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强,新启示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透过世界500强经济数据的对比,可以解读世界经济的增长点。对500强发展规律的认识,更是模拟中国企业自身前景的一种途径。
  近期,2012年新一轮的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出炉。自1994年以来,美国《财富》杂志每年公布的世界500强经济指标,反映了世界经济版图的变化。因为,它不仅反映了各国大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经营业绩,是企业用来判断自身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体现了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对比。
  透过数据的对比,可以解读世界经济的增长点。对500强发展规律的认识,更是模拟中国企业自身前景的一种途径。500强的十年变迁
  不难发现,今年各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和国家的经济实力排名有着惊人的相似。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六个国家,同时也是在GDP世界排名中最靠前的六个国家:美国132家,中国79家,日本68家,德国32家,法国32家,英国27家,韩国13家。
  今年的世界500强中,中国的上榜企业比去年增加了10家。中国内地企业的数量达到69家,首次超过了日本的68家。事实上,这是中国上榜企业数量连续第9年增加。而仅仅在一年多前,中国的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纵向看,十年以来的世界500强中,除中国异军突起外,长期是美日欧三大板块称雄。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增加的企业是从美日欧三家的蛋糕里切分出来的。
  在2001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日本、欧盟三强之和为434席,占了500强企业数量的86.8%,主导着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其余席位则相对比较分散。
  十年前,美国有197家公司上榜,其上榜企业的收入占到了当时500强企业总收入的42%。虽然目前美国仍然拥有数量最多的入围企业,但在过去十年里,美国上榜企业数量减少的幅度在各国中也居首位,这标志着其全球影响力持续下降。情况相似的还有日本。在1995年世界前100强企业中,日本企业几乎占一半(41家),2001年则减少到22家,现在基本被挤出了前10强。不过日本在高新技术制造业方面仍然占有绝对优势,在前50强中占5家,美国则有4家,德国3家,韩国1家。
  笼罩在债务危机的阴影之下,欧洲入围企业数量也有所减少,但英、法、德三强实力明显高于其他各国,其企业数量之和长期保持在100家以上,占500强中欧盟企业数量80%左右,可见这些国家企业和经济的稳定性。
  对于中国而言,只要今年经济能达到如政府预期的7.5%的增长目标,那么明年中国上榜企业的数量肯定会继续增加。悬念在于,以这样的增加速度,中国什么时候能超过美国,成为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国家。
  中国企业的老套路与新特点
  从行业来看,2012年世界500强的企业,集中在金融、能源与高技术性制造业。但在我国入围的79家企业中,仍然主要集中在电力、银行、钢铁、能源、工程建筑、电信、汽车等传统领域,基本上都属于资金密集型和自然垄断、行政垄断性较高行业。
  相比之下,技术型、创新型的电子类、IT类企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小。其中电子类仅有4家,计算机类仅3家,而这其中中国台湾地区又分别占据了两家,这进一步凸显了我国大陆地区技术类和创新类企业的差距和不足。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500强企业拥有更多的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很多处于高度竞争行业。相比之下,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多为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其中42家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直属企业。这些企业在运行模式、管理体制机制、资源整合、经营方式等多方面无不显现出与世界大企业不同的“中国特色”。
  此外,中国企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其中之一,便是上升势头强劲:在去年首度跻身世界500强后,中建材今年的排名比去年上升了120位;此外,中航油和华润集团均上升了113位;中海油从162位提升到101位;联想集团第三次入选,并凭借2011财年296亿美元的营收,大幅跃升至第370名。而中国银行业排名的集体大幅提升也颇为值得注意。
  在民营企业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上榜的其他中国民营企业如江苏沙钢集团、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也引人注目。
  除了资源类行业和国有大银行等一些带有垄断色彩的企业进入世界财富最高殿堂之外,汽车、金属等行业的稳步发展也是一大特点。但与日、美来自制药、软件、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创新型企业相比,确实是“大而不强”。
  尤其在世界500强名单公布当日,由于受CPI数据影响,上证综指出现2.37%的跌幅,而一些领军企业比大盘跌得更凶。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别下跌2.74%和4.61%,工行股价下跌2.81%。最离奇的是首次上榜的招商银行,全天以超过4亿元的资金流出量,名列投资者抛售榜榜首。
  500强与世界趋势
