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离子色谱法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改进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的采样分析检测方法。

方法

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氮氧化物,以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溶液吸收采集,离子色谱分析(色谱柱AS 23,柱温30 ℃)。

结果

NO2-在0~90.0 μg/ml(二氧化氮在0~120.0 mg/m3)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5,方法检出限为0.16 μg/ml,采样体积以7.5 L计算,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0.11 mg/m3

结论

该方法精密度和灵敏度较高,样品不需要前处理直接进样,本方法在一般实验室易于推广使用,能满足工作场所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听不同类型音乐对健康人眼压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横断面研究。本研究受试者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中山大学在校健康学生志愿者。研究由两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受试者分别听3种类型音乐(舒缓音乐、正性音乐、负性音乐)各15 min,听音乐前后测量眼压,以确定可以降低眼压的音乐,并用问卷评估受试者对每种类型音乐的情绪反应。在第二部分中,分别在7:30、9:30、11:30、13
期刊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活化在急性高眼压引起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死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取C57BL/6小鼠原代RGC与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共培养或单独培养,建立体外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模拟体内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复氧时间分别设为6 h、24 h、36 h、48 h),使用小胶质细胞特异性离子钙接头蛋白(iba1)免疫荧光染色评估BV2细胞活化
视觉诱发电位(VEP)多用于视觉系统功能损伤的客观评价。传统VEP检查较为耗时且易受环境干扰、检测结果较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判读者经验导致其作为常规检查应用于临床青光眼视功能检测严重受限。近10余年来出现了几种新型的VEP检测模式,如短时瞬态VEP和分离格栅VEP,其检测过程快速简便、其结果更容易判读。本文对VEP在青光眼视功能检测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总结,以深入了解电生理检查在青光眼的视功能检测和随
目的观察不同眼轴长度白内障患者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IOL)后TIOL的旋转稳定性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AcrySof TIOL植入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入组,并依据眼轴长度分为两组,眼轴长度≤24 mm为A组,眼轴长度>24 mm为B组。采用术后3个月的数据分析TIOL的旋转稳定性及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我国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近年来晶状体摘除手术已逐渐成为PACG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晶状体摘除手术在PACG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区,提出应根据房角关闭的不同机制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正确看待透明晶状体摘除术在PACG治疗中的作用,注意我国与西方国家医疗体系的差异以及联合房角分离术或滤过性手术的效果,以期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晶状体摘除手术治疗PACG,达到为青光眼
青光眼作为一种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祖国医学对青光眼的诊疗始于秦汉时期,其蓬勃发展则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近50年来,青光眼研究在致病机制、早期筛查、药物治疗、手术创新等方面均有快速发展,并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回顾发展历程,从新中国成立至今,70余年风雨,我国青光眼事业虽取得累累硕果,但仍需认识到不足。让我们努力前行,在青光眼发展史上留下更多中国学者里程碑式的贡献。谨以此
目的了解扬州市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情况以及辖区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及其动态变化,为相关部门职业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1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2014~2018年委托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的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和安监局职业危害申报系统系统网络直报年度监测数据,采用χ2检验、趋势性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累计检测企业数461家,
期刊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职业性尘肺病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10月,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莱钢医院职业病科收治的120例职业性尘肺病并发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血气分析与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