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机械零部件的创新设计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2ee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创新思维机械零部件设计思想,探讨如何进行科学的创新设计。
  [关键词]机械零部件设计 创新 科学设计思想
  中图分类号:TH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10111-01
  
  目前,传统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容易出现零部件容易腐蚀损坏;零部件容易疲劳损坏,断裂、表面剥落、零部件容易摩擦损坏等问题,已不能满足机械行业飞速发展,所以现代机械零部件设计强调创新设计,要求在设计中更充分地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设计出更具有生命力的产品。本文根据创新思维机械零部件设计思想,探讨如何进行科学的创新设计。
  
  一、创新思维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思想
  
  机械零部件设计的本质是创造和革新。现代机械机械零部件设计强调创新设计,要求在设计中更充分地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设计出更具有生命力的产品。
  (一)运用创造思维
  设计者的创造力是多种能力、个性和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它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自控能力、文化修养、理想信念、意志性格、兴趣爱好等因素。其中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将观察、记忆所得信息有控制地进行加工变换,创造表达出新成果的整个创造活动的中心。创造力的开发可以从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素质、加强创新实践等方面着手。设计者不是把设计工作当成例行公事,而是时刻保持强烈的创新愿望和冲动,掌握必要创新方法,加强学习和锻炼,自觉开发创造力,成为一个符合现代设计需要的创新人才。
  (二)运用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等。它是以欲解决的问题为中心,思维者打破常规,从不同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地考虑问题,求出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例如,若提出“将两零部件联结在一起”的问题,常规的办法有螺纹联结、焊接、胶接、铆接等,但运用发散思维思考,可以得到利用电磁力、摩擦力、压差或真空、绑缚、冷冻等方法。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技术创新和方案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运用创新思维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最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它是建立在各类常规思维基础上的。人脑在外界信息激励下,将各种信息重新综合集成,产生新的结果的思维活动过程就是创新思维。机械机械零部件设计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设计者应打破常规思维的惯例,追求新的功能原理、新方案、新结构、新造型、新材料、新工艺等,在求异和突破中体现创新。
  