  尽管世界经济仍然危机重重,但今年世界500强表现依然出色。其总收入达29.5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3%,总利润达1.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7%,入围门槛也相应提高了25亿美元,达220亿美元。这凸显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从纵向看,世界500强在各行业的分布比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传统行业中的炼油、建筑建材、化学、工农业设备制造的企业数量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医疗卫生行业和信息行业、金融证券行业的企业数量增长迅速,平均排名也不断提升。
  与信息产业技术相关的企业入围500强较晚,但却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其排名上升幅度及速度令人惊叹。此外,人类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同样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生物技术行业成为继信息业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热点。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业发展异常迅速。在世界500强的前50位企业中,1995年尚无1家银行,如今银行业则全面飘红、发展势头强劲。这说明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企业并购热潮的形成,大大促进了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并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
  从全球500强的发展不难看出,一大批经济巨人之所以能立于世界经济舞台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其长期竞争中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借助上述500强的经营数据,对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进行归纳,基本上体现在以下方面:   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世界500强拥有世界90%的生产技术和75%的技术贸易。在500强中发展潜力最大的均为现代高科技密集型行业,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技术革命使以高科技产品研发为主的企业进入500强的速度明显加快。品牌效应是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在传统领域中,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80%以上的经营历史超过50年,“百年企业”也将近1/4。餐饮服务业中的麦当劳、百事可乐,汽车制造业的福特、本田,电子电气业的日立、松下等均是世界各国家喻户晓的品牌。
  服务与营销是企业利润成长的主要支撑点。世界500强中,90%以上企业都拥有遍布全球市场的分支机构、良好的营销服务体系。美国宝洁公司凭借独特的供应链激励和全球分销体系占据了近25%的全球清洁用品市场,高效的品牌代理模式成为其创造良好业绩的重要来源之一。
  新经济的新动力
  500强企业之所以能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状况下保持增长,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得益于500强企业里的多数公司已经是跨国公司,它们超越了空间地理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市场,有效避免了在一国或一地经营的风险。此外,跨国企业的规模经营也有利于其生产要素的整合和使用,使其能够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和配置全球资源。
  事实表明,世界500强企业率先增长往往意味着全球经济逐步开始复苏。在全球500强连续两年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的状况下,我们可以对持续低迷的全球经济多一份信心和期待。
  不过,中国企业要缩小与世界500强的差距,赶上世界先进企业的发展步伐,要走的路还很长。
  目前我国经济实力弱,而技术创新是个历史过程。在数年之内,需要迅速进行资产重组,扩大企业规模,这是在世界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入世界500强的企业的确是越多越好。
  然而,和世界先进企业相比,我国2011年仅有极少数大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在3%以上,低于美国56%的水平。这一比例在经济发达国家一般都是5%-10%,许多世界500强企业甚至超过10%。至于经营管理、资本整合、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则更大。这些,无疑都是影响和制约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过去的基础性工业企业,如钢铁、石油等已逐渐丧失传统领地,而让位于金融、保险等服务型企业。美国经济则率先从工业基础型转变为高科技型经济,因此美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中即使近年来数量上有所减少,但仍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像戴尔、联邦快递等企业,发展的历史不过几十年,最长的也只有50年左右。三四十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几十年内成功地跻身于世界500强企业之林,成为叱咤风云的全球大企业。这一转变对传统生活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理论创新都构成了重大挑战,引起了人们对所谓“新经济”的普遍关注和深入研究。
