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历史跨学科课堂建构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内容关联密切且相互渗透,进行跨学科教学既符合学科特征,更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以历史、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例有效地构建跨学科课堂,实现跨学科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
  关键字:跨学科教学 初中历史 学科核心素养
  跨学科教学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不是简单的课程叠加,而是学科知识、方法的整合,指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和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方面具有相同的功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历史解释、史料实证与语文要求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等素养存在交叉。教师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可以充分把握人文学科的特点,整合两个学科的知识,开展协同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以七上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九下语文第22课《陈涉世家》)为例进行分析。
  一、何为“跨学科教学”
  对于跨学科教学,容易出现两种错误认知。一是认为在历史教学中讲述其他学科知识即是跨学科教学,比如认为在讲授郑和下西洋时解释“西洋”的地理位置、学习《权利法案》时引入英语中“right”和“power”的概念区分“权利”和“权力”,就是历史与地理、历史与英语的跨学科融合。这只能说明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特别是历史知识涵盖范围广,与其他学科容易出现交叉。二是认为跨学科是在一堂课内相继完成两个及以上学科的教学目标或任务,比如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教学中,先探寻“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再讨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自然、人文特征等,最后用政治知识分析“一带一路”产生的影响。这种设计实质上是學科知识间的“拼接”,往往内容多而浅,活动多而参与度低,无法真正落实核心素养。跨学科教学的核心在于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多学科课程叠加。跨学科教学指以一个学科为中心,在这个学科中选择一个中心议题,围绕这个中心题目,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展开对所指向的共同题目进行加工和教学设计,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
  1、明确中心议题
  在跨学科教学设计中,首先应该确定一个中心议题,以一个学科为主导,多个学科围绕一个中心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最后从各学科融合的角度突破中心议题,在探讨分析的过程中发展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比如历史七上《秦末农民大起义》(九下语文第22课《陈涉世家》)一课将跨学科教学(历史、语文)的主题定为通过《史记·陈涉世家》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认识其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伟大意义。
  2、确定教学目标
  在跨学科教学设计中,应先将各学科的知识目标罗列并加以分析,并围绕教学主题总结出本课跨学科融合的最终知识目标。同时,在兼顾好各学科横向配合的基础上,选择与教学主题内容关联密切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教学过程的展开,落实核心素养的目标。如《陈胜、吴广起义》一课的学科融合目标为:
  (1)阅读《史记·陈涉世家》节选,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熟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概括大泽乡起义的发展过程。
  (2)通过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对于“失期当斩”的不同记载,辨析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认识不同类型史料具有的不同价值,明确史料在历史学科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阅读图片、文字等史料,论证“天下苦秦久矣”,解释大泽乡起义的根本原因。
  (3)概括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策略,体会起义过程中体现出的陈胜的个人品质。
  (4)思考司马迁将陈胜列入“世家”的原因,进而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伟大意义,体会其革命首创精神。
  分析以上学科融合目标,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涉及多个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目标1对应的是语言建构与应用;目标2对应的是史料实证;目标3对应的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4对应的是语文学科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以及历史学科中的家国情怀。四个目标是一个整体,共同指向人文底蕴这一大的核心素养,即通过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3、优化教学流程
  (1)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跨学科教学的课堂中,学生要从整体、综合的角度构建知识体系,优化学习思维方式,多视角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和学生活动时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安排,学生活动不宜安排太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材料、思考和讨论。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难度梯度,对于初中学生不应设置过难的综合问题。
  (2)善于融合信息技术。近年来信息技术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可以对跨学科教学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实现协作式学习。
  在本课中,教师利用UMU互动学习平台建立学习群和课程,上传学习资源、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和课后作业,学生在跟随线下课堂学习的同时拥有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反馈渠道。跨学科融合课往往信息量较大,混合式的学习方式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方便。教师在课前将《陈涉世家》相关的微课资源上传,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并完成导学案,自主梳理知识点,解释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比如“亡”、“等”、“次”、“书”、“数”等。教师在课上展示学生的自学成果,并纠正其中的错误,帮助学生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含义。接下来再次阅读课文,要求学生用四字短语概括大泽乡起义的发展过程,并总结该历史事件的基本信息(时间、地点、领导人、口号、原因)。教师出示云梦竹简中关于“大雨失期”与《史记》中的不同记载,引导学生推测哪一种记载更可信,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图片、文字等材料认识秦的暴政是起义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初步认识不同类型史料的不同价值,并进一步理解史料在历史学科中的基础性作用,明确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知道运用史料就是理解历史,需要秉持大胆怀疑、多源互证的原则。
