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在公选课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构建了“互联网+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种新型教学模式不断为我国现代化教育提供新工具和新思路。而公选课是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教学模式固化、学生对公选课的认知不足等因素,公选课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因此将“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公选课中,尝试提高公选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公选课;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4.078
  当代中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随着互联网技术被广泛普及和应用,互联网技术和概念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中,“互联网+”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如今,互联网技术已拓展到教育范畴,实现了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我国现代化教育提供了新工具和新思路。笔者在担任245位学生公选课老师时,将“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公选课,做公选课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究性应用。
  1 公选课教学现状
  公选课是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公选课的学习,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助力。但由于教学模式固化、学生对公选课的认知不足等因素,公选课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目前公选课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1.1 教学模式固化
  1.1.1 教学方式单一,授课内容枯燥
  部分教师公选课教学经常是照本宣科,授课仅根据课本内容和顺序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授课内容枯燥,没有重点。既不做知识点的延伸与解读,也不与学生互动交流,导致课堂气氛沉闷。除此之外,公选课考核形式单一,无法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
  1.1.2 多采取大课堂教学,硬件资源有限
  公选课多采用大课堂的形式授课,经常会出现一个班级有一两百个学生的情况,在大的多媒体教室上课,教室空间太大,多数情况下教室后排的同学无法看清教学课件及老师黑板上的板书,无法听清老师的授课内容,课堂互动也很困难,老师上课效率低,效果差。另外由于公选课选课人数较多,学校硬件资源有限,限制了公选课的上课形式。尤其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不能及时进行实训操作,无法及时巩固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不理想。
  1.2 学生对公选课认知不足
  1.2.1 对公选课认知不清
  由于学生在选课时,只能看到课程名称、简介、学分等基本信息,无法提前知晓所选课程的授课内容及老师的授课风格,只能根据课程名称盲目地进行选课,以至于部分学生在正式上课时才发现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与自己的主观理解有偏差,导致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下降,课堂时间“度日如年”。
  1.2.2 对公选课不重视,学习态度散漫
  部分学生认为公选课开设的目的只是为了对课程内容有简单的了解,课程考核也不像专业课那样严格。即使考核不合格,对后续学业的影响也不大,因而认为公选课可上可不上,学习态度懒散,课堂学习氛围淡薄,课上经常会出现 “手机低头族”,打游戏,逃课的现象。
  2 “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的应用
  根据笔者了解到的公选课现状,笔者在授课时将“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公选课。“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是指将互联网信息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将“线上”与“线下”学习有机组合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能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从而既发挥授课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1 “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
  笔者利用移动信息化软件辅助课堂授课,实现互联网信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构建公选课“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根据移动软件及网络平台的功能结合传统教学,设计出公选课“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如表1)。
  2.2 具体教学路径
  2.2.1 创建线上课堂
  授课老师首先要在移动信息化软件的网络平台上创建公选课课程并导入公选课相关的教学资源,例如慕课、课件、案例资料库、习题库等。然后创建班级,将学生信息导入课程中,以便进行教学管理,该软件支持添加多个班级。最后通知選课学生在手机里下载安装软件客户端,老师即可使用软件辅助课堂授课。
  2.2.2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移动软件,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体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营造学习氛围。
  (1)掌握学生上课动态。使用软件签到功能,老师可以利用手势或二维码签到并设置签到时间,对于请假或迟到等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老师可手动设置签到状态。该功能可以帮助授课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跟踪学生上课动态,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2)营造学习氛围。老师授课过程中,运用软件中的头脑风暴、主题讨论、投票/问卷等功能,设置随机选人或抢答,并对主动参与者给予课堂积分奖励,按照积分情况设置学生均可见的课堂表现排名,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在互动的同时,软件的投屏功能,可以将学生答题界面实时共享在投影屏幕上,学生们可以随时关注答题动态和进程,及时了解投票结果,增加亲身参与感,活跃课堂氛围。
  (3)课程测试与考核。在平时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在软件上发布随堂测试,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软件统计的题目错误率,对错误率高的知识点进行二次强化;期末考核时,老师在软件中提前设置试卷库,进行试卷和答题时间的自定义设置,学生在手机客户端考试,操作方便、评分和统计及时。   2.2.3 课外延展学习
  除了课堂教学外,移动软件的平台上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充分满足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需求。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章节,真人演示视频也可以弥补大课堂无法进行实训的缺陷。在这样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眼界。与此同时,移动软件中的课程群聊模式也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课外沟通的平台,学生和老师在课程群聊界面可以进行提问与解答,也可以进行讨论与交流,真正的实现课堂与课外的对接。
