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营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onu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把新课标、新理念、新恩路、新教法应用于课堂.然而。新的教学模式必然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在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模式下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后如何保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课程,经验的积累在于我们教学实践工作中不断地探索。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大到校园的整体规划,小到机房和教室的建设,都要考虑到信息环境的营造;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
  其次,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體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习惯,抛弃纯粹技术指导的片面教学方法。我们要把本课程与多门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实践活动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主学习和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造一个根据新课程要求和小学生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明显。在这样的学生情况下,不进行分层教育就难以把握学生、难以层层提高学生。教学能让程度好的不感到烦,又要让个别程度弱的学生能学会,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任务驱动教学的整个设计重点是任务的设计。合适课堂任务,既要能让程度弱的学生能完成,又要让能做出的学生感到有兴趣、有个性的发展。在这个环节的处理常用两种方式:
  1、根据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活动的教学任务,以事件为线索,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目标完成某任务。可先做出一个不完整的作品,让学生在事件的情节驱动下,完成作品。这样程度好的学生感到自己有发挥的空间,可以展开想象,既动了手,又动了脑。事件的选材可以兼顾到品德教育、综合学科内容的渗入,确实可以把信息技术课上成一门综合课,而不是单纯的计算机课。
  2、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往往分化很快,再加上起点水平参差不齐,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教师应该在教学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l生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在课堂的具体教学过程,对学生分组固定机位坐好,小组组员问允许相互帮助。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意识,让学生们从小学就要有团队精神。利用“小组制”,可在每组选出一名电脑较好学生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纪律管理。在我的电脑房有一句口号:“告诉他,但不要替他做”。这样更能让学生有问题及时解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仅负责组织教学、检查总体、个别辅导,推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热情。对学生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小组自评,学生会在相互的比较寻找榜样。教师的评价注重发现学生特点,给予肯定,提高学生的信心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
  学生学习知识有一个过程,即:认识、理解、巩固、应用。布置课堂任务是一种很好地巩固和应用知识的方法。通过个人作品展示和小组作品展示,可以看出学生掌握的程度和他们的个性以及他们之间的合作精神,并激励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信息新时代的需要。
  教师应在认识信息技术基本特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学过程,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通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合理的探索,发展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利用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一门新的学科,而且随着信息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在作相应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注意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进行科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信息技术教学和教学科研的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新课程理念的引入,在信息技术学科上还是较方便的,毕竟这个学科是新开设的,在教学教法上没有太多传统的套路。但在课改的指导思想下教学,想在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求教师有更高的素质。也要求能有更多的教师间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要求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在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在“终生学习”。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网络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信息化资源大量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在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体育素养。  关键词:信息化;体育教学;体育素养;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体把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应用到了学校体育教学中,让体育教学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了出来。信息化体育
高层建筑是建筑技术不断突破之后的产物,因此,高层建筑中的科技含量是比较高的.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世界上最高层建筑的前10名我国占据了50%,并且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
现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步伐的逐渐加快,推进了经济社会建设的高速发展,同时,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质量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基
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在实际施工阶段,软土地基是难度较大的施工部分,一旦无法妥善处理软土地基施工问题,将降低工程建设质量,甚至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所以,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