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来源 :大舞台·教学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w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他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而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和美育有着“亲缘”关系,语文教学除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思维训练外,还要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挖掘审美潜能,感知美
  
  教材中的选文,多是经过千锤百炼、精挑细选、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教师要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挖掘学生的审美潜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1、美读。古人言“三分文章七分读”。读是理解的基础,一读胜十讲,一读十分味。教学中要抓住文体特点,让学生感受其美:记人叙事、状物抒情、缘情布景是记叙文美之所在:文学的美是借助语言塑造典型形象或意境,深刻反映生活或情感,因此,形象、意境、情感是其美之所在;议论文美在言之有理;说明文美在言之有物。
  2、巧导。语文课的导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门艺术。要根据语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选择最佳切入点,创设美好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比如我们可以借助音乐,将音乐于学生感受美。
  3、妙写。语文教学中好的板书也同样可以给学生带来美感。板书设计是构建在学生视觉心理基础之上,大小、疏密都要适度,语言力求简明、典型,字迹规范、工整,色彩搭配鲜明,讲究板书的布局美、色彩美,从而让学生获得视觉上的美。
  
  二、培养想象能力,理解美
  
  如朱自清的《春》,作者以优美流畅的语言,轻松愉悦的笔调描绘了景色怡人的春天。作家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将生活中的点滴感受穿集整理,诉诸于文字,即“画中有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看到文字后的画面,即“诗中有画”。这样,春天的美不仅在纸上,而是在心中,在眼前了。
  
  三、把握审美意蕴,鉴赏美
  
  欣赏是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认识过程。记忆表象、再造想象在欣赏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欣赏始终伴随着如分析、鉴别、评价的思维活动。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适当的审美教育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咀嚼、品味、消化,让美的意识渗透进学生的心灵。
  
  四、书写美好情怀,创造美
  
  唐代詩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正是由于情感这个因素,使文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根据学生爱美的心理特征,可使学生在感受人物美、事物美、境界美。
  语文教学博大精深,教学时要选好美育切入点,通过美塑造心灵,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领悟并获得美的情感体验,进入一个美的再创造的意境,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蠡县蠡吾镇二中)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对深化会计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使会计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使财会人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为更多地参与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可能,促进了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也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为会计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所以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变的越来越重要。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组织   
期刊
【摘 要】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导语设计要达到新奇性、艺术性、知识性。导语设计的方法分为两大类型:情境渲染和知识启迪。  【关键词】语文 导语 设计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  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大凡有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在现代教育的大嬗变中,应重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素质教育模式,强化创造意识的渗透, 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创造人格与个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富于创造 的实践活动得以成熟和发展。  一、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 维活动。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
期刊
在初中物理学习调查中,发现约占40%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即一是同其他学科相比成绩偏低甚至偏低幅度较大,呈现学科间的显著不平衡;二是本物理学科的多次检测或是成绩欠佳,或是有一定下降。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下面是调查整理后的初中物理学习中的
期刊
一、新课标及高考的新要求    2003年颁布的新课标对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在原《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一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能独立起草简单的报告;能根据图片编写简短的故事;能将课文改编为短剧;能用恰当的语言写便条和简单的信函、问候卡;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能写出语义连贯、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    二、写作教学存在的
期刊
【摘 要】现代文阅读在中考中失分情况相当严重,许多学生、家长、教师视现代文阅读题为“畏途”,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的认为,中考现代文不考课内的文章是主要原因,因而在平时的教与学中,教师、学生都有所忽视与懈怠,从而导致了失分多的现象发生。从而达成课内“授渔”,课外“得鱼”的目标!让课内现代文与课外现代文阅读与应试真正实现“无缝对接”。  【关键词】课内“授渔” 课外“得鱼” 
期刊
学生从小喜欢写写画画,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兴趣就越来越淡。这种景况,有悖于我国学生素质发展和人才培养。根据现代教学理论的要求,教学应以人为出发点,而且首先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在探究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探究计划    制定计划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目的的探究教学,尤其需要事前进行精心计划。   
期刊
“学起源于思,思起源于疑”數学教学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地设疑问、立障碍、布迷局、揭矛盾,那么,就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引动学生探究,达到激发思维的目的。这一教学策略本质就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最近发展区原理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
期刊
“忽如一夜春风來,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要提高,怎么提高。迎难而上,破旧立新,课改教改齐走,自主探究是基础。关健在于观念的转变。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
期刊
【摘 要】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对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树立新课程观念,综合教学实践,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备课、导课、课堂设问、课堂调控、课堂小结等教学环节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生物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同时也探讨了适应高中生物新课标的策略。对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修正和改进,改掉只重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