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种子球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dia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材料
  制作材料:黏土(或陶土)、花卉土、种子、量勺、喷壶
  包装材料:锡纸、丝带、毛根条
  可选材料:吸管、标签纸、彩笔
  操作步骤
  第一步:取一小块黏土,将其捏成厚薄均匀的扁平圆片。这张褐色的外皮即为保护种子球内部结构的“盔甲”。
  第二步:用量勺挖取一大勺花卉土,放入黏土“皮”中。如果花卉土非常干燥,你可以用喷壶喷入少量清水,使土壤保持微湿的状态。但过量的水分会促使种子提前发芽,甚至发生霉变。
  第三步:用量勺挖取一小勺优质种子,将其倒在花卉土上。(作者选取的是三叶草种子)
  第四步:将花卉土和种子搅拌均匀,然后用外皮包裹住“馅料”,揉搓成一个圆球。
  第五步:把搓好的种子球放在干燥通风处,借助自然的力量将其风干。
  第六步:用锡纸、丝带和毛根条包装种子球。这些“黏土小丸子”外形精致独特,也非常简单实用,你可以将它们随意丢在路边的草丛中,或是填埋到自家的花盆里。
  原理解析
  在制作“黏土小丸子”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许多植物学知识。开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记得种子的特性及萌发条件吗?
  种子是植物特有的繁殖结构,它们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可根据外界环境调节自身的生存状态。在较为干燥、低温的环境中,种子会开启“冬眠”模式,尽量保存体内的养分;当温度、湿度和含氧量均达到适宜水平之后,它们能够重新恢复活力,随即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其实,在制作种子球的过程中,我们也借鉴了同样的原理。大家不妨和小伙伴们讨论一下,球体中的各种原料和构造究竟有何功效呢?
  实验中所使用的黏土壳能够将内容物有效地封存隔离起来,阻挡外界不利的环境因子,并使种子不被鸟类或其他昆虫吃掉。在这道物理屏障的保护下,大多数种子可以凭借微弱的有氧呼吸度过长达2~3年的时光。
  而当我们将种子球播撒到田野中时,风吹雨打的自然力量会使原先坚固的外壳慢慢瓦解,并逐渐消失。此时,预先填塞在球体内的土壤便成了孕育生命的温床。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那些原本“没精打采”的小生命纷纷苏醒过来,它们从松软的泥土中探出脑袋,进而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其他文献
晓磊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某重点中学任语文教师。他的讲课深受学生的欢迎,他也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但是,他有一个毛病,就是特别容易把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和自己联系起来,特别是那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后,他总怕别人怀疑是他做的。  比如,有同事在办公室问:是谁把我的教案翻乱了?晓磊坐在旁边就会开始脸红心跳,生怕别人怀疑到自己头上。还有一次,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批评一些年轻男教师在女学生面前说话不检点,晓磊总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