  显然,这些行业主要来自竞争性民营企业,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动力。民营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与否及其规模、比例的大小,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活力与社会发展的前途。
  编辑 白灵 sjbailing@163.com
其他文献
在2010年深圳项目开盘的时候,我就认为,在未来的十年内,商业地产会出现一个高度繁荣。因为我们目前的房地产市场面临着四大转型,一是资产转型;二是房地产企业转型;三是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四是我们的发展方向转型,所以商业地产未来的发展不会有泡沫。  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在哪里,并不是要做什么事,最关键的是要回归到我们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功能,改变过去全民把住宅作为投资工具的做法。如果这个问题不调整、不限制,则
期刊
在2012年中国经济人物的评选当中,万达的王健林跟马云两个人调侃。王健林说,十年以后如果电商在中国的零售市场能占到50%的份额,我给马云一个亿,如果占不到50%的份额,马云给我—个亿。我预言,这两个人谁也不会输掉一个亿。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十年以后,线上线下早就合二为一,浑然一体,再也分不清楚,哪—个产品是线上卖的,哪一个产品是线下卖的。  我们做传统生意的人,最近几年很憋屈,有时参加一些论坛,就说
期刊
十八大胜利闭幕,大家都期待明年新一届政府将保持目前政策微调的力度,从而确保经济见底回暖的趋势更加明确。我们已经看到,当前的经济改革必须调结构才能可持续增长,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转变政府职能才能纲举目张。  我认为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预算程序化和减税是当务之急,金融改革已经启程了,今后应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加速发展债券市场,鼓励和规范民间金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  
期刊
未来十年,对中国、对美国、对世界都是关键的十年。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国经济具有维持20年保持8%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的潜力,但是要把这个潜力挖掘出来,中国需要克服很多挑战与困难。  这些挑战和困难包括两个方面:第~,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第二,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持
期刊
许多中国企业都有一个“综合商社”梦,即以三井物产(日本三井财团的综合商社)为标杆,努力从“贸易公司”向具有金融投资功能的“综合商社”转型。而当我们正在努力打造中国式的综合商社之时,韩国第一综合商社“三星物产”(属三星财团)早已出师,并成为1970年代韩国进行经济转型与升级的先驱和样板。  2009年12月28日,以三星物产为首的韩国财团联盟击败了法国、美国和日本的竞争对手,拿下了价值400亿美元的
期刊
当下一些大的趋势包括可再生能源、汽车代用燃料、生物科技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发展趋势莫过于人口的变化。  未来或许令人不安,但我们仍需关注那些将直接影响商业世界发展的趋势。  趋势一:全球化加速  许多数据表明:全球化发展的步伐正在再次加速。  企业的全球化通常从产品出口开始,然后是建立海外销售机构和海外生产基地。随后,人力资源的全球化蔓延至管理层。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对其他文
期刊
中国互联网的投资先锋是盛大。早在2002年,在众多互联网巨头还在家中数钱时,通过《传奇》赚得满钵的陈天桥已经开始利用投资布局未来。2011年下半年,盛大网络首席投资官朱海发对媒体说,“在过去近10年的时间内,盛大一共投资了140多个项目。”当然,成败皆有。  而当连一贯保守、注重现金为王的网易,也开始对外宣称要成立总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基金“网易资本”时,投资这事儿,在互联网巨头圈中就已
期刊
Ben是Loudcloud/Opsware的共同创办人兼CEO,带领这家公司于2001年成功上市,并且在2007年以16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惠普。针对如何雇用专业人才,Ben的方法是一个What→How→Who的流程,先确认有什么业务需要被执行、接着建立一个帮助你了解人才、确认他们是否能够胜任的流程,最后再作出决定。以下是该流程的具体操作方式:  第一步:亲上火线  CEO亲上火线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
期刊
中国能否成为一个“高海拔”的玩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看看各个城市从早到晚的堵车长龙,以及世界各地超市中商品上“Made in China”的标签就知道了。我们为世界生产了运动鞋、服装、玩具、电器……应有尽有,蔚为壮观。  连续多年10%左右的经济增长,自然是好事。但因此失去自知之明,意识不到未来经济发展将向我们提出全然不同的挑战,也是危险的。在20
期刊
国内房地产政策的频调“折腾”了投资者,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由于政策相对宽松、华人移民相对集中、生活及工作环境更加惬意、投资回报率较稳定等等理由则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数据显示,近年跨境买房者呈现出了30%的增长率。那么,国外的房市究竟如何?有哪些购房条件?需要办理哪些手续?涉及哪些政策?投资回报率多少?  美国  据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统计数据,外籍人士买主中交易金额9%来自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