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击败3D打印相关专利申请的众包在先技术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4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发明法案对美国专利法进行了修改,允许授予前提交程序,即第三方可在竞争对手专利审核期间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专利或印刷出版物以供审查员参考并同时提交“与提交文件主张关联性的简要说明”。美国国会推行授予前提交程序,意在帮助美国专利商标局提高审核的效率以及授予专利的质量。但国会无意利用该机制来干预专利审核或允许第三方提出抗议或授予前异议。然而,被称为“创造者”的3D打印联盟的一部分成员,正在利用授予前提交程序作为对抗3D打印相关专利申请的利剑。可能更重要的是,他们正在利用众包为各地专利申请制造麻烦。
  为了理解创造者为什么以及如何通过授予前提交对专利提出质疑,我们必须首先理解什么是3D打印以及3D打印联盟的构成。3D打印更正式的名称为添加式制造,是一种依据计算机辅助设计文件创造三维物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包含很多传统的和新兴的技术。一般来讲,3D打印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熔化层层叠加的材料,如塑料,粉质金属和陶瓷,最终构建一个完全成型的产品。这一流程需要一台3D打印机,一个产品的数字化3D模型,并且该模型需保存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文件中。产品的数字化模型获取途径包括:1)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设计产品;2)从互联网上下载已有计算机辅助设计文件;或者3)使用3D扫描仪扫描已有产品来创建计算机辅助设计文件。除此之外,当今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购买现成的3D打印机; 美国的空中百货(Skymall)和史泰博(Staples)办公用品公司均有出售。过去3D打印的成本对大部分人来说是高不可攀的,但现在高端消费型和家用3D打印机的价位已逐渐变得可以接受。
  人们可以并且正在使用3D打印机制造任何物体,例如黑胶唱片、枪支、手机套、珠宝、艺术品等诸如此类的物品。 3D打印机甚至可以进行自我复制。3D打印的基础技术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存在,目前它正经历着重大的变化并日渐成为主流技术。
  3D打印联盟的存在有四种形态:小型、大型、封闭和开放。尽管这四者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一般来讲大型联盟的本质属工业领域,主要依赖于封闭平台和知识产权。小型联盟也具有同等重要性,在某些人看来可能更重要。小型联盟通常是由创业者,车库、地下室和学校实验室发明人和年轻人组成的。他们中许多人致力于技术的开放性。这些人被称为“创客”。创造者正在成长且潜力巨大,他们在某种方式上类似于PDP音乐文件的分享者,但更具有组织性。他们是一个联盟;并且正在集体决定哪些知识产权适合或是否适用3D打印世界。创造者将确保3D打印的开放性并且不受知识产权的羁绊。
  创造者已经发现授予前提交是反对他们所不喜欢的3D打印相关专利的一种方法。他们认为3D打印相关专利并非促进了创新而是扼杀了创新。根据电子前沿基金会,“3D打印创新的日新月异导致3D打印不适用于取得专利”;并且“开放性比专利系统更能激发创新。” 因此像电子前沿基金会这样的组织正在集结创造者,使用众包来确认在先技术,从而对他们认为具有威胁性或危险性的3D打印相关专利申请提出质疑。
  特别是电子前沿基金会网站要求创造者帮助确认需要攻击的3D打印相关专利申请。电子前沿基金会还携手Ask Patent整合众包力量,以寻找最佳的既有在先技术。Ask Patent允许任何人就任何申请“寻访在先技术”。在寻访在先技术后,致力于对抗该申请的网页访问者可以确认可能的在先技术并且对该在先技术进行评级,直至发掘并确认在先技术。
  使用众包确认在先技术,然后采用授予前提交机制提交在先技术,可能对于3D打印相关申请非常有效。3D打印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数千创造者和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开发,所以可能已有不计其数的在先技术。同时由于创造者倡导开放性的本质,他们非常乐于互相协作以确认在先技术并对专利申请提出质疑。事实上,由电子前沿基金会或其它组织所引导的创造者已经在使用授予前提交程序向专利商标局提交在先技术。截止2013年5月,电子前沿基金会提交了六项涉及3D打印相关专利申请的众包在先技术。
  创造者使用授予前提交,对于各地专利申请具有深刻的意义。最明显的是,众包在先技术同授予前提交相结合的方式可复制到具有活跃开放平台运动的任何技术领域中。对于任何类型的技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是发起各类运动的非常有效的工具。事实上,电子前沿基金会计划将其众包在先技术/授予前提交模式扩展至网格网络技术。
  另外,3D打印相关在先技术的授予前提交,可以减少在3D打印领域已授予专利的数量和广度。类似的影响可能还会出现在使用众包在先技术模式的任何技术联盟。
  有一点讽刺之处在于,经过创造者的授予前提交攻击后最终获得授权的专利,虽然数量可能不多且更狭窄,但是却更强大。在向美国专利商标局进行授予前提交后,提交人对该专利申请的干预即告结束。之后专利申请人有机会将其未决权利要求同已提交的在先技术进行区分。如果申请人击败了在先技术,那么他将获得的专利极有可能通过了最佳在先技术的测试。换句话说,如果申请没有遭到扼杀,它将变得更加强大。如果在创造者授予前提交之后,产生了更加强大的3D打印相关专利,那么创造者联盟封杀和弱化专利保护的目标可能遭到削弱。
  观察那些出乎意料的后果是如何产生的将十分有趣。使用授予前提交是否会遭到限制?在此领域是否授予更少或更狭窄的专利?创造者是否无意中帮助授予了更强大的3D打印相关专利?他们是否保存了足够的火力并且保留了强大的在先技术以用于授予后效力质疑?这一切只有时间才能回答。我们将对此给予密切关注。
其他文献