  接下来提出2个问题:陈胜为了起义作了哪些舆论上的准备?又是如何发动起义的?这其实是对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的分析和总结。教师加入《陈涉世家》后半部分节选,然后让学生分析陈胜失败的原因。学生纷纷发言:“陈胜虽然有勇有谋,但是为人心胸狭窄,缺乏治理才能,这是失败的原因之一。”在课堂的最后,教师选取了《司马迁为什么将陈涉列入“世家”》①一文作为参考文献,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并从《史记》的体例出发,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体现出的政治思想。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文献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分享至学习群交流讨论。
  历史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许多内容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关联且相互渗透。教师要适应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和学生成长需要,打破思维定势、打开教学视野,构建跨学科的课堂,帮助学生从不同学科视角、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究,实现学科间的真正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幼明.司马迁为什么将陈涉列入世家[J].中国文学研究.1985
  作者简介:易诗琴1993;女;汉族;湖南长沙;中学二级;研究生;长沙市长郡滨江中学;历史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STEAM教育理念及其课程资源得到了国内教育界的普遍关注,Arduino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激光雕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它们都满足 STEAM 理念各要素的有效整合。本文基于STEAM教育理念分析探讨了如何利用Arduino和激光雕刻+Arduino结合起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关键词:STEAM;校本课程;激光雕刻;A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支持和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成为年轻人就业的新前景。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逐渐完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的培育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方向。高校积极承办创新创业类竞赛,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大学生尝试研发创新创业项目。在大学生筹建和撰写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时,财务模块作为计划书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却存在着大量问题。本文将针对调研的各类典型商业计划书中有关财务分析及数据方面存在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人数激增,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以“爱”为核心的生命教育观点,并进行了初中阶段的生命教育系列课程规划,以期让学生以爱自然、爱他人为基础,进而爱自己、爱生命。  关键词:生命教育;爱自然;爱他人;爱自己  近几年,青少年自杀人数激增,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我们发现那些将自己生命置之度外的人,往往缺少了一颗爱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工作进程的全面深入,公民对法治理念和法制意识的树立与塑造,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思想基础。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是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参与者。他们的法律意识形成与我们的法治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目前,尽管我国对于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已经有所提高,但"复旦投毒","校园网贷"等这些悲剧仍层出不穷,大学生的人身财产权益严重受损的事件数不胜数。通过深入了解大学生法制意识培养的现
期刊
摘要:2019年,12月2日,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一高层商住楼发生火灾,2020年1月1日,重庆市渝北区一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由于消防车通道被停放车辆堵塞影响火灾扑救,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因此,如何能够在有限的监管力量的前提下加强消防车通道管理,是急需考虑的问题。数字化改革是我省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强化消防车通道的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以浙江省某
期刊
《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获得知识的本质属性,正确构建认知结构,培养幼儿创造能力,达到综合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从小就培养小班幼儿的创造能力,我们开展了“创意千千变”的趣味活动,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好动、好模仿,好表现的个性特点,我们将折纸、魔尺、雪花片和清水积木建构作为了首选项目,没想到一周一次的“变化”,大大吸引了孩子们的探究“眼球”,学习
期刊
摘要: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电子商务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电子商务在发展的过程中,昨天开始由城市地区向农村地区转移。农村地区如何抓住电子商务的发展机遇推动自身经济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因此,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引导大学生进入农村创业实践,这不仅为农村地区提供了丰厚的人才支持储备,也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电子商务进农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路径。  关键词:农
期刊
摘要:三通两平台历经多年建设与应用,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建立了全社会参与的新机制,为教育信息化打下来坚实的基础。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已经对教育行业带来诸多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化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这其中涉及到两个重点,一是把握当前信息技术的主要技术门类、技术应用及方式、技术缺陷等,二是要把握教学难点与具体
期刊
摘要:商业摄影课程作为数学媒体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的摄影,摄像技巧,并广泛的运用到商业实践活动当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商业摄影课程要为此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就业途径,就应该积极地进行更多的实践,让学生掌握如何在实践中利用它,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后期的有效的处理,以帮助学生在商业摄影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关键词:商业摄影课程实践;后期处理;具体探索与实践  一、商业摄影课程
期刊
摘要:现今,随着新课改全面落实,人们对小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重视程度逐渐升高,要求小学各个学科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策略,为核心素养形成奠定基础。小学科学作为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这种背景下,科学课程教学目标也发生改变,需要教师合理创新科学教学,利用科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科学认知、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探究热情。本文主要以小学科学实验为切入点,通过对农村小学科学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