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切入 引导高效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stgaoya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切入设计就是对学习起点的设计,是通过寻找教学的突破口而进行设计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学习和借鉴切入在语数等其他学科中的研究成果,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与研究得出结论。巧妙的切入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给教学增添灵气,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切入设计;策略方法;实践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1-0041-02
  切入是学习的起点,是学习新知识的第一步。切入设计就是对学习起点的设计,是通过寻找教学的突破口而进行设计的一种方法。切入不同于引入(导入)。巧妙的切入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给教学平添灵气,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前,大家对于引入(导入)的关注与研究较多,但对于切入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在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就更不多见。引入(导入)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很重要,但切入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那么我们该如何将切入应用到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来呢?近两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借鉴切入在语、数等其他学科中的研究成果,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试验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以切入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为基础进行阐述,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提升和总结,旨在分享和展示切入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中的方法与成果,以服务于课堂教学。
  问题一:切入与引入(导入)的关系
  引入(导入),一般是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引出所学内容,切入则是通过寻找教学的突破口,或者说是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接点”而直接进入课堂的学习。可以理解为引入是准备学习,切入则是开始学习。课堂教学可以没有引入但不能没有切入。有效的切入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能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更新颖巧妙,更简洁高效,大有四两拨千斤之意。以助跑跳远为例:引入(导入)设计:同学们都学过哪几种跳呀?学生听后便纷纷回答出了很多已经学习过的跳法,然后教师择机转换话题,引出课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助跑跳远”。切入设计:同学们,请看老师的动作示范,看看它与立定跳远有哪些不同?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就直接的“切”入到了课堂的学习中。
  问题二:切入时机的选择
  语数等其他学科的切入一般在课的开始部分进行,通过切入直接进入课堂学习。体育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准备部分包括课堂常规管理和热身部分,是学习的准备阶段。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特点,切入可以选择在课的准备部分进行,也可以选择在热身之后的技能教学部分进行,也就是基本部分的开端。在准备部分切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一份期待进入课的学习;在基本部分开始时切入,则可以有效地通过观察思考、尝试体验和对比学习等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进入技术动作的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
  问题三:切入设计的关键
  切入设计的关键在于找好教学的突破口。教学的突破口可以理解为是教材与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接点”或者说是引导学生对教材产生兴趣的连接点、兴趣点。这个突破口可以是学生对教材本身引起兴趣的点,如武术的攻与防,也可以是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巧妙的设计和激发而产生的兴趣点。对于学生本身感兴趣的教材相对容易得到切入的点,但需要通过引导、设计和激发的切入设计则就需要教师在“备学生”和“备教材”上多思考、多联系、多研究。在寻找切入点时,教师在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教材本身的特点进行,比如学生的好胜心理、模仿能力及表现欲望等,这些都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结合点、突破口。当然,在设计切入时如果能结合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切入设计,效果就会更好。如在技术动作教学中,以“通过观察,谁能模仿出老师的动作?通过练习,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出动作要领”等这样的问题切入,其效果将更为突显。
  问题四:切入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切入的应用要围绕学生的兴趣进行,重点在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的同时使学生更积极主动、有的放矢的投入到身体练习当中。在教学中主要如下三种形式进行,即提问切入、造疑切入和情境切入。
  1.提问切入——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以提问的形式切入在教学中最为常用。以广播体操复习课为例,这类教材相对比较枯燥,学生不乐意学,常出现动作不规范、组织管理难的问题,教学质量差。以提问切入的方式进行:在课的准备部分,教师提问:“同学们,《七彩阳光》都学会了吗?”学生的回答十分肯定。教师又问:“那么谁能告诉我这套操里一共出现了几次‘两臂经侧至上举’的动作呀?”我们知道技术动作的形成和掌握是需要身体在不断地重复、再重复的过程中形成和固定的,同时这个过程也相对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特别是自制能力较弱的小学生,但有了这样的切入设计就大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2.造疑切入——巧妙造疑,提高练习
  造疑切入是巧设难度,给学生制造挑战、激发学习兴趣的切入方法。在体育教学中造疑切入不但要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要让学生以兴趣为动力服务于身体练习当中。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为例,在切入时,教师以提出挑战的形式进行切入:“同学们,请大家注意练习和观察,看看在练习过程中你能发现其他同学的哪些错误动作。”这个切入给学生带来了挑战和困惑。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会更加认真的进行动作学习和练习,同时通过观察和互相挑错的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纠错的能力,这些都巧妙、有效地提高了练习的质量,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最后的结果,引导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方法,可以说一举多得。
