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大学时代

来源 :故事家·花开不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绿油油的军训少年到翘课的学生会干事,我们即将告别自由轻松的大学课堂,匆匆忙忙地成熟,一转眼大四悄然而至,大学即将毕业!可是,我们好像得了一种大四综合症,忙碌着,也迷茫着,在找工作与继续深造的岔路口犹豫不决。离开象牙塔前的抉择犹如人生的一场洗礼,在徘徊中慢慢看清自己的内心,在孤单忙碌中奋力奔跑,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出国……那时,我们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后大学时代——毕业季。
  婉婉,是我的“异地研友”。我们既是惺惺相惜的竞争对手,又是同病相怜的“选择困难症”晚期患者。我们遇到了同样的困惑——找工作还是考研。她不想给家里增添读研的负担,毕竟考研也是要承担风险的,即使考上,读研也需要高昂的学费与生活费,万一研究生毕业后依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呢?她说放弃考研其实特别轻松,不用担心自己能否考上,也不会有考上之后的新烦恼,反正所有人都不支持,自己又何必坚持“自讨苦吃”!可是,于她而言,纵然不考研有一百个好,可放弃了却是那么难过。她父亲说:“从小到大,你都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也是一样,不必顾虑太多,要学会为你自己考虑打算。”
  而此时,她的朋友将复习的参考书寄给了她,厚厚一摞儿,从政治、英语到专业课应有尽有。她一口气从快递站搬到宿舍6楼,边走边思考复习计划,回到宿舍才发现自己竟然一步没停,直接将十多本书扛了回来。她哑然失笑,其实,梦想并不是沉甸甸的负担,而是让人变成大力水手的“菠菜”。
  一年后,我们成为了研究生同学,更有缘分地成了舍友,开始了新的奋斗时光。
  坐在一起,我们回忆着大学生活。她从手机里翻出了大一时候的照片,梳着蓬松的短发,模样小小的,肉乎乎的小脸笑得天真愉快,和现在干练靓丽的她比起来,像是她还未长大的妹妹。
  那时,我们都被虐心的研究生复试考得体无完肤,回家等消息。她回家后彻底放松了几天,就闲不住了,背上开学的行李,来到喜欢的城市实习。
  婉婉上午租房子,下午面试,第二天就正式上岗了。所有时间仿佛都在繁忙中按下快进键,她快速地适应了新的工作,晚上写毕业论文,周末带家教挣以后的生活费。毕业答辩那周,她坐了30多个小时的硬座火车从实习地赶回大学,彻夜未眠。那段忙碌的时光让她学会了化妆,毕业时,把毕业照和大一的军训照在朋友圈里一晒,判若两人。
  所有的成熟都不是在温室中悉心培养出来的。把自己丢在风里吹、烈日下晒、雨里淋,抛在贫瘠的土壤里生长,才会有压力、有勇气去汲取生命的养料。我们都一直庆幸,所有想做的事情都还来得及。婉婉很骄傲地说:“我挣够研究生学费了,还有奖学金!”
