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策略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csg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数高中生认为化学和数学是并列的两大“难科”,遇到化学就“谈虎色变”。正因他们对化学存在“不知规律、不会方法、不懂分类”的盲区,导致其学习愿望不强、畏难心理严重、学习成绩不佳。本文基于学生的学情,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互动方式,通过让学生切身感受化学“有用、有法、有得”的状态,进而达到提高化学成绩和化学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复习;知识迁移;高考;化学
  高考对元素化合物的考查,基本都从实际生产或生活情景出发,以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化学用语、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以及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学习分析能力。因此,如何高效地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复习是非常重要的。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教学现状
  初中化学考试仅是打等级(尽管今年恢复60分的成绩),家长和学生认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语、数、英上,化学过关即可。一些教师也“随波逐流”,只抓要考的知识点。有些教师不注重化学实验,学生不会做实验,只会背实验流程;课堂没有教具,微观世界成了“无观”世界。这些原因造成中学生的化学水平低下,而高中课程需要再初中的基础上学习,使知识在深度、广度上都有较大的飞跃。如高一的化学课程一开始就学习物质的量,这部分知识理论性极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过于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化学反应比较多,如果不掌握方法,学生一开始就会感觉化学知识过于繁杂,难以理清头绪,无法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使得部分学生在高一刚开始就对化学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后面越学越吃力,到高三仍然觉方程式难以掌握。
  因此教师须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采取一定的手段,笔者对此提出两点建议。
  二、元素化合物复习建议
  1. 善用分类思想、寻找规律、熟记物质性质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学会分析、寻找规律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对化学物质进行适当的分类,能使繁杂的化学物质系统化、条理化;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深刻地认识化学物质,体会化学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善用分类思想,形成正确的化学物质观,对帮助学生系统、深刻地认识化学物质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Na2SO3的性质复习案例中可以这样分析理解。首先,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分析Na2SO3:(1)钠盐:焰色反应中火焰呈黄色,可溶性盐。(2)亚硫酸盐:水溶液能与含钙离子或钡离子的物质反应。(3)强碱弱酸盐:①能与强酸反应;②水溶液水解成碱性。其次,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分析,常见硫元素价态-2、0、+4、+6,Na2SO3中的硫元素+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与强氧化剂反应时,被氧化为+6价,在水溶液中通常以SO42-的形式存在;与强还原剂反应时,被还原为0价,通常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同时迁移至二氧化硫、亚硫酸和亚硫酸氢盐的知识。
  2. 注重知识的相互联系、新旧知识的迁移
  如对水的复习可以这样处理,从结构出发分析H2O与H2S的稳定性、沸点高低;归纳常见金属与水、非金属与水的反应,水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又如以(NH4)2Fe(SO4)2为例,从结构部上分析NH4+的成键特点,Fe2+电子排布式,SO42-空间构型;从分类上考虑NH4+和Fe2+的水解,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Fe2+的还原性;进而考虑NH4+、Fe2+以及SO42-的检验,亚铁盐溶液的配置、储存以及除杂等实验问题。将高中化学主干知识有机综合和联系,让学生懂得从不同角度认识化学物质,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真正做到理解,懂得应用而不再是死记硬背。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复习其他相关知识,提高问题分析能力,加深学生的思考能力。
  如习题: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绿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藍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 将废液中的Cr2O72-还原为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这道题无不体现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生对Cr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不了解,但是结合元素性质变化规律与Al元素进行类比、迁移,从而将陌生问题转为熟悉问题,顺利解决。最后一问找准价态规律,则不难利用NaHSO3的还原性,将不难理解Cr2O72-还原为Cr3+。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课标为纲,解读教材用意,让学生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积累,善用分类法分析,归纳总结,方程式就不用“背”,定能轻松拿下元素化合物类型的题目。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部分优秀农村教师流入城市,影响了农村教学质量,加大了城乡教育差距。本文通过界定概念、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来探究教师流失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师流失;教育均衡  一、农村教师流失问题的提出  面对城市的诸多优势,部分农村教师进城谋发展,造成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农村教师资源严重不足。有关数据显示,2010~2013年,全国乡村教师的数量由4
期刊
摘 要:备课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明确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目标执行和落实备课要求,提高备课的实效性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师还必须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关键词:备课;教师教学;实效性  备课是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认真的、实效性高的备课,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学。用什么态度备课,是衡量教师教学责任心的主要标准之一。通过完整性备
期刊
中考语文总复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必备环节,其功能在于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对已学的知识能举一反三,实现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教师要想顺利完成总复习,一方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态度,另一方面还要有适宜的策略,二者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总复习才能事半功倍。下面,笔者谈谈在一轮复习中所采取的策略。  一、学习《考试说明》,把握复习方向  《考试说明》是学习的指南,必须认真学习,正确解读,把握准复习的
期刊
地理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但有些地理知识比较抽象,并不容易理解。教师需要开动脑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借助一些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巧妙的理解难点,使一些难懂的地理知识变简单,抽象的知识变直观,这样学生才能对地理产生兴趣。笔者总结多年的地理教学经验,认为在教学中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动起来  任何知识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师如果把一些地理知识和生活巧妙联系起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生的心理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中职生处于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年龄的特点,很多中职生的心理并不成熟,并且承受能力也不强。因此,中职心理学的教学优化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如何优化中职心理学教学做了分析,以促进中职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学校;心理学教育;教学措施  相对于高中生,中职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日常生活中社
期刊
摘 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安全意识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我安全保护能力不足。同时,在安全意识培养方面,各高校也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现状出发,探讨有效的途径,从而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有效途径  近年来,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使得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面
期刊
摘 要:高校是数学学科发展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教学场所,随着高校数学教学不断完善,教学思路已经从最初的应用性教学转变为研究性教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现实的数学教学场景中,应用研究性教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而本文探究高校数学研究性教学的现状及发展,希望有助于实现高校数学教育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高校数学;研究性教学;发展现状  高校数学研究性教学与我国高等数学教育教学的现实需求密切相关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职业院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引起各部门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創新也展开了全新的要求。本文对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提出一定的意见,以期对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良好的参考作用,进一步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
期刊
摘 要:大数据时代对教育发展、教育环境、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教育个性化、教学互动化和学习深度化成为现实。文中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分析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发生的改革,以无线传感器网络课为例,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传感器网络教学模式架构,进而提出教学中应该采取的创新策略,并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  关键词:大数据;无线传感器网络;教学模式;教育方法  大数据是物联网后又一项兴起的技术性热点,具有
期刊
摘 要:发酵工程是当下各高校生物技术专业中最为重要的必修课,教师应秉持创新意识,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发酵工程;教学改革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的教学改革也开始在大范围展开,尤其是微生物发酵工程学科。本文对其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论述和剖析。  一、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