络进行完备监测,无法实现系统样本的预警和预报。
  在小行星安全防御领域,国际现状是:对几乎所有防御技术,尤其是可行性最高的核爆、动能撞击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特定高撞击风险的小行星,研究、设计了多项防御任务,在研究成果积累.基础设施完善、研究队伍培养等方面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呈现两个发展趋势:一是有针对性地推进核爆、动能撞击等较成熟防御技术的在轨演示验证,同时结合深空探测、空间碎片移除等领域的需求,对共性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和开展地面及在轨演示验证;二是以提高防御效能、降低工程实施难度为目的,从单一防御技术方案向组合防御技术方案发展。针对不同防御手段各自的局限性和优点,通过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尝试设计不同防御手段的组合防御方案。
  在小行星资源利用领域,由于小行星资源开发价值日益凸显,围绕其展开的新一轮国际太空竞争热潮正暗流涌动。但是由于其处于起步阶段,工程难度巨大,开展国际合作和商业化是大势所趋。
  本文内容来自“科学通报”公众号,ID: kexuetongbao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传统的历史教学常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造成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利用相关学科知识,利用影视作品、利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分角色朗讀、学生自编演历史剧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从而构建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青少年中产生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行动以赤裸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①,历史课一直被一些人认为是枯燥单
期刊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合作、生存、做人”。这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代思维科学认为:质疑设问是思维的起点,是实现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皆从问题开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习惯,形成善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独特品质。  一、 初读感知——想  新课伊始,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音乐、图片、
期刊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先生的这一番话,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和政教干事更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的去观察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这时就会感到异常的愉悦。这份愉悦的感受来自学生带给你的感动,它如蒙蒙细雨,湿漉漉地滋润种子的梦境;如融融春意,
期刊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生物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这一理念,要求学生在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当前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象依然存在,要改变这种苦教苦学的局面,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开展诱思探究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诱思探究”是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创立的。“诱思探究”就是
期刊
家庭教育指导师刘乾跃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位优秀的家长胜过一百名优秀教师。这句话让我刻骨铭心,也让我情不自禁想到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一块大理石塑造成一个雕像需要六个雕塑家,第一个雕塑家就是家庭,依次排列的分别是: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把家庭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
期刊
一、加大信息教学的实践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用”,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学以致用”的原则。  现在的信息技术教材,五花八门,各县市所用的都有所不同。教师在选用教材时,应该要有所选择,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年来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逐渐向各行各业渗透。教育是为国家未来培育人才德孵化器。在信息技术大跃进的大背景下,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共享;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师与学生间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互动。这样在大量的教育资源汇聚支持下对有需求的学生有目的地教学或者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资源共享 教学互动 自主学习 教育
期刊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逐渐意识到,过去的我们竟然持有那么多错误的见解——我们曾认为地球是平的,它是世界静止不变的中心:我们曾以为宇宙很小,而且从未改变过;我们曾认为人类是一个独立的物种,与其他动物没有血缘关系。直到我们认识到夸克、黑洞、光子、空间波动的存在,认识了我们体内每个细胞令人惊奇的分子结构。人类就像个不断长大的孩子,惊奇地发现世界并非只有他的卧室和游乐场,而是如此辽阔,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去发
期刊
太阳系考古学家——冥王号探测器  身份  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首个小行星采样返回探测器,NASA新疆界中级行星科学任务的第3个探测器(第1个是新视野号冥王星探测器,第2个是朱诺号木星探测器),高度继承此前NASA火星探测器的成熟设计,携带五大探测仪器及独特设计的取样机械臂。  命名  “OSIRIS-Rex”,“0siris”是古埃及神话中冥王的名字,探测器全名其实由“起源一光谱分析一资源
期刊
恐龙是生命演化史上极为精彩的一章,它们演化出不同的形貌来适应环境,有些身披铠甲,有些头顶犄角,有些硕大无朋,有些则凶狠无比。它们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却在6500万年前的某个意外中,退出了地球的舞台。而曾与它们同时期生活的不少动物,如空中的翼龙,海中的蛇颈龙、沧龙等海生爬行动物,也都随之销声匿迹。据科学家推算,在这场大灭绝事件中,全球有超过75%的物种都被一扫而空。  关于恐龙如何灭绝,曾是一个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