  那段小宇宙都在燃烧的日子里,我们觉得自己如同一台永动机,在迷茫与懦弱中拼杀出来一条血路来,哪有什么千万人阻挡,不过是自己没有坚定方向罢了。
  选择之后,又是一段新的旅程、新的开始。
  离校前夕,我和西西分别的最后一顿大餐,她急急忙忙地从自习室跑出来,我指了指手表:“迟到15分钟,今天这顿你请。”西西笑了,上下打量我:“其实,你也刚到吧。”我心里大惊,这姑娘自从转了法学专业,连眼神都变犀利了。她故意拖着不告诉我,瞅了一眼我黑皮鞋上的泥点,笑道,她进来时,泥点还没干。
  她又何尝不是一样狼狈,冒着大雨跑来,俏生生的短发上都挂着雨滴。西西不去约会,不去毕业旅行,在自习室备战司法考试。7月末的校园,安静不少,连平时热火朝天的麻辣拌小店都略显冷清。老板都准备过暑假了,毕了业的西西还留在学校自习室,迎接新的挑战。我有时也会去自习室,楼梯间是夏天最凉爽的地方,她举着一本厚书,从题目到解题思路再到标准答案,倒豆子般背得流畅清晰。有一次和学妹在楼梯间听到她背书,学妹惊讶,除了毕了业的西西学姐,第一次听到有人连题目和解题思路都背下来的。我很淡定地说,她还没给自己“毕业”。跨专业保送研究生的西西依然没日没夜地学海行舟,她必须更努力才能追得上法律专业的佼佼者们,晚上还要给一个出国留学的同学补习英语,赚假期的生活费。
  席间,我们只顾着低头吃饭,麻辣拌辣得我们涕泪交流。离别没有不舍,因为我们都明白友谊不会结束。我不知道以什么方式道别,突然说了再见,让西西被辣子呛到了。离别没有多么煽情,在两人的咳嗽声中,哭笑不得。忽然间,我们都已经踏上计划好的路途,为自己的夢想、未来和小目标加油,大四毕业这个终点,又何尝不是一个新的起点。
  我说,我想带着爸妈去山东旅行,去爬泰山登临古意,去青岛看大海潮起潮落。西西红着眼眶说,途经她山东老家时,尝尝德州扒鸡。
  毕业似乎被我们有意识地拉长,不舍得告别大学校园,不愿意告别轻松惬意,不想和陪伴了四年的挚友说再见……后大学时代轰轰烈烈地上演,悄无声息地落幕,落幕前,我们依旧想抓住最后的自由,做一切疯狂的、认为有意义的事,为四年的青春时光奏响最后的音符,余音绕梁,不留遗憾。后大学时代终将使我们明白心有所向,所向披靡,也一定会让我们懂得,珍惜眼前的每分每秒,活在当下。
  拉杆箱最后碾压在校园的石板路上,回头看看,校园里似乎多了许多穿上西装的男生。我忽然想起我们班唯一的“绿叶”波波说的“20场面试被刷,不过是走向社会的敲门砖”,彼时他也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开始了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谁也不知道,他曾在教学楼的角落里一遍遍地背自我介绍。那时,一起努力的我们很疲惫,却活得很真实。我们都在为自己的目标不遗余力地付出,哪怕一次次失败,哪怕人生路上仍旧充满不确定。如今,我们终将告别匆忙的后大学时代,也一定会在一次次的历练与努力中成熟,开始经营新的生活!
其他文献
“5·12”汶川大地震中,薛枭被困废墟80個小时。2008年5月15日晚上11时,他被救出来后的第一句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冰冻的。”尽管,这位热爱打篮球的男孩因为伤情严重,失去右臂,但他依然热爱生活,被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与经济专业免试录取。临近毕业去了上海可口可乐(中国)总部财务岗位实习,申请回到成都后,薛枭进入了可口可乐外事部。工作的前三年,他一直负责消费者权益投诉的工作,2016年,博物馆
期刊
在非洲西南部广大的沙漠和草原上,生活着一种猫科类动物猎豹。它们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很多栖息地被鬣狗、豺和狮子占领。即便如此,猎豹依然顽强地生存着。  猎豹又称印度豹,全身都有黑色的斑点,主要食物为各种羚羊和角马。因为猎豹具有流线型的体形,所以跑起步来显得十分轻盈。  猎豹的确是一名好猎手。是什么成就了猎豹呢?有人说,是因为猎豹跑得快。猎豹是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动物,它的时速可以达到115公里。如果人
期刊
