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维和女警和儿子的秘密约定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地发生7.3级地震后,中国驻海地维和女警汪雪艳冒着随时可能被废墟吞没的危险,徒手挖瓦砾,救出5名幸存者,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称赞,国际社会称她为“最美维和女警”。
  而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南部小城安徽淮南,汪雪艳15岁的儿子方天行守在电视机前几近崩溃,因为当初是他想尽办法帮妈妈做维和警察的,万没想到,妈妈居然陷入险境……
  
  逼自己成长,小小少年助妈妈圆梦
  
  1991年,汪雪艳从安徽警察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淮南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工作。几年后,她经人介绍认识了方传儒,结婚第二年,儿子方天行出生了,一家三口过着平静的日子。
  2005年7月,汪雪艳去北京参加一个培训班。教他们英语的是一名维和警察,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失去了左手臂。即使如此,谈及那段过去,对方依然无比自豪。“身为一名警察,能代表祖国出征是无尚的光荣。”汪雪艳被这句话打动了。得知汪雪艳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老师鼓励她试一试。
  回到家,汪雪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方传儒在淮南市文联工作,是当地有名的书法家,工作很忙,双方父母和孩子主要靠妻子照顾。方传儒想了很久才说:“维和警察的甄选说是万里挑一一点也不过,你有把握吗?”汪雪艳知道,维和警察的选拔极为苛刻,必须有五年以上警龄,英语过专业八级,除此之外,射击、格斗、驾驶要样样出色。可她想,事在人为,只要自己肯下功夫,哪样也不比别人差。
  此事被母亲牛进荣知道了,老人既生气又担心,劝女儿:“天行还小,他爸工作又忙,你要是出国了,孩子岂不是放了羊?如果耽误了孩子,你后悔都来不及!”汪雪艳再三向母亲保证,她就试一回,如果失败了,以后决不再提这事。
  为了做好准备,汪雪艳每天坚持进行3小时的体能训练,晚上回到家,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更别说照顾儿子了。没办法,汪雪艳假称要出差,把孩子托付给母亲。
  儿子方天行倒很支持妈妈报考维和警察。男孩子都有英雄情结,在方天行看来,如果妈妈真的成了一名维和警察,他将会非常骄傲。
  几天后,牛进荣得知女儿并没有出差,生气地让女儿把孩子接走。见外婆真的火了,方天行忍不住为妈妈求情。“你这孩子,你妈走了谁照顾你?”听姥姥这么说,方天行缠着姥姥问:“如果我能自己照顾自己,你会让妈妈去吗?”
  2006年10月的一天,牛进荣去看望外孙,见女儿忙着工作还没给孩子做饭,老人很生气。方天行撒娇道:“姥姥,我不饿。要是饿了,我自己会做饭吃。”见姥姥不信,方天行卷起衣袖要证明给她看。
  半个小时后,方天行端出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得意洋洋地看着姥姥说:“我不仅会做饭,还会洗衣服,爸爸上午换下来的衬衫就是我洗的。”见姥姥直夸自己能干,方天行赶紧不失时机地说:“姥姥,你上次答应过我,现在我什么都会做,你就不再反对妈妈当维和警察了哦。”
  汪雪艳这才知道儿子这段时间为什么抢着做家务,学习也比以前变得自觉、刻苦了许多。
  2007年初,机会终于来了,公安部维和处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一批维和警察。很快,汪雪艳通过了初步审查,要去北京接受更为严格的面试。
  维和警察的甄选内容包括英语听写读说能力及驾驶、射击、格斗等6项测试,采取“突然死亡淘汰法”,不管在哪个环节,只要出一点错就会立即被淘汰。最终汪雪艳通过了考试,拿到了“国际维和警察资格证”。那一刻,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奔赴海地,和儿子有个秘密约定
  
  2009年7月,汪雪艳终于接到公安部的命令,她将远赴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岛国海地开展为期一年的维和工作。
  临行前,汪雪艳不停地叮嘱儿子要注意这注意那。方天行捂着耳朵笑着说:“妈,我都知道了。我不是小孩子,衣服放在哪我能找得到,我知道家里感冒药、退烧药都有,爸爸出差了就去姥姥家。”虽然儿子很懂事,可作为母亲她有太多的不放心,儿子刚升入初三,很快就要中考,自己这一走,会不会影响孩子?
  为了让妈妈走得放心,方天行一本正经地对她说:“妈,我们来个约定好不好?明年我要考上淮南最好的高中,您争取拿回一枚‘和平勋章’。”儿子真的懂事了!感动的暖流在汪雪艳心里冲撞,她拍拍儿子的肩:“没问题,我们一起努力!”
  在海地,汪雪艳凭借自己在刑侦一线及情报分析方面的经验,被分到联合国海地特派团总部的监控分析中心(简称MAC)工作,成为第一个在这个部门工作的中国警察。她每天6点起床,练习法语,阅读大量相关文件、资料,很快适应了工作,并建立了一个分析海地犯罪形势的电子地理信息系统。汪雪艳的出色表现,让其他国家的维和警察刮目相看。
  得知这一切,方天行为妈妈感到自豪。
  汪雪艳知道,自己现在不可能像在家那样教育儿子,必须讲究方法。此后,汪雪艳有意在儿子面前“示弱”。方天行在电脑方面是高手,汪雪艳故意向儿子请教:“儿子,这个程序该如何设计呢?”能够当妈妈的老师,方天行像模像样地教妈妈该如何做,每当这时,汪雪艳都会在视频里竖起大拇指:“儿子,你真棒!你知道吗?你不仅是在帮妈妈,还是在帮助海地这里的人们,也在为世界的和平作出贡献!”母亲的夸奖,让方天行心头有说不出的喜悦与激动,促使他更积极地去学习……
  在汪雪艳的遥控、指挥下,方天行在生活上越来越独立,学习也非常刻苦。他在视频里献宝似的指着袖子上的纽扣告诉妈妈:“妈,这是我自己缝的。爸爸都没我缝的好……妈,这次数学测验我又得了全班第一!”丈夫也在一边说:“你走之后,天行懂事多了,学习也很自觉,我几乎不用为他操心。”无边的欣慰与幸福在汪雪艳心头澎湃。
  