  二、科学的进行机械零部件设计
  
  (一)把握机械零部件设计的主要内容
  机械零部件设计是机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运动方案中的机构和构件只有通过零部件设计才能得到用于加工的零部件工作图和部件装配图,同时它也是机械总体设计的基础。机械零部件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运动方案设计和总体设计的要求,明确零部件的工作要求、性能、参数等,选择零部件的结构构形、材料、精度等,进行失效分析和工作能力计算,画出零部件图和部件装配图。机械产品整机应满足的要求是由零部件设计所决定的,机械零部件设计应满足的要求为:在工作能力上要求具体有强度、刚度、寿命、耐磨性、耐热性、振动稳定性及精度等;在工艺性上要求加工、装配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及维修方便;在经济性上的要求主要指生产成本要低。此外,还要满足噪声控制、防腐性能、不污染环境等环境保护要求和安全要求等。这些要求往往互相牵制,需全面综合考虑。
  (二)严格计算机械零部件的失效形式
  机械零部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而失效,其失效形式很多,主要有断裂、表面压碎、表面点蚀、塑性变形、过度弹性变形、共振、过热及过度磨损等。为了保证零部件能正常工作,在设计零部件时应首先进行零部件的失效分析,预估失效的可能性,采取相应措施,其中包括理论计算,计算所依据的条件称为计算准则,常用的计算准则有:一是强度准则。强度是机械零部件抵抗断裂、表面疲劳破坏或过大塑性变形等失效的能力。强度要求是保证机械零部件能正常工作的基本要求。二是刚度准则。刚度是指零部件在载荷的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刚度准则要求零部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弹性变形在许用的极限值之内。三是振动稳定性准则。对于高速运动或刚度较小的机械,在工作时应避免发生共振。振动稳定性准则要求所设计的零部件的固有频率与其工作时所受激振源的频率错开。四是耐热性准则。机械零部件在高温工作条件下,由于过度受热,会引起润滑油失效、氧化、胶合、热变形、硬度降低等问题,使零部件失效或机械精度降低。因此,为了保证零部件在高温下正常工作,应合理设计其结构及合理选择材料,必要时须采用水冷或气冷等降温措施。五是耐磨性准则。耐磨性是指相互接触并运动零部件的工作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当零部件过度磨损后,将改变其结构形状和尺寸,削弱其强度,降低机械精度和效率,以致零部件失效报废。因此,机械设计时应采取措施,力求提高零部件的耐磨性。
  (三)正确选择机械零部件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是反映零部件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是检验零部件表面质量的主要依据;它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使用寿命和生产成本。机械零部件表面粗糙度的选择方法有3种,即计算法、试验法和类比法。在机械零部件设计工作中,应用最普通的是类比法,此法简便、迅速、有效。应用类比法需要有充足的参考资料,现有的各种机械设计手册中都提供了较全面的资料和文献。最常用的是与公差等级相适应的表面粗糙度。在通常情况下,机械零部件尺寸公差要求越小,机械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值也越小,但是它们之间又不存在固定的函数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机器,其零部件在相同尺寸公差的条件下,对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是有差别的。这就是配合的稳定性问题。在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机器,其零部件的配合稳定性和互换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设计工作中,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归根到底还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全面衡量零部件的表面功能和工艺经济性,才能作出合理的选择。
  (四)全面优化机械零部件设计方法
  要充分运用机械学理论和方法,包括机构学、机械动力学、摩擦学、机械结构强度学、传动机械学等及计算机辅助分析的不断发展,对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能作出很好的处理,一系列新型的设计准则和方法正在形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把计算机技术引入设计过程,利用计算机完成选型、计算、绘图及其他作业的现代设计方法。CAD技术促成机械零部件设计发生巨大的变化,并成为现代机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CAD技术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CAD;CAD系统集成化,CAD与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的集成系统(CAD/CAM);动态三维造型技术;基于并行工程,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DFM);分布式网络CAD系统。
其他文献
上海市近年来建成的“申”字形高架快速路网,对疏解中心城区的交通紧张局面、提高运输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建成若干年后,部分路段就出现了交通拥塞现象,部分立交匝道合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我国的居住小区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长条形住宅和行列式的排列,地方特色不明显,没有独创性。只要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不拘泥于教条,突破居住区规划的小区单一模式,寻求多元化发展,就不难营造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居住小区 规划 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摘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大工程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就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产生因素,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 质量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10099-01    现在大多数工程要求采用框架结构施工,采用钢筋混凝土来承重。因此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个大工程的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就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问
集输管线在通过地形起伏的地区时,气体的压力、温度及流速将随之变化,在管线的低洼处容易积液。积液将增大管线的输送阻力,降低输送效率,酸性介质溶于水对管线产生腐蚀,同时
[摘要]全面论述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并对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以及冷再生工艺的优越性做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冷再生 施工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10101-01    一、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原理    就地冷再生技术主要原理,是在旧路维修改造中将原路面基层用再生机搅拌破碎,添加一些稳定剂,再进行碾压,形成路面的基
[摘要]热电厂给水泵是保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设备之一,也是能源消耗较大设备之一,通过对本单位采用工业汽轮机替代电动机进行锅炉给水过程改造,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关键词]热电 给水泵 节能改造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10103-01    盐城热电有限公司锅炉给水系统原采用电机驱动的给水形式,经经济分析比较,于2006年采用工业汽轮机
[摘要]介绍复杂环境条件下“L”形楼房的定向倒塌爆破实践。爆破效果证明:本工程所采用的凿岩爆破参数、延时时间、爆破网路和防护措施是正确的;爆前把“L”形楼房切割成三个独立的楼体的方法也是成功的。  [关键词]“L”形楼房 爆破拆除 定向倒塌 预切割缝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10100-01    一、待拆楼房周围环境    待爆拆楼房—赣安
[摘要]在薄型工件加工中,经常会遇到变形的问题,对加工薄环工件产生的变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薄环工件 变形 夹紧力 内应力  中图分类号:TH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10105-01    在生产加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薄环工件的加工,但是这些薄环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内孔椭圆变形,其变形度一般在0.02mm~0.07mm,排除机床跳动
用户宏程序和G10指令的结构和特点,重点讲述用户宏程序和G10在含有倒R面的数控零件加工中的应用。 User macro program and G10 instruction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介绍一种基于PLC的机械手群控系统在转子搬运中的实际应用,详细阐述该控制系统的组成、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PLC based manipulator group con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