  3.情境切入——境真情切,服务练习
  通过“境真情切”的情境进行切入为情境切入法,教师的切入要真正激起学生感悟才能更好地完成情境切入。如在一年级四面转法练习中,经常出现学生左右不分的情况,这成了学习的难点问题。在实验中,笔者以情境切入的方式进行了设计。在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教师以幼儿经常穿鞋子不分左右为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紧接着教师因势利导,问学生都有什么样的好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有感而发谈了许多有趣且容易记忆的方法。然后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开始进入基本部分,让学生自主选择有趣的方法进行理解和记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此可得,教师在进行切入设计时可多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设计,真正让学生融入情境,有效提高课堂质量。
  切入设计的重点在于找出教学的突破口。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以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为基础,通过不断地挖掘与分析学生与教材之间产生的“思想的交接点”进行巧妙设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切入不但要打开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的学习,还要服务于身体的练习。在面对不同的切入方法时,要优中选优,要把握好切入的“度”,要注意问题切入能否引起学生的有效思考,造疑的难度是否适中,情境的切入是否能引出共鸣等,这些都是在切入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与分析应用的。
  参考文献:
  [1]刘金生,霍克林,魏定敏.课堂教学素养五项修炼[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2]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育教学也是一样,技术动作难点的学习及易犯错误的纠正,离不开适当的教学方法,且效果往往更加直观。本文以本校初一年级排球教材的教学实践为例,来阐述教学方法的改进对体育教学效果的积极性影响。  关键词: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改进;积极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6-0034-02  一、背
摘要:研究指出,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是体育教学质量最核心的要素,研制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应区分“学习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的区别,本文重点对某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研制提出四条基本原则与两条基本路径。  关键词:学习质量标准;内容标准;表现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0036-04  讨论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必然涉及体育教学质量的评
摘 要:我校一校一品的“绳“文化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挥彩绳”,二是“编彩绳”。自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挥彩绳、编彩绳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到“以绳养德”;通过编制中国结发展学生动手能力,跳绳发展学生身体协调配合能力,做到“以绳增智”;通过各种跳绳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做到“以绳健体”。  关键词:一校一品;绳文化;挥彩绳;
摘 要:受传统重智轻体的思想影响,广大家长认为体育成绩的好坏无所谓,文化成绩好才是王道。并且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呵护倍加,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训练,这样好苗子就会被耽误甚至是荒废。要想取得好成绩光靠抓好冬训、培养梯队、选好苗子远远不够,教练和家长建立和谐关系的策略模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教练员;家长;建立;和谐关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摘 要:在很多地区,体育学科的教师“跨学段教学”的现象一直存在。由于各学段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我们在体育教学科研活动中尝试让初中教师到小学、高中等学段进行“跨学段教学体验”。主要目的是让教师既成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路等主观因素与跨学段教学活动的客观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促使教师进行主动反思和求变,以达到促进教师快速、全面成长的教科研目的。  关键词:学段;跨学段教学体验;教学科研;借班上课  中图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1-0020-02  一、本届比赛的概况  2013年12月26-28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在湖北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代表共180人参加。  本届比赛引起各地教
目标:掌握游泳技能的同时,提高入水救人的本领。  方法:当施救者发现有人溺水时,迅速起跳出发游至溺水者身边,将溺水者拖救至岸边,用时最少者获胜。  规则:分两组,每组两人(一人扮演施救者、一人扮演溺水者)。溺水者在规定区域做出呼救动作,施救者在岸边听到发令后迅速起跳出发,利用合理的施救动作(溺水者不做任何动作,但须身体正面朝上),将溺水者用最短时间拖救至岸边,即完成救援任务。  讨论与分享:救的是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准确定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师生共同的课堂演绎,学生用多种篮球投准的练习方式,学会投准的几种不同动作,增强学生上下肢的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提高学生运用篮球进行锻炼和活动的能力。概括来说,本课总体呈现了三个亮点:  1.准确把握了技术、体能和能力协调发展的关系。本课较好的体现了技术是载体,体能是基础和能力双重发展的教学理念,依托此理念为“
摘 要:论文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个人的专业成长与可持续发展。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体育老师不能很好地掌握其要诀。本文通过如何掌握论文写作过程及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师;撰写论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9-0064-02  论文写作是许多教师感到头疼的事,尤其是体育
关键词:八年级;校园定向跑;第二课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2-0013-03  本课针对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初中多样化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采用当今国际国内开展的定向越野跑中的一些元素,让学生在校园定向运动中完成耐力跑,激发学生耐力跑学练兴趣,在提高学生的体能、智力及定向技能同时,发展学生快速分析思考、果断解决问题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