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生态智慧熔铸文学经典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f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20世纪30年代关于“何谓伟大文学作品”的集体大讨论中,林语堂认为真正传世的文学经典正是人性自由表达的成果。他用“孤崖一枝花”的意象来象征具有流传价值和长久生命力的经典文学作品,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是“孤崖一枝花”意象的精神内核,也是使小品成为文学经典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意象 意味 生态智慧 小品文
  中国现代文学自“五四”以来,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整个文坛产生了要确立文学经典的意识和努力。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出版业配合这种文坛发展动向,在多种文学期刊上组织了关于“何谓伟大的文学作品”的讨论。《文学》第3卷第1号(一周年纪念号)设立了有兰、风、惠、南、华参与的“文学论坛”,发表了《伟大的作品产生的条件与不产生的原理》《再谈文学遗产》等文章。杂志编者认为,数千年来把文学当敲门砖的风气至今不改,从事文学的人往往得鱼忘筌,不肯当作终身事业干,这是“没有伟大作品产生”的原因。读者文贞发表《没有伟大作品产生的问题》一文回应认为,老作家消沉,新作家、半新作家急于宣泄情绪,加上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政治倾向,作家生存都难,更难写出伟大作品。1934年5月,《春光》文艺月刊第三期以“中国目前为什么没有伟大的作品产生?”为题征文,发表了15篇征文文章。茅盾总结这15篇文章的观点,在1934年7月1日《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伟大的作品产生的条件与不产生的原理》,认为伟大作品的产生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作家因素,而20世纪30年代具有产生伟大作品的时代环境。
  20世纪30年代不同流派的作家、文艺理论家分别从文学作品的内容、价值观、题材、体裁和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环境等方面,在不同场合、不同刊物纷纷发表对何谓伟大文学作品的看法。左翼作家代表鲁迅提倡战斗的力的美,认为一切伟大作家必然是时代前驱。郑伯奇认为伟大作品主要体现在题材的伟大上,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是作家应该用各种体裁努力表现的题材。左翼剧作家郑伯奇面对白色恐怖越来越严重、“左联”处境很困难的现实,撰文号召左翼作家要有勇气面对白色恐怖,要有勇气写伟大作品。1934年9月,林希隽在《现代》第5卷第5期发表《杂文与杂文家》一文,认为杂文容易下笔,容易成名,杂文家以投机取巧的手腕来替代一个文艺作者的严肃工作,致使中国没有伟大作品产生,这种对杂文文体的偏见一发表就被左翼作家驳斥。京派文艺理论家梁实秋从文学批评角度提出,伟大的文学作品应该描写出永恒不变的人性,伟大的文学作品能禁得起时代和地域的试验。沈从文则主张,一个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美学家朱光潜认为,伟大作品是深厚文化的积淀,无矛盾、无冲突的静穆美是诗的极境、美的最高境界、人生哲理的最高理想。海派作家也加入了讨论,如邵洵美认为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世界里,许多公式已经推翻,一件事物可以有无数条的定义,所以难以找到大家共同认可的伟大小说。
  20世纪30年代的“杂志年”浪潮在1935年达到顶峰,林语堂同年9月创办小品文文艺期刊《宇宙风》,被公认为是知识面广、趣味性强和文化含量高的刊物,《孤崖一枝花》被放在发刊词位置,表明《宇宙风》发文宗旨。同时,他也用不到五百字的《孤崖一枝花》一文,回应“何谓伟大的文学作品”的集体讨论。在林语堂看来,伟大的文学作品就像“孤崖一枝花”。小品文一开篇,作者就为读者描绘出自己走在山中道路上看到的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场景,由此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原初、直接、自然和野性的生态美:“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除此之外,这枝山崖上盛开的艳丽夺目的红花,还让作者叹异,因为“详细一看,原来根生于石罅中,不禁叹异”。虽然根生于石罅中,生长环境很恶劣,但是它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足以让人叹异。作者会对这样的画面和场景感到叹异,其文化根源来自于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道德经》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道化生而来,它的生成很自然,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和破坏它,要尊重它的生长规律。老子和庄子反复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应该遵从天道,顺应自然,实践无为,才能“无为而无不为”。在道家生态哲学里,“无为”的意思是不做违反自然的事情,即不要违反事物的本性。如果违反事物的本性,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出問题,重者会破坏整个地球及宇宙环境的能量转换、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山野里的一枝红花,自由自在地生长于石缝中,虽然在人类看来其生长环境并不舒适,但花与山崖的石缝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已经融为一体,创造了充满自然美的景观,因此,作者为之叹异。
