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与英语听力测试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交际测试理论与交际教学相适应,认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交际、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发展交际能力,注重对交际能力的测试,而不是测试语言的纯句法知识,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通过语言的交际活动来测试语言的运用能力,对听力测试材料运用、任务设计、评价体系构建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 听力测试 语言教学 真实性 多样性
  
  听力测试是外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行之有效的手段,不断发展的测试理论对语言教学也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出现,使语言测试的重点从语言知识转向语言交际运用能力,给语言测试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中的真实性原则,对于英语听力测试的材料运用、任务设计、评价体系构建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一、听力测试的重要性
  “听”作为一项交际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听是说的基础,听得懂是教学的第一目标。作为一项重要的输入性技能,它也是口语能力培养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听力测试是考察英语交际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英语语言习得领域的四大语言技能中,听居首位。在语言测试中,听的技能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且,听力理解测试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其他英语水平等级考试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听力测试在考核学生听力技能、衡量学生听力水平的同时,也成为评价听力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因此,认识听力测试的重要性,对其进行必要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并强调终结性评估(期末课程考试和能力水平考试)也应该主要评价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为听力测试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说测试必须能反映测试对象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了解目前较为先进的测试理论,积极关注、努力实践测试法改革,这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
  二十世纪末,Bachman提出了语言交际能力模式,认为交际能力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它主要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三部分组成。语言能力包括组织能力(语法与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策略能力指在具体的语言交际时运用各种语言知识的心理能力,主要包括评价策略、确定目标策略、制定计划策略和执行计划策略。这一模式对交际能力的认识更客观、全面、深刻,指出交际能力各构成因素之间不是一个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一个互动关系,即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种知识、技能和心理过程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其中,策略能力把语言能力与语言使用者的世界知识和真实的语境联系起来。语境成为交际语言使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交际性语言测试是一种行为测试,是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完成实际的交际 任务来测量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交际测试以重视社会和考生的需要见长,将测试内容与语言实际运用紧密联系,轻语言微观成分,重语言宏观交际效果。这不仅符合语言的社会需要,而且顺应语言教学的发展趋势。它能够直接测试语言的运用能力,测试成绩更能切实反映考生的外语水平。在这种测试中,得分较高的应付语言交际的能力也较强,同时因考生能力直接看到语言的实际用处,就会更认真,更兴致勃勃地参加这种考试。同时它对外语教学有积极的反拨作用。它能促使学生在考试前从单纯地背单词表、背语法的境地中摆脱出来,将机械的记忆所消耗的精力投入到有目的,有创造性的语言活动中去。
  当然,交际测试也有不足之处,如评分难。交际测试试题同时测试语言的多个方面,评分也应对这些方面逐一做出评价,这使人难以制定精确的评分标准。然而,交际测试利多于弊,我们应发挥交际测试的有效作用,在试题设计时尽量做到符合交际测试的构想效度,使其真正体现交际测试的特点。
  三、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指导下的听力测试方式
  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对语言教学和测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语言教学方面,日益普及的交际教学强调语言材料应是现实生活中所使用的真实材料,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应符合真实交际的特点。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的变化必然引起语言测试发生相应变革。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交际语言测试要求测试内容、方法、手段等都尽可能地复现真实交际的特点。那么,在此理论指导下,听力测试应更应注重测试材料的真实性和多样性,以期更好地测试和反应英语学习者的真实语言水平,同时也为更加合理地安排听力教学提供指导。
  1.听力测试的材料应具有真实性
  真实性是交际性语言测试的一个重要标准。它指的是应试者应试时所需要完成的任务类似于正常的和现实生活的交际情景所需要的任务。真实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测试任务越真实,与被试平时使用的语言或内容越接近,其测试行为就会发挥得越好,那么,根据测试结果对被试语言能力所做的推断就越准确,因而测试的构念效度就越高。
  听力测试的真实性要求所选的材料要有情景真实性。首先要注意测试材料的内容和类型,不能把阅读文章直接录在录音带上就成了听力材料,适宜阅读的材料不一定适合听力理解。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情境作为听力测试的材料,例如日常对话、广播、演讲、广告或新闻采访等,这些都是真实的语境,可以很好地测试出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掌控能力。另外,还要考虑所选的材料对特定受试是否真实,要考虑成人听外语的真实情景里要听的真实材料是什么类型,而不应该脱离考试类型的要求或受试的实际情况。
  2.听力测试的方式可以多样化
  听力测试的多样性,除了体现在材料的题材体裁类型外,还体现在语言发出方式的类型上。听力测试可以应用多种题型,不仅要求学生在听力中识别单词、语言,充分體现交际测试的特点,发挥其优势,直接反映考生的总体听力水平。
  听力测试的材料可以是一段录音,也可以是一段视频。录音可以与文字结合,也可以与图片、图标等结合,多样性的基础上也体现其真实性。听力测试的题型可以有多项选择题、听力改错、句子填空和回答问题等各种形式。多项选择题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题型。但是,交际测试运用的多项选择题应与传统测试流派采用的多项选择题在材料选择、试题构思、提问方式以及测试目标上有很大的区别。在选择听力测试材料时,选用单句、简单对话、较长的对话或采访。体裁可以是日常对话、广播、演讲、广告或新闻采访,在提问方式上主要体现在选择项与干扰素的构想不同于一般的选择题。听力改错题型要求考生一边听对话,一边改正试卷中的错误之处。考生通过听觉输入信息,并根据所获信息改正错误,所以不仅测试听力水平,也测试应变能力。句子填空主要要求考生在听懂的基础上迅速做出反应,并且填出适合前后语境要求的答案。回答问题题型让考生听一段讲话、对话、采访或广播,可以用wh一开头的疑问句或how提问,然后设计唯一的回答,答案只有一个可能性,往往是一个数据、单词或词组,这样既保证了试题的客观性,又避免了考生像做ABCD选择题那样猜答案。当然,这样测试的难度也加大了。总的来说,各种题型应根据难度和测试的重点合理地结合使用。