唐国强在云南拍摄《三国演义》时,虽说是主演,住的却是一块五一个晚上的破房,由于房子格外潮湿,条件设施简陋,剧组能给个大气垫防潮就算是最奢华的享受了。  当时唐国强怕一不小心压断床板,就直接在气垫上睡,这样的体验在旁人看来不可思议,可对唐国强来说,很是“享受”这种抗压、耐摔的过程。  被称为“小鲜肉”的王源很是敬重唐国强,有一段时间很烦恼被贴在身上的标签。有一天,王源请教唐国强有人说他是小鲜肉,该怎
期刊
1981年,“美国奶农(简称DFA)”在美国密苏里州创建成立。尽管DFA生产的牛奶制品营养丰富、品质优良,但由于刚创建不久的DFA名不见经传,尚未被广大牛奶制品消费者所熟悉,因此DFA的牛奶制品销量一直上不去。  里克·史密斯是DFA的第二任总裁,为了能提高公司牛奶制品的销量,他想了很多招数但都作用不大,以至于董事会对他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质疑。  这天下班回到家后,史密斯坐在沙发上翻阅报纸,突然,一
期刊
黄荃是五代时期著名的画家,他17岁时就因画闻名,专门到皇宫为皇帝作画。  有一次黄荃拿出一张新创作的飞鸟画供友人们品鉴,只见画中的飞鸟颈、足伸展,情态生动、栩栩如生。在作这幅画时,黄荃是以极细的线条进行勾勒的,并配以柔丽的赋色,使线色相溶,整幅画几乎看不出勾勒的墨迹。大家都不禁拍手叫好,赞叹不绝。只有黄荃的一位挚友一言不发,他仔细观察这幅画后,表情有些严肃地说:“你这鸟画得不对啊。”众人听闻都不禁
期刊
沈从文与钱钟书都是文坛巨匠,两人也是至交好友。  有一年春天,远在湘西的亲戚来北京看望沈从文,带来了家乡特产——新鲜的竹笋和茶叶。沈从文知道这两样东西也是錢钟书的最爱,就拿出一部分,和夫人张兆和一起去拜访钱钟书。  刚到门口,沈从文就兴冲冲地喊:“老钱,快出门迎客,看我给你带什么东西来了!”结果无人应答。于是两个人在门外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有人回来,张兆和有些坐不住了,她站起身来,
期刊
在19世纪末,美国有两个小伙子边打工边在斯坦福大学上学。为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两人想为钢琴家伊格纳希·帕德列夫斯基举办一场音乐会,从中赚点生活费。  帕德列夫斯基的经纪人对两人说:“帕德列夫斯基先生一场演奏会的酬劳为2000美元,如果赔了钱,所有损失都由你们承担。”虽然这笔钱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他们还是咬牙签了合约。  演奏会期间,尽管二人拼命工作,却只挣到1600美元。无奈,他们在将钱交给帕德
期刊
艾莉森·普瑞斯是一个美国女孩,她的朋友要在另一个城市举办闺密聚会,艾莉森在最后时刻才决定飞过去参加。她花了163美元,买了一张从华盛顿飞往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美联航机票。她买到的其实是这个航班上最后一个座位,也是最低价格的一张机票。  但是她到了机场后,机组人员发现飞机上有一个座位坏掉了,所以就呼吁乘客自愿报名乘坐晚一点的航班,但没有任何人响应。虽然美联航愿意提供1000美元的代金券作为补偿,但没有
期刊
米凯·阿尔伯特是美国一名自由摄影师,2012年6月的一天,他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旅游,经过一处约15公顷大的垃圾场时,一个不可思议的情景映入眼帘:一个靠捡拾垃圾卖钱为生的妇女,头顶鸭舌帽,身着长袖夹克,腰围长裙,戴着手套,腿套长袜,脚穿线绑鞋,正坐在如山的垃圾堆上一个蓝色塑料袋上,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本捡来的书。此时,天空悬浮着乌云,一场暴雨即将降落,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她专注地遨游于知识海洋……米凯迅速
期刊
人生中有两种情境最能检验人灵魂的品质,一是苦难,二是成功。苦难检验人灵魂的坚强和软弱;坚强的灵魂在巨大的苦难中仍能昂然屹立,软弱的灵魂在寻常的苦难中也会一蹶不振。成功检验人灵魂的高贵和卑微;高贵的灵魂在伟大的成功中仍能谦和淡定,卑微的靈魂在渺小的成功中也会得意忘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