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阅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cp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有关书籍的名言,在电脑上能搜集到许多许多。时下营造”书香校园”更是许多名校的必做之事。然而,营造了这种氛围,学生是否就能感受到书的芳香呢?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索。
  误区一:繁重的课业负担,读书只是形式
  现在,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作业除了练习册,补充习题,就语文方面还有日记,作文,预习本,每天的作业将近两个小时。虽然一直叫着需要减负,可是与考试成绩挂钩的衡量教师工作的考评,无疑使每一个教师都紧抓着学生的学习不放。除去作业时间,学生看书的时间少之可怜,看了多少,更是无法检查。读书便成了一种光喊不做的事,尤其是一些学习上原本就有困难的学生,他们需要花上别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来完成作业,课外阅读的时间更是等于零。
  误区二:检查方式的单一,读书变了味道
  书读过,要有记录,于是摘抄作业应运而生,每天看书,每天就得摘抄。既然是作业,又必须要检查。于是乎,字迹要求,作业格式,摘抄时间等等之类,都必须做到统一。试想,学生作业写完后,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写吗?写了摘抄,能说明学生已经把一本书读透,读懂了吗?学生只会成为一个照本抄写的小抄写员,不经过深思,不经过回味。很多时候,我们只会培养学生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
  误区三:书籍的更替,读书千篇一律
  书籍哪里来,一般由学生从家里带来,然而,现在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去肯德基,可以带孩子去超市,甚至可以为他买来许许多多的玩具赛车,却很少为孩子更新图书。学生所带来学校的书,今年是这几本。明年还是这几本。学生只是被动地带书,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不适龄的书籍,又怎能成为他们生活的加速器呢!
  “半部《论语》治天下”,有人说,读书可以明智,有人说,读书可以明史,读书是快乐的,怎样让校园也充满书香呢,这带给我深深的思考。
  思考一:新书推荐要及时
  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家层出不穷,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著作也非常之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及时向学生推荐新书,至少每月一两本书,重点选读一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沐浴在书香之中。
  思考二:读书周期要适当
  不同的学生阅读书的速度也不尽相同。低年级的学生阅读速度最慢,他们需要家长的帮助,有时是读某个字,有时是读某段话,有时是一两处没读明白的地方。中年级的学生阅读速度比之低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可以问家长,可以借助工具书,他们不仅自己读,有时还会和小伙伴交流。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他们可能喜欢读某一类的书,可能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针对不同段的学生,阅读同本书的时间一定要合适,太短了,他们会囫囵吞枣,太长了,他们对读完的书没有印象。在时间上,最短可以是两到三周,最长可以是一个月。
  思考三:阅读书籍应旁批
  语文教材在培养良好的习惯中讲到《读书要做记号》。通过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常用的记号,而这些记号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是被忽略的,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使用,最好的体现应该在读书中。及时在书上圈圈点点,记下好词,划出精彩的语段,还能写点感受,配上插图。教师检查,只需翻开书,便能一目了然。
   思考四:读书检测要灵活
  读书不是目的,检测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读书。因此,检测的方式要灵活,要不露痕迹。
  1.知识竞赛趣味多
  知识竞赛的形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之一。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是书面竞赛,还可以是口头竞赛。尤其是口头竞赛,有必答题,选答题和抢答题。在活动中,检查了学生读书的效果。
  2.图书推荐分享书
  从一年级开始,口语交际中就贯穿了读书交流的训练,将这样的训练与分享图书结合,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去读书的兴趣。这样,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又有一本新书被大家所熟知。
  3.读书习作两不误
  让读书与习作结合,也是检测学生读书的一种形式。如:仿写片段,词语克隆,读后感的写作,让学生将书中的语言文字变成自己的语言文字,那才是真正的读书。只有让阅读成为习作的范本,学生才能更自觉地读书。
  让每一个孩子都乐意去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一个孩子最乐意的事。惟有这样,书的清香才能像空气一样,沁人心脾。
其他文献
尽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四年之久,但小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农村的英语教学还面临着许多困境:比如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领会理解能力,是学生吸取知识,积累词汇,熟悉英语表达习惯的重要途径。牛津小学英语PARTA部分就是一个阅读理解、语篇学习部分。也是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处,教师在这个版块的教授尤显重要。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总存在很多问题,大致可归纳为:  1、虽然语篇分析泛读已受到重视,但是一般教师的完全分析取
期刊
这是六年级学生练习中的一道判断题,要求对的在( )里打“√”,错的在( )里打“×”。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并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探索、发现数学知识。  下面是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面积”的一些教学感受。    一、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唤起学生探
期刊
一、准确把握教材意图,是算用结合得以体现的前提    算用结合并没有一定的模式。如果要说有规律可循的话,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准确把握教材,以文本为基准理解教材的意图,才能有的放失地实施。如教学人教版二(上)“乘加、乘减式题”一课时,我们针对教材思考了以下问题:  1.准确定位,弃涩扬甜  在处理这一课时,我注意到一方面,《教师教学用书》明确指出:安排这一内容“其用意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同一组口诀中两句相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数学作业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数学周记”能用我手“写我身边的数学”,写“我发现的数学”,写“我探索数学的过程”,写“我在学习中的困惑”。基于上述思考,笔者决定尝试开放性作业——数学周记。它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作业题型。在指导学生撰写周记的过程中,我发现利用学生写周记这一“亮点”,给学生学习数学及教师教学
期刊
“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活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叶斓教授的呼唤让很多教育者对学生这一特殊生命体有了新的认识。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这无可厚非。“教育是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但是要关注学生,就不能忽视教师,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互为依存又各自独立的矛盾统一体,他们都生活在教育的“生命场”中,而且关注学生生命的教育由教师承担着。教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恰当高效又多姿多彩的课堂评价正展示着她越来越迷人的魅力,并日益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线。正是有鉴于此,笔者近来再次特别关注了于永正、窦桂梅等名师的课堂评价艺术,果然又一次大开眼界,颇受启迪。现分类撷取其中一些精彩片断略作枚举,但愿能对广大教学一线的老师有所裨益。    一、亮点式评价    即教师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而显微放大,以达到启发点拨之效。这种评价
期刊
小学生课外生活的质量既影响着当前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又影响着一代世纪新人的培养质量。在校期间,因为老师的管理和时间的限制,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能正常发展,可是课余休闲时间,他们都做些什么呢?    一、学生休闲时间的严重“失控”     由于课余里少了教师的管理,而家长也因为没时间或是没有能力等原因无法参与孩子的学业的指导及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得子女在假日“失控”的时间更多。学生对休闲时间的安
期刊
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特别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内容,旨在加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的能力。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我们构建了“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的科研课题,并于2006年底通过论证,被确定为无锡市“十一五”教科研规划课题。现就这一方面谈谈课题组的一些经验与做法。    一、拓展教材资源    我们向课题组成员提出了“立足教材
期刊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将使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也给我县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在课改的浪潮中如何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手段和方式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执教能力、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成为我县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就我县多年教研活动计划实施和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通过摸索研究,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建设两支有思想、懂管理,专业能力突出,理论水平较高的体育教师队伍,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