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上书紫光阁”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xzsx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政治制度里,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除正常的参政途径外,还有一条更快捷、更有效的反映意见建议的通道,就是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可以通过中共中央统战部,和中共中央领导或中央政府各部门领导直接进行沟通。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的费孝通(1910-2005)把这个做法戏称作“上书紫光阁”,说这是民主党派的一个“优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盟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四化建设服务的轨道上。这样一个“转移”,可以说是“正中”费孝通“下怀”,因为他从来就反对做学问是“为学术而学术”,认为“学术就是有用的知识,有用就是对改善人民的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有益”,所以他一向是把自己的学术活动与强国、富民的目的紧紧联系在一起。
  1982年春节前夕,刚刚从江苏吴江县老家回到北京的费孝通,风尘仆仆地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春节团拜会,在向大家拜年的时候,他讲述了在家乡调查时看到的情况。他说:
  “我这次去村子里再调查时,刚逢年终结账,粮食虽然减产,但农民收入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大有增加……为什么农业收成不算好,而农民收入依然不断上升呢?原因是这个地区的农村经济结构在这三年里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这个地区,社队工业在农村经济中已确立了优势。
  “当前社队企业很快地发展,表明它是适应这个地区的特点的。在人多地少的地区,单靠种粮食,农民收入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一旦发展了社队工业,那就好像开了闸门,水平猛涨。
  “我们应当针对现在社队工业所感到的困难,在原料和能源的供应上,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上,在制造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上,给予指导,打进国家计划,纳入社会主义经济的轨道。”
  在这样一个隆重、万人瞩目的团拜会上,费孝通又一次提出了他一贯的主张——发展“乡村工业”。要知道,当他在人民大会堂做这番发言,为稚弱的社队工业大声疾呼的时候,社队工业正遭到“社队企业是挖社会主义墙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等种种非议。
  那时,这个从农村生长出来的“社队工业”,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大多数人还不清楚,就连中央决策者对这个新出现的事物看法也有分歧,于是派人下去调查。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调查,中共中央做出了具有历史性的决策,肯定了社队企业的积极作用。此后,经历了20多年,当年稚弱的“草根”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成为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
  后来,费孝通谈起那年团拜会的感受时说:我刚从乡下回来就去参加团拜,不知道上面什么态度,也来不及和别人商量就放出去了,实际上挺“危险”的,后来我看到一些文件里边,有批判我那次发言的文章。
  从那时起,费孝通几乎每年到江村去一次,有时一年去两三次。通过对家乡的跟踪调查,他相继提出了“苏南模式”“小城镇,大问题”等著名论断。随着研究的深入,调查范围跳出了家乡和江苏省,向沿海和西北边区扩展。
  1988年,在一次全国人大会上,甘肃省委书记贾志杰热情地邀请费孝通到他们那里考察,为该省发展出些主意。费孝通高兴地答应了,并动员民盟内外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组成课题组,由他和钱伟长、冯之浚分别带队赴甘肃考察。
  后来青海、宁夏、内蒙古的同志也提出了邀请,使这次考察的范围扩大到西北四省(区),成了对我国西部发展战略问题的一次研究。
  通过深入调研以及和专家学者们的探讨,费孝通心里渐渐形成了一套加快黄河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从青海的龙羊峡到内蒙古的托克托,近2000公里的黄河河段,及其两岸纵深100公里的范围内,建立一个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开发区,中央政府给予开发区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这一地区的水利和矿藏资源优势,加快其经济发展,从而带动整个黄河上游地区的崛起。考察结束后,他在兰州召开了“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建设研讨会”。
  1988年7月13日,一份由费孝通和钱伟长签署的《关于建立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的建议》送进了中南海“紫光阁”。这一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很快有了批复。
  9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消息称:“民盟中央的建议总的设想是好的。何时实施,建议国家计委和国务院研究……民盟中央的建议,对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做出了宝贵贡献,值得认真研究。”
  消息还说:“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区的负责人贾志杰、李子奇、沈达人、白立忱、尹克升、宋瑞祥专程到民盟中央机关向民盟中央负责人钱伟长、高天、罗涵先、冯之浚等表示感谢,同时和他们研究了建设‘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的具体途径。”
  费孝通担任国家领导人以后,公务繁忙,但是每年还要用1/3以上的时间“到农村里,城镇里去观察,去思索”,“凡有所得……写成文章,随时发表”;遇到某些重大问题,就及时向中共中央领导人或直接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