  英雄母亲,儿子等你平安归来
  
  海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汪雪艳正与加拿大籍的马丁警官驱车在太子港市执勤,突然间,她感觉车身剧烈地晃动起来——地震了!漫天的灰尘呛得她不停地咳嗽,太子港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慌乱的人群疯狂地涌向街头。正在这时,一名当地青年焦急地跑到警车前向他们求助。
  眼前一幢三层的楼房,基本已成废墟,有两个人被压在了石板下面,必须有人进去把石板移开,才能将人救出。汪雪艳坚持要进去,因为自己体形较小,进去救人更合适。马丁一把拉住她:“你是女人,让我去!”“我是女人,可也是一名维和警察。”汪雪艳这样回答。
  时间就是生命,马丁只得同意。汪雪艳侧着身子慢慢向两名伤者靠近,正准备搬动石板时,余震发生了,房子再次晃动起来,石块直往下掉,汪雪艳紧紧靠着墙壁,手心紧张得直冒冷汗,头上、嘴里、眼里都是沙子。幸好,几秒钟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汪雪艳使出全身力气搬开石板,其中一人伤了小腿,动弹不了,汪雪艳只得背着她慢慢往外挪动。短短两个小时,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她徒手救出5名幸存者。媒体在报道汪雪艳时用了“最美维和女警”几个字。联合国驻海地特派团负责人代表海地人民亲自向汪雪艳表示感谢。
  正当汪雪艳积极寻找下一个幸存者时,突然听说联合国驻海地特派团总部大楼倒塌,有8名中国维和警察被埋在下面,汪雪艳立即飞奔着赶去。
  此时,海地已夜色如墨,一轮明月正缓缓升起,汪雪艳倒在废墟之上,再也抑制不住地哭了。而万里之外的中国,刚过早上8点。
  方天行中午放学刚走进家门,就见家里聚满了人,姥姥、姑姑、舅舅都来了,大家都沉默着不说话,表情严肃而凝重。方天行忙问爸爸发生了什么事,方传儒实话实说:“海地发生7.3级地震,你妈妈下落不明。”方天行瞪大了眼睛望着爸爸,眼泪顿时涌了出来。不顾爸爸的阻拦,他急促地拿起电话,一遍又一遍地拨打妈妈的手机,却始终无法接通……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电视上时刻更新着海地地震的最新情况,每一条消息都让大家的心揪得更紧。方天行一个人躲进了房间,看着妈妈临走前拍的照片,禁不住泪流满面:当初要不是他,妈妈也许就去不成海地。内心的自责和愧疚让方天行这个15岁的孩子快要崩潰了。
  那一夜,汪雪艳内心也备受煎熬,但她只能焦急地等待通信恢复。
  晚上7点,方家的电话突然响了,“喂,喂,我是雪艳。我没事,你们都别担心!”由于信号不好,电话断断续续。虽然只有寥寥几句话,可对全家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电话更珍贵。得知妈妈平安无事,方天行扑进姥姥怀里痛哭失声。
  2010年1月16日,《新闻联播》报道了汪雪艳徒手救人的事迹。方天行为妈妈的勇敢骄傲不已。也就在这天下午,8名中国维和警察的遗体被找到。得知这一消息,汪雪艳脱下军帽,默默地给8名战友行了个军礼,本来同一时间来,也说好要一起回去,没想到,他们留给祖国家乡的,却是一具冰冷的遗体。
  地震发生后,汪雪艳全心全意地投入震后救灾的工作中,而方天行,则耐心地在家等待妈妈回来。他相信,妈妈归来的那一天,他一定能交给妈妈一张省级示范高中的录取通知书。
其他文献
在第一届全国高职高专油气资源勘查类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江汉油田职工培训中心与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培养的高职生力克群雄,取得佳绩:9名参赛选手均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其中,3人获
毛泽东的群众工作领导艺术,是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一生的最崇高使命,一心系于人民,时时处处与人民群众打成一
诸葛亮——最成功的计谋秀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而且是官场成功政治秀的代表。三顾茅庐是刘备对诸葛亮的求贤若渴,更是诸葛亮经世奇才展示前的摆谱作秀。诸葛亮三气周瑜致其气绝而亡后,还与赵云引500军带祭礼赴巴丘吊丧。諸葛亮亲自奠酒,跪于地下,宣读祭文,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让东吴众将都认为瑜亮不睦是虚言。这一吊孝秀,让舆论和民意站在诸葛亮这边,而且维系了孙刘联盟。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