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飘香两“梅花”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xiao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南京民进地方组织成立60周年,在南京民进60年的光辉历程中,有许多民进会员,为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和民进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教育和文化是民进主界别,在南京民进文艺界涌现出很多拔尖人才,尤其以陶琪、范乐新两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更为突出。
  梅花第一朵:
  南京越剧团当家花旦陶琪
  陶琪,江苏省人大代表,民进南京市委会副主委,南京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
  她从事越剧艺术20多年,主演过《李清照》、《莫愁女》、《柳毅传书》等多部大戏。获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十四届“白玉兰”戏剧主角奖、第七届、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首届中国越剧小百花金奖、中国越剧节十佳演员。
  她以清秀俊美的扮相、质朴无华的袁派唱腔和细腻入微的表演,广获好评。她不断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化,览诗卷、写散文、习书法、练古筝,在艺术的触类旁通之中,她将浓厚的文化色彩融入表演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在《侯门之女》中,她扮演的慧雯纯洁善良,她形神兼备的表演,把一个被剥夺了人生幸福的苦命女子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1998年,由陶琪推出的“陶琪折子戏专场”晋京演出,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实现了南京市属文艺表演团体零的突破。2001年,由她担纲主演的新编大型越剧《李清照》在南宁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上一举夺得中国曹禺戏剧奖的“优秀表演奖”。 2002年,陶琪荣获第十四届“白玉兰”主演奖。2003年,尘封40年的《柳毅传书》复排,陶琪在剧中扮演“龙女三娘”,获得江苏省首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2005年,她和范派弟子合作把袁雪芬、范瑞娟的经典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呈现在越剧舞台上,并首次在上海大剧院成功演出。
  梅花又一朵:
  南京京剧团台柱武旦范乐新
  2013年5月,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名单公布,南京市京剧团副团长范乐新凭借京剧《穆桂英大战洪州》中的精彩表演成功获奖。这是南京市京剧团成立近50年来开出的第一朵“梅花”,也是南京戏剧界继越剧表演艺术家陶琪之后时隔15年再度“摘梅”。
  范乐新现为南京市京剧团常务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同时还是南京市戏剧家协会理事。
  范乐新早在1990年戏校毕业就崭露头角,但20余年来在艺术上始终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伐。2003年,范乐新第一次申报“梅花奖”,对武旦演员来说,30多岁是艺术生涯的黄金时期,身体状态和舞台经验都在最好的状态,但由于名额限制等原因未能如愿。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她凭着坚韧的毅力、刻苦钻研的精神,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习3年。
  范乐新说:“学习回来后,老师们都说我有很大进步,我的‘梅花梦’又被勾了起来。梅花奖的申报年龄不能超过45岁,我想在45岁之前再争取一下。”
  根据传统戏《破洪州》改编的《穆桂英大战洪州》,是一出非常吃功夫的戏。按照参赛要求,这出戏要竞争“梅花奖”,必须进行加工创新。为此,南京市京剧团对剧本进行了认真修改,并请来山东京剧院和福建省京剧院的著名导演白云明、李幼斌做武打设计,整部戏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
  范乐新说,这出戏全长两个小时,里面有鹞子翻身、耍刀花、满台飞枪等高难度动作,从头到尾演下来,对一个44岁的武旦女演员来说,体力是最大的考验。说实话, 作为一个武旦演员,40多岁了还在舞台上坚持,如果没有坚持执着的心劲,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作为南京市引进的优秀人才,范乐新精湛的演技得到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评价。她曾获“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首届中国红梅杯大赛”金奖、“全国国花杯中青年戏曲表演大赛”刀马旦金奖榜首,并荣获“南京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南京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民进南京市委会)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