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要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的多样性、资源的丰富性、网络多维的交互性、网络环时空的自由性,为学生学习创设探究学习的平台,从而达到自主、高效、创新的学习目的,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8-0087-01
  21世纪是网络世纪,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教学革新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更应该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网络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不能因为网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忽视了课堂教学,更不能额外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为学生学习创设探究学习的平台,达到自主、高效、创新的学习目的,提高教学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笔者结合自己对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的了解与初步探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网络媒体的多样性,为学习激趣解惑,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奇、特的刺激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需要而形成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是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而信息技术与网络构筑的环境可以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可以创造出一个个模拟的情景和情境,把教学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示在每个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新鲜感和惊奇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器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这样的教学环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由静变动、亲身体验、主动操作,突破重难点,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师生间的交流变得亲切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学生拓展视野,培养自主协作精神
  网络的最大好处是资源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不仅数量大,形式多样,视野广阔,而且快速即时,远远超过传统的课本和教学参考资料。教师只要教会学生在网络海洋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给学生一支枪,让他们自己拿枪去打猎物”,学生就可以不被教师和教材牵着鼻子走。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材料,可以自己设计、安排学习进度,做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样,拓宽了学生视野,激发了探究欲望和更多交流的机会,学生思维活跃度更高,引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精神。
  三、利用网络多维的交互性,做自主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效率
  交互性是基于网络环境教学的重要特征。网络环境教学能实现学生与计算机界面的互动、学生与课程内容的互动,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可以立即获得反馈信息。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自主交流,在计算机的激励和点拨下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在人机交互制作时不管是对还是错,都应以鼓励为主,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网络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师生完全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避免了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羞于张口和不敢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现象,突破了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点对点或点对面等多向信息反馈,使得参与互动交流的人群更广泛,学生在更大范围内取长补短。网络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学习空间,随时可以向教师或同学请教、发问,也可以回答同学的提问,相互学习。教师通过多种监控方式,快捷准确地掌握学情,调整教学节奏,进行个别化点拨和辅导,因材施教。同时也促进学生间的互相了解,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共同提高学习效率。
  四、利用网络时空的自由性,进行后续研究探索,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
  40分钟的课堂学习空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网络技术与学科地有机融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更大、更自由的课外交流学习空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聊天室、主题论坛、主题留言板、电子邮件、微博、微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将课堂上没有解决或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内容利用网络让学生进行后续的探索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在民主、平等的网络环境下,各抒己见,把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法跟同学进行交流,促进相互学习,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这种新颖的方式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思,有所获,而且思考的内容更深刻、更具体,角度更广,学生的概括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一种工具、一种教学理念,在教学时间、层次上更加灵活,在教学手段、资源上更加丰富,在教学反馈、知识更新上更加及时,在教学管理、互动与协作上更加高效。因此,我们应合理、有效地将这种理念和工具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林海堂.试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陕西教育,2011(01).
  [2]江涛.小议课件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J].安徽教育,2011(08).
其他文献
温度变化对瓦斯解吸和涌出的影响非常复杂,根据已有的开采煤层中瓦斯渗流运动特征及瓦斯流动传热理论的文献资料,建立起开采煤层瓦斯涌出时煤体温度分布的数学模型,得出半无
从编程者的角度出发,对SQL语句提高数据库性能数据库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对几种技巧进行了阐述,在实际测试中证明该方法是完全可行的.望能对各层次的数据库爱好者提供借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6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其中早期糖尿病肾病22例,临床糖尿病肾病28例,晚期糖尿病肾病26例。均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尾侧型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2(CDX-2)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8例胃癌患者血清CDX-2的浓度,并与29例正常对照血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东西方文化得到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英语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受到学校的关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也在不断地拓展,并且取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计算杌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但在编程的学习中,很少有学生觉得编程容易。本文通过对此问题的思考分析发现,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这其中有课程本身固有
摘要:网络故障极为普遍,故障种类也十分繁杂。如果把网络故障的常见故障进行归类查找,那么无疑能够迅速而准确的查找故障根源,解决网络故障,文章主要就網络常见故障的分类诊断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网络故障;常见故障;分类诊断;物理类故障;逻辑类故障 本文为全文原貌
幼儿阶段是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通过科学教育,可以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积累科学经验,掌握初步的科学方法与技能。文章论述了陶行知"六大解放"的含义及其对幼儿科
利用椭圆流动模型和质量守恒法,建立并求解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裂缝性低渗透气藏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绘制了产能动态曲线,同时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
目的通过比较鼠、兔、犬、人颅外段的面神经主干及各分支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总结"一干多支"周围神经的特点。方法在外科显微镜下解剖、分离出鼠、兔、犬、人的颅外段面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