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在穿越中飞翔——从中西穿越小说看中西“穿越”的异同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692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一种“穿越”文化,并掀起一股热潮。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中西的“穿越”并不相同,但共同的现代社会和共同的心理需求又使中西的“穿越”具有共通之处。 After the 1980s, a culture of “crossing” has emerged in both China and the West, and a boom has started. The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of China and the West make the “crossing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differ. However, the common modern society and the common psychological needs make the “crossing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其他文献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是美国现代社会中黑人在白人主导文化氛围中的迷茫、抗争与自我发现的真实写照。作者主张黑人文化要回归传统,重塑民族自尊和自信心。这部小说向读者展示了
目前,无论是理论学者还是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者,对于生态批评,多陷入一种对文学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深层哲学研究,本文以王诺在《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中提出的生态批评应解决
本文评述了澳大利亚作家弗兰克.穆尔豪斯长篇作品《黑暗的宫殿》及其人物性格特征和新澳大利亚人在国际政治世界中的角色、冲突和自我身份认同。作为后现代小说的代表,穆尔豪
人称“青词宰相”的隆庆朝首辅李春芳实际上是一位恪尽职守、剀切正直的的官员.其主要历史功绩有:组织起草并促成《宗藩条例》刊行;节缩度支,为隆庆之世的“土木不兴、府藏盈
神话是人类早期社会的记忆,是研究早期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学作品里的关于创世神话的比较,寻求中西神话中共同的心理基因,试图说明人类社会从早期开始,尽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消费文化的崛起,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还对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形成新的消费意识形态,也导致当代审美转向更广泛的文化
罗伯特.李.弗洛斯特(1874—1963),美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大诗人。其漫长的创作生涯及其成果,在美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现象,在一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LaNiO_3/SiO_2/Si基底上制备了Pb(Mg_(1/3)Nb_(2/3))O_3-PbTiO_3/CoFe_2O_4和Pb(Mg_(1/3)Nb_(2/3))O_3-Pb TiO_3/Co Fe_2O_4/Pb(Mg_(1/3)Nb_(2/3))O_3
林语堂致力于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以世界眼光和文化输出的自信译介了大量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主要就林语堂翻译如何在中英互译中实现语言文化“
《论语》喻象选择的对象、范围,反映出文化背景对于语言的影响和渗透,折射出当时文化背景下独特的生产劳动、社会历史、风俗习惯、思辨方式、宗教信仰和审美观点。 The ob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