  2.2.4 课程管理体系
  对于授课老师,移动软件还提供课程的数据统计功能,帮助老师了解授课情况。课堂报告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及课堂表现;学情统计功能可以通过对整学期的课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成绩统计功能只要在后台设置分数权重,软件就可以根据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团队/个人作业、测试等)和期末考试的分数自动生成学生成绩并进行数据统计,实现课程考核的多元化和效率化。
  3 “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应用的价值
  互联信息技术的引入使传统课堂拥有了更多可能和提升空间,“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的应用让公选课闪现活力,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3.1 “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应用创建教学新模式
  3.1.1 教学形式多样化
  “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的应用让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移动软件中的诸多功能,让公选课的授课不再是单方面的灌输,多样化的互动式教学,让老师在授课中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活跃课堂氛围;课堂表现、作业、章节测试,试卷库等功能的使用让考核多元化,更加真实。
  3.1.2 便于大课堂学生管理,弥补硬件资源不足
  “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的应用让选修课大课堂的学生管理变得更加高效。抢答、随机选人等软件功能让互动变得更加方便可行,数据统计的应用让授课更加有速度。网络平台课程资源的使用,让公选课大课堂硬件资源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授课效果得到提升。
  3.2 “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应用解决学生的认知问题
  3.2.1 有助于提前了解课程内容
  “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及时获得課程信息。只要将学生的学号、班级等基本信息导入平台,学生就可以在选课之前就可以了解公选课课程内容,有效避免出现盲目选课,主观认识与实际课程内容不符的情况,也有助于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需求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课程。
  3.2.2 提高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在课堂授课中,移动软件的使用大大增加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机会,营造讨论沟通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网络移动平台开放性和不受空间限制性,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我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 结语
  “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使公选课教学模式不再单一,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在公选课教学改革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让公选课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更加清晰明确。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会一步推广和普及 “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努力提升教学成果,为人才培养而助力。
  参考文献
  [1] 平和光,杜亚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3-18.
  [2] 周详,刘植萌,刘乙江.行动者的异动:2016年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与机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7,(4):41-47+59.
  [3] 许佳南.网络教学在公选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334(04):52-53.
  [4] 何克抗.21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09,(10):5-14.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社区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对6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糖尿病患者授权得分为(3.93&#
<正> 中国有9亿农民居住在5.5万个乡镇和80万个村子里。“农民”之称谓在当今中国是户口制度下的身份定位。他们一般都在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改革后分得了或多或少的田地。农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炔诺酮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3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
1发病情况龙江县某养鹅专业户饲养的900只雏鹅,在13日龄之后的5d内先后有93只发病,死亡74只,持续病程达2~4d,发病率为10.4%,致死率79.5%。2以往病史该鹅雏在4,5日龄时,曾有部分散在死亡,后经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病情
<正>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历经十几年漫长的路程,终于在本世纪末迎来了“黎明的曙光”。然而“入世”之后的情景又将如何?中国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农业、金融业、电信
以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Makino)为材料,利用LED光精量调制光源,设镝灯(CK)、单色黄光(Y)LED、单色绿光(G)LED、单色蓝光(B)LED、单色红光(R)LED等5个不同光处理,研究
I select 32 samples concerning per capita living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Sichuan Province during the period 1978-2009. First, using Markov prediction
目的:本临床疗效观察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赖新生教授的通元疗法中,“通督养神”之“百印调神方”与常规针刺疗法,在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上的差异,通过比较
【正】 地处闽中山区的尤溪县,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人口41.7万,是福建幅员最大、三明市人口最多的县。尤溪历史比较悠久,钟灵毓秀,始建县于唐开元29年(公元741年),是南宋著
眩晕症是身体对空间定位障碍所产生的一种位置性或运动性错觉,引起眩晕的原因种类较多,涉及疾病种类也较多,主要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两种。真性眩晕是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