  从1988年至2003年,费孝通向“紫光阁”递交的建议还有:《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初步设想》《关于三峡工程的意见和建议》《关于建立攀西开发区重建南方丝绸之路开发大西南的漫想》《关于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及建立我国北方经济中心的建议》等30多项。这些建议和意见都得到了中共中央和政府各部门的重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落实或纳入了国家的各项计划和规划之中。
  费孝通认为,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像是一座宏伟的建筑,它的框架已经构建起来了,现在需要大家,特别是民主党派创造一些具体的做法来充实它,给这个框架添砖加瓦。民盟搞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就是充实了这个框架内容。
其他文献
【新华社】21日讯 台北消息,已经有将近八万名蒋军老弱士兵,被美国和蒋介石集团根据一项美蒋联合方案加以淘汰。这是美国国际合作署驻台湾负责人布伦特宣布的。  布伦特说,在美国和蒋介石集团都因蒋军“愈来愈老愈弱”,因而有着“不断增长的忧虑”的时候,美蒋执行了这个联合方案,下令大批蒋军老弱残兵退伍。  布伦特说,被遣散的蒋军老弱残兵都不发给养老金等,以免增加美国和蒋介石集团的经济负担。  最近,台湾报纸
自隋炀帝杨广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到清道光五年(1825)中止漕运,1200多年间,大运河一直是一条造福后人泽被万世的黄金水道。它的主要功能是政府组织转运粮食,以满足国家正常的行政开支和皇室消费,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漕运。漕运不仅巩固了各朝各代的政治基础,也成就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用今天的话说,那是“央企”,由直接管理漕运的官僚、征收漕粮的各省官员以及“旗丁”、水手组成,有几十万人之多。因为它运行
1917年,宋美龄回到上海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开始思考婚姻问题,向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就读时的好友埃玛写信建议该结婚了,她认为:“女人若不结婚,会觉得人生失落,仿佛被骗走了人生……如果没有小孩,又有什么好期待的?”  埃玛才和某个男子有过感情上的危机,宋美龄为了安慰她,有时理性、有时不够理性地整理出自己对人生、爱情和责任的看法,向埃玛诉说:“你也不确定该走哪一条正确的路,或者是否有所谓正确的路存在
1964年7月,我们湖南嘉禾县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200多名工作人员,集中在嘉禾一中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和《规定》(即“前十条”和“后十条”)。  7月16日早晨,天刚亮,工作团就召开紧急工作组长会议。会上,县委副书记、社教工作团副团长王绍宗表情严肃地对大家说:“昨天晚上8点钟左右,肖家公社乐塘、滑乐、山垛、山口大队联办的罗卜安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重伤25人。伤员已于昨晚
张可文,是钱学森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第一任秘书。她担任钱学森秘书有两年多时间,离开秘书岗位后,又担任力学所科学技术学校教务科长,20世纪70年代调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任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但是,这两年多时间却是她非常怀念的一段岁月。采访中,张可文一直使用“钱先生”称呼自己的“老领导”,言语中充满敬意,也流露出一种在钱学森身边工作的幸福神态。  选择数学,因为不想当花瓶  1927年
“史无前例”的“文革”,发生了不少史无前例、荒唐可笑的事。  “湘江风雷”与湘乡烘糕  “湘江风雷”(全称“毛泽东主义红卫兵湘江风雷挺进纵队”,“文革”中湖南最大的群众组织之一)是庞大的红卫兵造反组织,湘乡烘糕是湖南湘乡县城著名的糕点。  1967年,湘潭纷纷成立造反组织,“湘江风雷”“红旗军”“红造联”“革造联”一哄而起,从印发传单、互相争斗到夺取枪支进行武斗,党政机关陷于瘫痪,社会一片混乱。各
张献忠,陕西延安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曾为延安府捕快。他身材魁梧,性格桀骜不驯,面色微黄,人称“黄虎”。生逢乱世,张献忠于明崇祯三年(1630)参加农民起义军,绰号“西营八大王”,后率领部队活动于长江流域。  1641年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此时的张献忠得到了人生第一笔巨大财富,据说当时的襄王府中有900多万两的白银。1643年,张献忠攻占武昌,称大西王,建立大西政权,又有巨大收获,
从汉武帝开始,官方创办的学校就出现了,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太学”。太学相当于国立大学,就读的学生称为“太学生”。太学生就有假期了。隋唐以后,太学逐渐发展为“国子监”,在国子监里就读的学生称为“监生”。据记载,在国子监里就读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监生们不远万里聚到京城就读,非常辛苦,于是朝廷就为这些古代的大学生们设立了休假制度。他们的假期有三种——  第一种是“旬假”。这是一种常假,规定每10天休息1
(沅江通讯)陆军XX师XX营XX队,自驻县以来,军民情感极其融洽,前由沅江动委会发起节食劳军,于3月X日召集全国各机关法团及民众代表多人表决,定于3月29日(黄花节)全县民众及各组织、职员,一律节食一餐,将节食之费(食榖或代金),送县动委会,然后分送各驻军部队。全县民众闻风响应,如数送缴乡管公所,由各乡公所送缴来县。兹悉劳军费、计食谷一千石,代金三万元。  (1942年6月3日《大公报》)  ◆点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众所周知的国宝。其实在这幅画中还有一段“状元”的题跋。这个“状元”就是湖南茶陵人李祁。  元朝至正二十五年(1365)的一天,“静山周氏文府”周文府携仆人带着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前往江西永新上麓山拜访李祁,请这位懂行的“状元公”鉴定一下他花巨资得来的《清明上河图》的真伪,并为其题跋。  其实,李祁并不是真正的状元公。虽说李祁在殿式中是第一名,其策问应对卷被主考官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