  一切景语皆情语,“孤崖一枝花”这个客观的景象因为林语堂的喜欢而演变成了情景交融、让读者动心的生动文学意象。作者接下来用一句话高度凝练地概括了他喜欢这个意象的原因:“想宇宙万类,应时生灭,然必尽其性。”正是这种“必尽其性”的宇宙自然特质,让作者心仪。20世纪30年代的林语堂正处于创作的旺盛期,他在上海定居8年,出版了16本著作,勤奋的写作、累累的硕果也是因为他要“必尽其性”,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天赋个性。
  花之性,我开故我在,外在环境的热闹与孤寂,都不能影响花树开花的特性。在小品文接下来的第三句话里,林语堂进一步描绘了“孤崖一枝花”的自然本性:“花树开花,乃花之性,率性之谓道,有人看见与否,皆与花无涉。故置花热闹场中花亦开,使生万山丛里花亦开,甚至使生于孤崖顶上,无人过问花亦开。”花树开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哪怕置身孤崖峭壁,哪怕根生石罅绝缝,哪怕无人过问只剩最后一点元气,花亦要开。写到这里,作者觉得光说“花性”还不够,于是进一步分析了兰性:“香为兰之性,有蝴蝶过香亦传,无蝴蝶过香亦传,皆率其本性,有欲罢不能之势。”读者读到这里,恍然有悟:原来,花开和兰香,都是它们自在的生命,率性而为的生命,顺应宇宙自然大道的生命。对花和兰来说,倘若不随性、不遵从自然之道与自然本性,结果必然是死亡。不过,林语堂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谈花论草,他还要说“人性”。人性是什么?在林语堂看来,“有话要说必说之,乃人之本性”,就像花要率性而开,人也要率性而言。人因环境影响,说话时会有种种顾虑,但环境并不能让人失去有话要说的本性,庙堂里不能说,也要跑到山野上说。屈原投了汨罗江,投江之前仍要说。老子明明是要出世,却也写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可见人性需要自由表达,真正传世的文学经典正是人性自由表达的成果。林语堂相信,有话要说是人的天性,文学作品只有发乎人的内在天性,才具有成为伟大作品的可能,也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长久的流传价值。好的东西必定出自真性灵,为利为名,一时半会儿的应景之作,都会是短命的。作者写到这里,清楚点明了自己的经典文学作品观。   “孤崖一枝花”的意象包含了独立的意味。林语堂在20世纪30年代坚持做一个独立文人,崇尚性灵,提倡袁中郎“性灵说”。他以袁中郎“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为写小品文的原则,他主张人一生都应当顺从本性自由发展,尊重自然人性。文化要成全人的天性,让人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生活,潇洒不是表面风流,而是内在性灵的自然流露。在悠然淡定地谈完了“花草之性”“人性”和“何谓伟大的文学作品”之后,作者笔墨一转,写到了人和动物的区别,动物可以直率地表达欲望,但人性可能因为文明的压抑而扭曲,由此,林语堂推崇顺从人的自然天性的文明,反对对人性的压抑,理由很简单:禁锢是禁锢不了的,宇宙万物都是随性生长。
  小品文的最后一句话呼应了开头,是文末的点睛之笔:“花只有—点元气,在孤崖上也是要开的。”这句话在首尾呼应的同时再次强化了作者对“孤崖一枝花”——伟大经典的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伟大的文学作品是性灵文学,是淋漓尽致的生命创作和性情流露,是坚韧和强大的生命活力的表达。从文学发展角度看,林语堂提倡的性灵文学,延续了“五四”时期个性解放和自我表现的传统,同时还克服了五四文学片面抛弃传统的局限。
  如果说周敦頤在《爱莲说》中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意象,高度概括了他作为一个宋代理学大家一生追求的人格理想,那么林语堂在《孤崖一枝花》中用根生石罅,置生孤崖,依然怒放的“孤崖一枝花”意象,表达了他一生追求的道家人格理想,也表达了他对何谓伟大的文学作品的看法。
  20世纪30年代,作家普遍追求作品的趣味性。鲁迅先生用讽刺、幽默、滑稽等艺术手段来构成趣味;沈从文偏爱健康优美的乡村牧歌;林语堂则心仪晚明小品,善于从日常生活细节中发现高雅趣味。《孤崖一枝花》体现的生态审美意境,熔铸了道家生态审美智慧,今日读来依然让人心驰神往,它给人的启示是:伟大经典的文学作品,一定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今中国文坛面对波澜壮阔的新时代,也在呼唤伟大的文学作品,呼唤作家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经典。经典作品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同时包孕深厚文化积淀,才能经历漫长时间的淘洗,在未来的时空里引起读者心灵的回响。太多事物都是过眼烟云,唯有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源远流长。
  作 者:冉 彬,文学博士,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出版传播方向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艺学、文学传播等。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一部被禁长达二十多年的小说,无论从文本内容还是表现技巧来看,小说主人公的复杂心理历程与对《心锁》“诲淫诲盗”的指责都体现了时代的深刻印记。而文本所折射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与保守势力的对抗体现了鲜明的先锋性与现代意识,其文学史意义有待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郭良蕙 《心锁》论争 现代性  在当代台湾文学史上,《心锁》和其引发的“心锁事件”的特别意义显然有待进一步挖掘。因为这部小说,郭良蕙被
