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研究了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水剂,腐植酸≥30g/L, N+P205+K2O≥350g/L)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校验其肥效和经济效益,为减少肥料投入,增加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小麦在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分别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可以促进灌浆结实,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小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058-03
  为了解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水剂,腐植酸≥30g/L,N+P205+K2O≥350g/L)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2016年灵璧县土肥站开展了小麦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小区试验,校验其肥效和经济效益,为减少肥料投入,增加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作物 为半冬性,中晚熟优质中筋小麦济麦22。
  1.1.2 供试肥料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水剂,腐植酸≥30g/L,N+P205+K2O≥350g/L),产品形态为液体,由怀远惠普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1.3 供试地点 试验设在灵璧县灵城镇后朱村朱金谷承包地,该区域地势平坦、肥力差异小、给排水性好。供试土壤为砂姜黑土类、黑姜土土种,试验地土样分析项目及测试结果如下:有机质16.9g/kg、全氮1.03g/kg、碱解氮81mg/kg、有效磷18.2mg/kg、速效钾148mg/kg、有效铁21.2mg/kg、有效锰31.4mg/kg、有效锌1.65mg/kg,pH7.5。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方法,设3个处理,各处理3次重复(见表2),小区面积30m2(4m×7.5m),试验区四周设保护行,小区间隔离喷施。处理设置如下:处理1:常规施肥+叶面喷施惠普达试验肥900mL/hm2+清水450kg/hm2;处理2:常规施肥+叶面喷施与处理1等量等次清水;处理3:常规施肥+其他处理喷肥试验时叶面不喷任何液体。施肥时期分别为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及灌浆期。
  1.3 试验实施 该试验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施肥为:底施45%复合肥600kg/hm2(15-15-15),拔节期追施尿素112.5kg/hm2。试验地小麦于2015年10月20日播种,2016年2月21日、2016年3月15日、4月16日、5月10日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喷施液肥或清水,6月10日成熟,6月14日收获。收获时以小区为单位,单收、单称、分别计产,并同时进行田间调查与考种。试验除按方案要求的喷施液肥或清水外,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与周边大田一致。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生育期及主要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据田间观察,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改善了小麦的生物学性状,处理1与处理2、3相比,小麦剑叶挺拔,叶片厚实、浓绿,穗大且籽粒饱满。由表1可以看出: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小麦生育期没有影响。由表2可以看出,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的处理1与处理2、3相比,株高平均增加1.lcm、1.1cm,茎粗平均增加0.02cm、0.02cm,穗长平均增加0.3cm、0.3cm,穗粒数平均增加0.5粒、0.6粒,千粒重平均增加1.8g,1.9g,表明在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分别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小麦的株高、茎粗、穗长、穗实粒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千粒重增加较明显。由此可见,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可以改善小麦的生物学性状。
  2.2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处理1与处理2、3相比,分别增产466.5kg/hm2、567.0kg/hm2,增产率6.08%、7.49%;处理2与处理3相比,增产100.5kg/hm2,增产率1.32%。对各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4,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重复间差异不显著。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见表5,处理1与处理2、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2与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2.3 不同处理对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按照小麦平均售价格2.28元/kg,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售价10 000元/t,叶面喷施每次人工费用以150元/hm2 计算。从表6可知,小麦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与不喷任何液体比较,增加产量567.0kg/hm2,新增产值1 293.0元/hm2,新增成本636元/hm2(人工费150元/hm2×4次为600元,3 600mL成本36元),净增收入657元/hm2,产出投入比达2.03∶1,经济效益明显。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小麦于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分别喷施900mL/hm2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可以改善小麦的生物学性状,促进灌浆结实,增加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增产效果明显,方差分析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常规不喷任何液体比较,增加产量567kg/hm2,增产率为7.49%,新增产值1 293元/hm2,新增成本636元/hm2,净增收入657元/hm2,产出投入比达2.03∶1,经济效益明显。因此,该肥料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适宜在试验区域推广应用。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解25%氟环唑SC在不同剂量下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防治效果的差异,宁国市种植业局进行了25%氟环唑SC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效果试验,以筛选出其在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防治上最佳使用量。  关键词:25%氟环唑SC;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防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6-0056-02  1 试验目的  设计不同使用剂量,探索25
【目的】对典范性状对进行决策分析,为多数量性状的选择提供一种简便的方法。【方法】运用通径分析的决策分析方法对典范组合性状对进行决策分析。【结果】建立了典范性状对的
【目的】研究猪HGD基因第14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猪胴体和肉质性状的遗传效应。【方法】以金华×皮特兰资源家系F2代猪为研究材料,用PCR-SSCP方法检测猪HGD基因第14外显
摘 要:该文介绍了短枝六道木的繁育技术,并对短枝六道木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和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开发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有计划地进行人工驯化,进行遗传改良等。旨在为短枝六道木的进一步繁育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短枝六道木;繁育方法;利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8-100-02  短枝六道木(Abelia engleriana(Graeb
【目的】提高中性蛋白酶的固定化效果,对D101树脂固定中性蛋白酶的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以D101树脂吸附法固定中性蛋白酶,分别测定不同温度
摘 要:该文针对当前黄淮地区秋冬茬萝卜栽培现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从萝卜品种的选择、整地施肥、播期播量、田间管理、肉质根常见问题的预防、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探讨了秋冬萝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黄淮地区秋冬萝卜产量、改善萝卜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萝卜;栽培技术;黄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056-02  萝卜(Rap
摘 要: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为了提高自身的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并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首先必须通过资质认定评审。区县一级的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如何能够顺利地通过资质认定评审,需要做多方面的准备工作。该文结合浦口区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通过省级资质认定评审的有关情况,分别从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准备方面进行了总结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  中图分类号 F322
全域化景区建设有助于丰富美丽乡村发展载体,创新生态经济经营模式。安吉县山川乡是浙江省最美乡村之一,获批全国首个全乡域4A级旅游景区,成为美丽乡村升级版经典案例。山川
摘 要:泰芋1号生育期较中等、具有高产、稳产、适应广等特点,适宜江苏沿江和苏南地区种植。该文从泰芋1号特征特性、品质分析、播前准备、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防治、培土壅根、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介绍,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泰芋1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055-02  泰芋1号是江苏省泰
摘 要:该文介绍了桃果实套袋技术,主要包括:桃果实袋的质量标准、桃果实袋的种类与选择、套袋时间与方法等,旨在为果农提供参考。  关键词:桃果实;套袋;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8-0065-02  桃果实套袋后,隔离了桃果实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减少了病虫害的侵染,不仅降低了病果率,也降低了虫害的发生。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通过套袋,可以有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