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惊天地的虫子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e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虫子是不陌生的。小时候在菜园和森林中,见过形形色色的虫子。喜欢吊在杨树枝上的毛毛虫,爱在菜园中飞来飞去、有着漂亮外壳的花大姐,以及在树缝中养尊处优的肥美的白色虫子,都曾带给我许多乐趣。我曾用树枝挑着绿色的毛毛虫去吓唬比我小的孩子;曾经在菜园中捉了花大姐放到透明的玻璃瓶中,看它金红色夹杂着黑色线条的光亮的“外衣”……
  成年之后,我不拿虫子恶作剧了,这并不是因为对它们有特别的怜惜之情,而是由于逐渐地把它们给忘了。
  然而去年春节,我却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这一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它,它就像一盏灯,在我心情最灰暗的时刻,送来一缕明媚的光。如今我写着以上的文字,想要描述它时,又仿佛看见了它那矫健的身影——虽然说它是那么小。
  去年在故乡,正月初一,我从弟弟家过完除夕回到自己的家。推开家门,见陈设还是过去的陈设,杜鹃依然如往常一样怒放着,而窗外的雪山及草滩也一如既往地沐浴着冬日清冷的阳光,这物是人非的场景让我觉得分外的苍凉。我孤独地站在屋子的窗前,久久不肯离开。我想让目光与那些流云做伴,因为它们行踪飘忽,时有时无,与我迷离的心态正吻合。
  后来是一个电话让我把目光又转向室内。接过电话,我给供奉在厅堂的菩萨上了三炷香,然后席地而坐,闻着檀香的幽香,茫然地看着光亮的乳黄色的地板。地板干干净净的,看不到杂物和灰尘。突然,我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开始我以为那是我穿的黑毛衣散落的绒球碎屑,可是,这小黑点渐渐地朝佛龛这侧移动着,我意识到它可能是只虫子。
  它果然是一只虫子!它比蚂蚁还要小,通体的黑色,形似乌龟,有很多细密的触角,背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漆黑漆黑的。它爬起来姿态万千,一会横着走,一会竖着走,好像这地板是它的舞台,它在上面跳着多姿多彩的舞。快行进到佛龛的时候,它停住了脚步,似乎是闻到了奇异的香气,显得格外好奇。它这一停,仿佛是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在酝酿着什么重大决策。果然,它再次前行时就不那么恣意妄为了,它一往无前地朝着佛龛进军,转眼之间,已经是兵临城下,巍然站在了佛龛与地板的交界上。我以为它就此收兵了,谁料它只是在交界处略微停了停,就朝高高的佛龛爬去。在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油漆,不利于它攀登,它刚一上去,就栽了个跟斗。它最初的那一跌,让我暗笑了一声,想着它尝到苦头后一定会掉转身子离开。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佛龛攀登。这回它比上次爬得高些,所以跌下时就比第一次要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乱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我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佛龛上的香燃烧了一半,在它的香气下,一只无名的黑壳虫子一次一次地继续它认定的旅程。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被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有一回,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是一路疾行又朝佛龛处走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它又朝佛龛爬上去了,也许是体力耗尽的缘故,它爬得还没有先前高了,很快又摔了下来。我不敢再看这只虫子;比之它的顽强,我觉得惭愧。当它踉踉跄跄地又朝佛龛爬去的时候,我离开了厅堂。我想上天对我不薄,让我在一瞬间看到了最壮丽的史诗。
  几天之后,我在佛龛下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虫子。它是黑亮的,看上去很瘦小,我不知它是不是我看到的那只虫子。它的触角残破不堪,但它的背上的黑壳,却依然那么明亮。在单调而贫乏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
  (选自《迟子建散文》,有删节)
  作者小传
  作者为什么被虫子深深地震撼了?那是因为她目睹了虫子攀爬佛龛的过程,作者说她“看到了最壮丽的史诗”。作者对虫子攀爬佛龛的描写非常具体,就像电影里的长镜头,镜头一直对着虫子。小小的虫子可以为达到一个目标而毫不动摇、毫不退缩,作者由此联想到人们自身,并启发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也要勇往直前。
其他文献