期刊
摘 要:马尔克斯在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塑造的男主人公阿里萨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半个世纪苦苦守候初恋情人的男人是他,游荡在形形色色女人之间的男人也是他。他是一个痴情而又滥情的人,一方面是超我主宰下的半个世纪的忠诚,另一方面则是在本我驱使下的放纵。痴情与滥情两个极端在他身上碰撞、纠缠。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角度剖析阿里萨的情感特征。  关键词:阿里萨 痴情 滥情 精神分析  一、《霍乱
期刊
摘 要:学界对苏轼诗、文、词的研究很深入,但忽略了对其墓志铭的专题研究。苏轼墓志铭现存十四篇,其独特之处在于创作中体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对苏轼的墓志铭进行研究,探讨其艺术特色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苏轼 墓志铭 艺术特色 历史影响  墓志铭是文学宝库中一类特别而又重要的文体,古人曾用这种方式留下许多不朽的名作。目前收录在《苏东坡全集》中的墓志铭共有十四篇,所铭之
期刊
摘 要: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一部充满狂欢化色彩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这部小说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有着多方面的契合与印证。本文通过《百年孤独》中的狂欢化场景及其泛化、人物狂欢、怪诞风格的运用以及《百年孤独》对西方经典《圣经》的讽刺性模拟这四个方面,探讨阐释魔幻现实小说中的狂欢化手法的运用。  关键词:《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 魔幻现实主义 狂欢化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为文本基础,以晋公子重耳的流亡为线,从重耳流亡之初体现出的品格及在流亡过程中的成长两个方面分析重耳的品格磨砺及其成长过程。  关键词:重耳 品格 成长  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遭遇骊姬之乱,被迫长期在外流亡,但正是这段流亡经历,促使重耳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代霸主。本文基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之亡)》的记载,以重耳的流亡为主线,从重耳自身具有的品格及
期刊
摘 要:欧阳修奏议有十八卷,共一百六十四篇,都是欧阳修经邦济世的作品。这些奏议展示了作者从政生涯的轨迹,表现其政治理论与实践,反映庆历新政、嘉祐之治、熙宁变法的真相实情。本文将通过对文本的分析,简要阐明欧阳修奏议的重要艺术特征。  关键词:欧阳修 奏议 政治 艺术特征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上,他的作品中最能代表他的散文风格的是墓志铭、诗文序集和园亭杂记,所以后世的研究中往往针对这一部分
期刊
摘 要:奏状作为一种严密规范的官方文体,在文学层面的研究较少。曾巩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八篇奏状,这些奏状具有精妙绝伦的艺术特色,语言凝练,庄重典雅;多使用骈文文体,也兼具散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情深意挚,蕴藉深厚。曾巩的奏状因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对文体的发展、语言风格的研究、文学创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曾巩 奏状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价值意义  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大力倡导创作古文
期刊
摘 要:1950—1960年代,粤港两地冲破冷战竹幕相继合拍了不少电影,其中有八部潮语片,在学界鲜引人关注。本文从“政治与政策、选材与主题、演职人员、资金来源、拍摄制作、发行放映”整个电影业流程,初探该时期粤港两地的潮语合拍片。考察冷战时期粤港两地合拍片的历史经验,能为当前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粤港两地深入开展电影业合作打造中国南方影视中心带来极大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1950—1960 潮语
期刊
摘 要:在“词为艳科”的花间集里,隐逸词可谓是集中之别调,其中尤其以李珣的隐逸词为代表,不仅数量多,而且突破了张志和写渔父形象的传统。他的笔下,隐逸的形象不再是单纯的渔父,而是文人、渔父、求道者的三重叠合,在意境营造上是画境与仙境的叠加。  关键词:隐逸词 花间集 李珣 渔父形象 意境营造  词毕竟是起源于胡夷里巷之曲,不可避免地受到俗艳的民间文学的影响,而其所配合演唱的又是“感其声者,莫不奢淫躁
期刊
摘 要:宗教信仰的探索是大江健三郎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大江健三郎如此执着于宗教信仰问题,源于对时代状况的独到把握,更源于他受叶芝及伊利亚德思想的深刻影响。大江健三郎在文学中探讨宗教信仰问题,始于《人生的亲戚》,并在《燃烧的绿树》三部曲和《空翻》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旨在于思考核时代国民精神建构的问题。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 宗教 救赎 人道主义  大江健三郎早在1964年创作《个人的体验》时,就受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