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日常生活中的礼物馈赠——以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例(1927—1937)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察1927—1937年间上海知识分子日常生活中的礼物馈赠行为可见,知识分子的礼物馈赠行为既涵括了上海地方习俗文化的特点,又具有知识分子自身群体的行为特征。互赠书籍、相片与字画等礼物,成为相互之间表示友好、信任,构建认同感与强化私人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途径。装饰摆设品类型的礼物旨在加深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生活日用品旨在巩固已经成型且更具稳定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婚礼、公众与私人节假日是送礼的重要场合。在“打秋风”这一上海地方习俗中,礼物不仅因回收而失去礼物之性质,还成为赠礼者变相敛财的工具。知识分子并不主张杜绝
其他文献
叠加与干涉是大众传播媒介新旧交替时必须经历的阶段。即在新媒介刚刚庭生,它自身的媒介逻辑、传播规律、适宜的传播对象以及稳定的受众群落都不成熟或者还根本没有成型时,此时
通过BPA仿真程序和正交试验,对实际运行的小系统提出了稳定控制措施,并验证了其可行性。
在内径为φ88 mm、φ199 mm、φ305 mm三种组合爆炸管道中对模拟焦炉煤气的爆炸性和火焰传播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可燃气体浓度、管道内径、管道长度等因素对焦炉
提出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3种供电方案,并分别分析了3种方案的可行性、优点与缺点,在综合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了一种较好的供电方案。
提出了一种在消弧线圈并联中值电阻,通过短时投入并联电阻的改造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实际运行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利用Inprise公司的分布计算开发平台和Java2中的数据输入输出流,建立了一个能下载文本文件和可执行程序文件CORBA式分布计算,解决了CORBA服务器和客户应用程序之间Byte类数据
2011年10月19日-11月1日,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承办的中国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举行。大会由复旦大学的浦兴祖教授主
经济学、伦理学阐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即所谓利益相关方理论和三重底线理论等,这些理论没有引导企业把社会责任从自身经营目标的外部关联转移到内部需求上来。社会学从
清初,统治阶级通过战争俘获、“投充”、藉没、契买,迫使大批汉人沦为满州人的奴仆。奴仆在政治上倍受压迫,人身倍受虐待,大批奴仆以逃亡作反抗,出现了许多逃人。统治者为制止逃人的反抗,制定了严厉的逃人法及其相关律例。逃人问题是清初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它促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缓和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促使了奴仆制度的解体,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当时社会发展,具有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