慵懒地卧在床上,一轮明月从对面楼顶处的东南方升上来,慢慢透过纱窗斜照在阳台上。床边静静泻着一片发白的月光,心不禁动了一下。弯腰张开一只手心将月光捧住,是清凉清凉的感觉,像温温的来自遥远天际的问候。  索性把整个身子都摆在月下晒着,感觉极美。想想一轮高悬的明月,除了月光,月亮还能给我们什么呢?突然想起清乾隆时期的翰林院编修,与袁枚、赵翼并称“右江三大家”的戏曲家、文学家蒋士铨。他将月光当作了治病的引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清晨是一天的开始,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既是一天当中难得的美好时刻,我自然每日都期待着与清晨相约。  这一天,我睁开双眼,起床推开门。远处,高山青翠葱茏,云雾缭绕,山尖高不见顶,仿佛耸入云霄;近处的院子里,一只只机灵的小鸟在树上快乐地做早操,叽叽喳喳跳来跳去。无数晨露点缀树叶,它们在叶面上转来转去,像无数只可爱的小眼睛。微风从远处吹来,把山吹得更幽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故称其为“少数民族”。本刊每期介绍一个民族,让小朋友们对“五十六朵花”有个初步了解。这一期介绍的是保安族。  保安族  保安族聚居于甘肃、青海交界的积石山下,少数散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四年(1400),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
博物馆有那么多恐龙蛋  那么那么多恐龙蛋啊  这曾经的大地的心跳  这曾经的生命的最大颗粒  如果能回到從前  地球将还原什么样的景象  我看到了老师刚讲的一个新词  濒临绝境。我看到了  时间在那一刻,停止跳动  可爱的地球  你还发生过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你正发生着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选自《把春天交给我》,重庆出版社2015年版)
小猕猴:各位朋友一定要记住我的话—出名要趁早。大器晚成,都得不到我的祝福!  啾啾先生:“出名要趁早”?这好像不是你的名言吧?“出名”和“成器”也不是一回事哦,孔子早就说过,“君子不器”。  小猕猴:好吧,我了解了解再决定要不要成大器。  在讲“安贫乐道”的时候,已经说到子贡是个有钱人。有没有同学去了解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一个飞扬跋扈的“富二代”,还是一个有修养的贵族?他是一个谦谦有礼的君
韩寒是一位赛车手,也是一位作家。他写了很多书,像《三重门》《一座城池》《光荣日》,等等。我们一起来看看韩寒发在微博上的他八九岁时写的《翠鸟》。  作文讲述了韩寒小时候在河边玩耍,最后发现翠鸟的事。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当年的韩寒笔迹稚嫩。网友看后纷纷评论调侃,欢乐十足。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评论:  天宏杨:韩寒,谢谢你,你一直是我喜欢的作家,我知道,每一个文艺的少年都曾有过作家梦,看了你小时候的这篇作文,
♀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王不了。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紫色。据说喜欢紫色的人性格活泼直率,有极强的变通能力,这一点,在我的生活和学习中倒还真是处处都能体现出来。我人缘特别好,可谓“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班里所有的同学都是我的朋友。上课发言也总有我的份,老师们也很喜欢我。  我有许多爱好:阅读、画画、写作、演讲、运动、播音、主持……但我最喜爱的还是阅读与写作。现在我已有近百篇作文在《蜜蜂报》《春城晚报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臧克家曾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本期的《畅所欲言》栏目我们请到了两位小读者,由他们分别给大家分享一本自己喜欢的好书。  我推荐的书:《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  重庆市人和街小学四(4)班 张茹荍  我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这本书记录了习近平爷爷在不同场合讲的47个故事,有《精忠报国》《四知拒金》《浪子回头》等中华传统故事,也有《贫
客厅怎么能当篮球场呢?其实是新冠病毒肆虐使得我出不了门,不得不宅在家里,我就把客厅改造成了篮球场。  我们家的客厅连着餐厅,呈长方形,我和爸爸移开沙发和餐桌,纯手工打造了一块较长较宽的场地,又在门框上安装了篮筐,在地板上标出了“三分线”,“客厅篮球场”就新鲜出炉啦。我把皮球当成篮球,篮筐很矮,连我都可以轻松扣篮。  我们制定了一个特别的篮球比赛规则:我和爸爸根据自身特点,每人选三名球星,每轮攻防“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写。该诗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韵律之美,是上佳的古诗教学材料。  三年級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诗诵读技巧,对于难懂的字词会结合注释进行理解。因此,朗读古诗、理解粗浅的诗意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虽然他们的形象思维依旧占主导地位,但其抽象思维也在逐步发展,对生活、对事物已开始有自己的思考。这为深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