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雀巢“3+”金牌奶粉被查出碘超标一事,一时成为媒体热炒的题材,由此也加强了人们对人体微量元素均衡的重视。
食物中蕴藏着丰富的物质元素,为人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链。其中,锌、铁、铜、碘、硒、锗等,因人体所需量较少而被称为微量元素。这些成分,少了可能致病,过量却也有害健康。
自然讲究平衡,健康源于平衡。
→碘
碘与人体内的甲状腺球蛋白生成甲状腺素,它能增加组织细胞的耗氧量,尤能促进幼儿脑和骨骼的发育。因缺碘而导致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的“呆小症”者医学上并不鲜见。我国不少地区人群缺碘,国家专门生产加碘盐,以消除碘缺乏症。不过,碘摄入过量也可引起甲状腺肿大,以至甲亢。
→锌
人体内任何一种蛋白质合成都需要含锌的酶,它对促进儿童脑发育和性成熟等有重要作用。缺锌会使人味觉减退,免疫功能降低。据说我国学龄前儿童锌含量偏低,于是快速反应的市场便顷刻涌现补锌保健品。但是,锌过量可诱发胃肠综合征。曾有报道说某地用镀锌铁器盛装果汁,而致多人发病。慢性锌中毒者多表现为食欲不振、顽固性贫血等。
→铜
铜是人体铜蛋白和几种脑氨基酸氧化酶的必需成分。铜缺乏时,由于铜蛋白活性减弱,婴幼儿会出现腹泻、食欲差等状。而过量铜则会引起胃肠道中毒。铜慢性中毒者可引起肝内胆汁淤积。此外,铜摄入过量还会干扰锌的吸收。当然对锌而言也同样如此,两者形成此消彼长的拉锯战。
→铁
铁是组成人体血红蛋白不可或缺的成员。血红蛋白具有供给体内氧气和运送二氧化碳等功能。铁在体内起着循环作用,人体对铁并无消耗性需求。只是因少量排泄体外才需适量补充。缺铁患者因供氧不足而致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而体内贮存铁过多,会促使不稳定的氧自由基破坏健康的组织机体。此外,血液中的铁蛋白与胆固醇相互作用,会加重心脏病患者的病情。
可见,人体对各种微量元素提出了苛刻的需求量,多补无益。
由于微量元素可从各种渠道摄入,如入口的膳食饮料,接触的器具物品,乃至吸入的空气等,故应综合估计各种可能性,从而合理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