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蝶类调查初报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e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处幕阜山脉中段北坡,114°30′~114°43′E、29°22′~29°28′N.最低海拔200 m,最高海拔1656.7 m,面积7298.7 hm2,相对湿度80%~90%,年降雨量1800 mm以上,以季雨林成分和中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为主.由于九宫山气候湿润,植物种类丰富,昆虫分布相当复杂,特别是蝶类资源极为丰富.
其他文献
数值分类、全细胞蛋白电泳和DNA同源性研究表明,分离自陕甘宁地区的22株根瘤菌构成4个独立的新种群.在此基础上,进行了16S rDNA PCR-RFLP 分析,扩增产物经4种限制性内切酶酶
研究了搅拌转速、pH控制以及结合摇瓶发酵过程中不同时间硫酸铵的补加对β-1,4-聚糖酶形成的影响,优化得到A-30的β-1,4-聚糖酶分批发酵操作条件和初步优化了(NH4)2SO4流加发
本文综述了林木抗虫、抗病毒、抗细菌和抗真菌的基因工程的途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并提出了林木抗病虫基因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研究了与传统身份识别不同的虹膜识别,在获取虹膜采样图后,经小波变换、松弛神经网络算法及稀疏编码,形成虹膜纹理的代码.并以海明距离作为决策空间的判决标准,实现人的虹膜
本文报道了采用高温结合咖啡因、CB、6 DMAP等方法诱导长牡蛎三倍体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 :CB、6 DMAP的三倍体诱导率高 ,分别达 85 .39%和81 .2 6 % ,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应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原理与方法,建立了双层Kohonen神经网络,其第一层是从二维图象平面到二维特征平面的映射,用于染色体高分辨率带纹的提取和带纹参数的计算,第二层
笔者采用PCR SSP技术对西北地区回族个体进行了DPA1基因的分型研究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被检对象 西北地区随机无血缘关系回族 ,健康个体6 0例。1.2 仪器与试剂 PCR仪 (UKHYBAID公
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 Rehd.是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属于忍冬科北极花族Tribe Linnaeeae Dumortier,主要分布于浙江、湖北两省(徐炳声,1988) .关于忍冬科的细胞学研
测定锯缘青蟹仔蟹(背甲宽31.0±3.5 mm;背甲长23.0±2.8 mm)暴露在次致死浓度的铜、锌、镉离子溶液下24 h后肝胰腺、鳃、肌肉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
对分布于云南中甸地区南方山荷叶进行的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山荷叶有性生殖良好,性成熟个体的花在开花前一年7月末8月初开始分化并以休眠芽的形式度过冬天及早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