  综上所述,以Bachman为代表的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对全球的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交际测试从理论走向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此理论为指导,在设计听力测试时,我们应当力求材料与真实生活一致,并根据测试重点选用不同测试题型和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所设计的听力测试才能反映被测试者的真实交际语言能力。教学活动中应将交际性语言测试应用到英语听力测试的实际操作上,通过对交际性语言测试中听力构件理论的研究以及对英语考试中听力理解部分的分析,加强和提高听力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更科学的测试出学生的交际听力水平及听力理解能力。同时,通过这一测试的反拨作用,对英语听力教学产生积极的反馈,使听力教学围绕交际性语言测试进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达到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Bachman,Lyle 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韩宝成.Bachman的语言测试理论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
  [4]Bachman,L.F.&Palmer,A.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5]Heaton,J.B.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New 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西语系 广东广州)
其他文献
[摘要]论述了工程训练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系,指出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科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工程训练 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施,反映着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也标志着教育思想上的一次历史性飞跃。当前,高等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科院校大部分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为数不多的自己动手制作产品的机会,也是培养和提高
期刊
[摘要]通过对天然橡胶分析与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讨论了天然橡胶分析与实验课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总结了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天然橡胶分析与实验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创新能力    《天然橡胶分析与实验》是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我校地处热带地区海南,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天然胶乳、天然橡胶的分析、加工及应用方面
期刊
[摘要]领导干部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推动者、促进者和实践者,其知识结构、思想境界、素质能力状况直接关系到能否践行科学发展和有效履行职责使命。因此,带头争做“学习型领导干部”,再次“改造我们的学习”,用先进理念、科学思维、自我超越、团队学习等手段实现学习方式的现代性转变,是“强国先强干部素质”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学习机制 心智模式 组织绩效    学习是领导干部提高能力素质的永恒主题。领导干
期刊
[摘要]文化关怀是校本教研的血脉,思想引领是校本教研的灵魂,专家团队的引领是校本教研的航标,有效评价是校本教研的动力,立足现实和校本,把校本教研深入有效地推进下去。  [关键词]校本教研 实施途径    校本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盛行于英美等国家,而校本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兴起,大约在21世纪之交;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行,掀起了一股“校本”研究的旋风。  一、校本教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期刊
笔者从教19年,见多了师生的教与学。有负责任的老师们工作积极性很高,不怕苦、不怕累,连早晚自习课(我们学校安排了1节早自习3节晚自习)都按科目瓜分并当作了正课上。老师们在课堂上拼命的讲,课下则布置大量的形式多样的作业。各科教师争相布置大量的质量不高,重复性的作业,挤占学生时间。同时教师对作业批改很难做到及时细致,有的不能做到全批全改、甚至是不批改,还有的教师让学习委员代其批改。学生则早起晚睡拼命地
期刊
[摘要]实施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实验素质的培养极为重要,当前对改善大学生的创新状况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多集中于微观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的研究。本文根据担任多期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从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四个阶段、管理和对师生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探讨,以期为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
期刊
[摘要]20世纪60年代,基于对如何根据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教学、如何利用学习者已有的相关知识来同化新知识等问题的思考,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这一策略对当今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本文在分析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策略对我国幼儿园教学改革的一些启示,认为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能够激发、维持和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丰富和完善幼儿的认知结
期刊
[摘要]情境教学法和情境学习理念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在大学教学中应用逐渐增多。本文根据理工科教学的特点,并结合作者自身教学实践,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理工科本科教学中的应用规律及要求。充分到考虑大学教学的特点、大学生的特点和学科专业的特色是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获得良好的学习迁移效果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情境教学 理工科教学 专业特点    20世纪80年代布朗(J.S.Brown)等人提出的情境性
期刊
从教37年,我始终以教学为乐。不管是生活中的琐事,还是工作中的烦恼,只要走进课堂,我就会满脸笑容地去面对一个个天真活泼、充满求知欲望的孩子们。多年来,我一直边教学,边搞教学研究,一心扑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和教研上。从2002年起,我由单纯的小学语文教研,又走向对每一个学生的研究。通过实践,很有收获。觉得教师心中装着学生,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很有必要。  如今的教学现状
期刊
[摘要]大学生创新性實验项目是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介绍两项植物学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选题、实验设计以及实施方案等环节,探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为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学 创新性实验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642.0[文献标识码]A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教学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