相对于商业秘密使用权这种只能禁止他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使用其商业秘密的宣示性权利而言,专利权能够赋予专利权人在保护期之内的绝对的垄断性权利,即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实施专利权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反向工程”等商业秘密使用权无法控制的区域也属于专利权的“控制范围”。然而任何权利都有它的边界,专利权也不例外。我国现行《专利法》第六十九条列举性的规定了五种不侵犯专利权的情形,其中第一项规定:专利产品或者依
期刊
创客,这个新兴词汇随着3D打印的热潮被推向话题前沿。究竟什么是创客,他与我们普遍知晓的传统的独立发明人有怎样的区别?  创客是一群喜欢或者享受创新的人,追求自身创意的实现,至于如何实现商业价值、对他人是否有帮助等,目前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而与传统上独立发明人的不同在于,创客的创造发明是基于全球开源与互联网背景下个人创造与数字制造的结合,将实现“创客运动”的工业化,从而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  “创客
期刊
关键词  知名商品特有装潢显著性  本案涉及仅在特定位置具有显著性的知名商品装潢能否受到保护的新类型问题。在理论及实践均少有探讨且有较大争议的情况下,本案的裁判立足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认为知名商品装潢特有性的认定除了应有地域性的考量,还应考虑位置性。仅在特定位置取得显著性的装潢仍可以作为知名商品特有装潢受到保护,只不过此类装潢的保护范围仅限于已经取得显著性的特定位置。在商品的其他位置,竞争者
期刊
也许“创客”一词在国内听着还挺新鲜,也许您认为“创客”是潮人的专属。走进北京创客空间,你会发觉“创客”并不遥远。而大多数的创客们也是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做回封存在心里已久的那个“大男孩”。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在创客的群体中,有在校学生,公司在职人员,业余爱好者……尽管大家从事的行业各不相同,但他们却因为各自的兴趣爱好聚集在了同一个地方——北京创客空间。  日前,本刊记者参加了北京创客空间每周三组织
期刊
按照广药集团(以下简称:广药)与加多宝集团(以下简称:加多宝)这样的诉讼频率和媒体曝光阵势,想必双方的宣传费中有一大部分已经规划在诉讼费预算中了,双方如此不惜血本,也不枉费“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之称。  再战装潢权  5月15日,被称为“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的王老吉与加多宝凉茶红罐装潢权之争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公开审理。有意思的是,此次庭审是将王老吉与加多宝互诉对方侵犯其红罐装潢权两案合并审理
期刊
在讨论创客时代,知识产权是否需要相应而改变些什么的时候,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成就了3D打印的“驱动器”吧。  根据来自Terry Wohlers的产业分析,3D打印被预测到2016年将有可能创造31亿美元的产业价值,而促进该新兴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只是由意大利制造的一个小型的微控制器——Arduino。Arduino是一个开放的硬件平台,包括一个简单易用的I/O电路板,以及一个基于Eclipse的软件
期刊
作者:专利代理人考核  委员会办公室 编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 9787513020404  出版时间:2013年5月  定价:130·00元  内容简介  2013年版“考试指南”由“考试大纲”和“法律法规汇编”两部分组成。在具体内容上,就“考试大纲”部分所进行的修订,主要是依据相应法律法规的修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法律法规汇编”部分则增加、替换了部分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
期刊
2006年,第一届“创客嘉年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举办,象征着“创客运动”的形成。创客嘉年华是创客运动的一大盛事,这是一个发明和创造的节日。如今,该嘉年华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不定期举办,有一些嘉年华是以科学为主,一些是以展示新奇设计为主。不管怎么样,这些创客嘉年华都将让热爱发明创造的人相聚。他们之间,通过交流分享又创造出了更多新颖的设计。据hackerspace·org网站的统计,全球目前共有501个
期刊
一、引言  由于全球专利文献分类体系众多,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进行检索都有其局限性,为此,欧洲专利局(EPO)和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于2010年开始共同着手创建联合专利分类(CPC)。本文从CPC产生的原因出发,从CPC的架构和定义两方面对CPC分类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包括:分析CPC的编码规则,介绍现有的国际专利分类体系IPC、欧洲专利分类体系ECLA、ICO至CPC的映射规则,并对
期刊
2012年10月,北京中科希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认为优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视)的软件产品“UC浏览器”上使用“UC”商标,侵犯了其商标专用权,于是一纸诉状将告上法庭,要求优视停止使用该商标。  法院经审理认为中科与优视享有各自类别的UC商标专用权,于是驳回了中科的全部诉讼请求。判决理由大致包含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中科提出的优视对“UC”字样的使用行为,或者将“UC”与“浏览器”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