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试点 推动“两业”深度融合

来源 :浙江人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延坤:“支持义乌开展‘两业’融合试点,培育‘两业’融合平台。”
  “两业”融合发展面临新问题
  产业融合发展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我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政府工作报告这一表述,引起了省人大代表、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谭延坤的格外关注。
  推动“两业”融合,就是要促进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实现制造业中间投入成本有效降低、产品附加值大幅增加。
  然而,谭延坤调研发现,许多制造企业缺乏研发设计、品牌管理、营销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能力,既无法引入高端服务要素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也没有向服务环节延伸的动力。
  同时,一些生产性服务企业在规模和层级上同样还存在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能力不够,难以有效地向制造业输送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融合发展要素。
  “业态融合能力需要通过平台搭建、试点建设等方面进行引导。” 谭延坤说。
  “两业”融合系统性推进也还不够。从中央到地方,推进“两业”深度融合的政策部门既有业务交叉,也有職能空白。谭延坤以所在的义乌市为例,“顶层设计不足导致我市也缺乏从制度协同、营商环境优化、融合业态创新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政策布局。”
  谭延坤指出,“两业”融合后出现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既受限于制造业载体的政策框架,也不完全适用于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体系,需要在土地、人才、税收等方面更为灵活的承接载体。“政府扶持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建议支持义乌开展“两业”深度融合试点
  目前义乌市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调整期,制造业正向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新型制造方向升级。
  在谭延坤看来,在此过程中,通过“两业”深度融合,将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嵌入制造过程中,可以推动制造型企业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制造+服务”“产品+服务”转变,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效化、高端化和服务化。
  对此,谭延坤在建议中提出,支持义乌开展“两业”融合试点,培育“两业”融合平台。培育申报省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示范区,构建园区接递有序的产业生态,形成“制造+服务”的产业链条。
  “重点以汽车装备制造、服装轻纺等行业为重点,申报培育省级‘两业’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谭延坤说,引导制造企业涉足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精准化营销、增值化服务,逐步实现从生产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企业的战略转型。
  营造适合“两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推进“两业”融合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谭延坤建议,支持进一步放宽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如放宽制造企业开展现代服务业务及涉足生产性服务领域的准入门槛,建立平等、规范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支持强化用地保障。支持义乌市试点区域和企业探索功能适度混合的产业用地模式,研究符合两业融合发展的控制指标。
  支持强化“两业”深度融合的金融支撑。支持对制造业企业的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精准化营销、增值化服务等制造服务化业态给予补助奖励;支持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服务产品化以及向制造环节延伸等领域的补助奖励等。
  摄影  蔡荣章   屠轶钦
其他文献
开发区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各地开发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主战场。丽水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本着“提升开发区治理效能人大不能缺位”的理念,從2014年起,持续加强对丽水经济开发区的全方位监督,有效推动了丽水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绿色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持续6年对开发区开展监督,主要体会有:  弥补监督缺位是职责。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肩负着保障宪法
期刊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人大代表联络站则是人大代表植根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前沿窗口。  自2012年9月设立府山街道蛟池街社区人大代表工作室,到2015年8月开通“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到2018年全面建成103个乡镇(街道)实体和网上代表联络站,并向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拓展、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再到当下向开发区和重点项目、
期刊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近年来,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借助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力量开展人大监督,打造了电视问政人大代表专场、电视网络直播专题审议等特色载体,有效提升了人大监督实效,激发了人大代表履职积极性,达到“1+1>2”的效果。  一是丰富了人大监督的方式手段。通过找准人大监督与全媒体融合的契合点,优化“人大履职+新媒体”的现实路径,传统的人大监督方式变成全天候、互动式、常态化的监督,取得了深远的社
期刊
江庆峰,丽水市第四届人大代表,浙江华威门业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主管。  当选市人大代表3年多,江庆峰最关注的便是生态工业发展。为此,他将自己的大部分业余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对企业环保的走访调研上,街坊邻里、业内同行、企业职工都是他的“朋友圈”。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主动跟他们聊聊天,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江庆峰向丽水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发展全市生态工业及循环经
期刊
2019年,安吉县人大常委会聚焦县域三个重要水源(赋石水库、老石坎水库、凤凰水库)水质保护工作,首次开展特定问题调查,为推动县域水源地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和保障,也为各地人大开展监督实践和创新提供参考样本。  直面复杂问题监督,补齐治理短板。各级人大常委会及机关要紧紧围绕建设“重要窗口”,找准自身站位,努力在人大履职和人大工作中干出窗口成色、展现窗口本色。对县级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来说,重点不是在
期刊
2021年1月30日,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中,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家军强调,扛起“五大历史使命”是全省各级各方面的共同责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各级人大要切实增强使命感,紧紧围绕开好局、起好步,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更加彰显人大的鲜明优势,更好发挥人大独特作用。  本期杂志特邀相关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专家和人大工作
期刊
浙江历来是创业创新的乐土,浙江人大工作同样亮点纷呈、精彩不断。  自2020年2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开展第二届“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评选活动以来,全省各级人大十分重视、积极响应,共推荐申报了37件创新项目,展示了近两年来我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良好风貌。  为宣传典型,进一步激励各地人大担当作为、改革创新,推动形成浙江人大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生动局面,本刊撷取精华,推出“
期刊
周 贊:“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关键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系统推进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战略计划。”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多方面挑战  “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产业数字化”,翻看政府工作报告,这些频频出现的热词,引起省人大代表、温州市龙湾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赞的关注。  应用网络通信、工业控制、集成电路、新型传感器等技术,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升级。2018年起,温州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促进传统产业和制
期刊
韩建中:“人大处在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线,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法治思维,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推进人大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制定全国首部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首次审议省政府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开展区域协同立法……“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的诸多创新举措都值得铭记。”省人大代表、杭州市滨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建中感慨,“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又是地方人大
期刊
吴小利:“浙江作为医保工作的先行省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改革经验,有必要开展地方立法,助力中央精神落地。”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三五”时期,我省深入实施健康浙江行动,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节约医保基金的双目标,相关工作得到了代表的肯定。  省人大代表、湖州市南浔区医疗集团练市院区(练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吴小利表示,2020年2月中共中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