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2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作用.方法 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30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术前组6只,肝切除+颈内静脉插管术后1d组6只,肝切除+颈内静脉插管术后行PN 5 d组6只,肝切除+胃造瘘术后1 d组6只,肝切除+胃造瘘术后行EN 5 d组6只.测大鼠肝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指标.结果 与PN 5 d组比较,EN 5 d组血清AST、ALT、ALP显著下降(P<0.05),血清ALB、IGF-1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升高(P<0.05),血清IL-6、IFN-γ、TNF-α、MDA显著下降(P<0.05),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 EN可以加快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恢复,避免胆汁淤积,促进肝脏蛋白合成,改善术后免疫功能低下,减轻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分析广州市成人膳食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40~59岁广州居民每日摄入食物种类和数量;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法(DBI)分析处
目的 探讨眼B超检查在原田病早期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用医用眼A与B超仪对60例120只眼急性期原田病患者和120只眼其他类型后部色素膜炎及120只正常眼分别做眼B超检查,并测
目的 探讨SDH亚单位基因突变与颈动脉体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包含两个高发家系在内的17个人血样,提取血液基因组DNA,分别对SDHB、SDHC、SDHD基因的外显子进行PCR扩增、
目的 实体镜下连续观察Wistar鼠大肠癌模型中异常隐窝病灶(ACF)的发生情况,探讨ACF与大肠肿瘤的相关性及其发生途径.方法 60只Wismr鼠给予二甲肼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18周,
目的 探讨广州市苯系物作业工人潜在的职业性健康危害.方法 对6234例广州市苯系物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并对从事潜在职业性健康危害工作工人的性别、年龄及行业分布进行分析
目的 检测胃下部癌患者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微转移的情况,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连续切片法和端粒酶重复扩增-ELISA方法 检测43例胃下部癌常
目的 探讨潜在结合蛋白(LTaP)-1及其Ⅱ型受体(TGF-βRⅡ)与尖锐湿疣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SP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30例CA皮损及17例正常包皮组织中LT
目的 探讨18~35岁年轻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血压及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 对107例18~35岁年轻人测量血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根据BM
目的 建立人博卡病毒(HBoV)筛查检测平台,了解广东地区支气管肺炎患儿HBoV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PCR技术筛查HBoV核蛋白(NP)基因片段,阳性标本作HBoV衣壳蛋白(VP)基因片段鉴定,
目的 探讨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痛觉过敏以及脊髓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和电针组(n=10).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