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东缘晚期中生代一个新的重要含煤层位

来源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meiz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叙述了松辽盆地东缘早白垩世早期营城组之上的一个新的重要含煤层位。有植物化石30属60种,未发现原始被子植物化石。此含煤层位代表松辽盆地东缘一个重要成煤期,应建立一个新地层单位——大羊草沟组,其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
其他文献
通过对岩土水势梯度特征性变及机理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三水”转变关系的了解,并对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机制和潜水蒸发过程及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有了新认识。
期刊
含金剪切带是长期发展演化着的宏大动力学体系。其成矿过程是个动态过程,受时间、空间和动力学、热力学等因素综合控制。含金剪切带发生于强变质变形高峰期或稍晚,含金石英脉是它发展演化的中晚期产物。含金剪切带不仅具有导矿、容矿作用,而且也是重要的造矿因素,在金的成矿作用链中导致矿化发生、促进矿化向成矿转化和控制就位起极重要的作用。绿岩的含金性、变质变形及伴随的重熔岩浆活动是金成矿必要条件,而含金剪切带及伴随
期刊
首先简述了2-D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波慢度面方程及其似P波、似SV波与似SH波速度关系式;接着推导了3-D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波慢度面方程,导出了3-D条件下地震波速度随波动传播方向变化的关系式;计算并讨论了2-D与3-D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地震波波慢度面及地震波波速,并发现,似P波、似SV波及似SH波波慢度面一般为不规则椭圆或椭球;似P波、似SV波与似SH波速度不仅与θ、(?)有关,而且,似SV波与
期刊
国际矿床成因学术讨论会每四年召开一次。自1963年以来,已先后在匈牙利、英国、日本、保加利亚、美国、苏联、瑞典和加拿大举行了八届学术讨论会议。最近一次的第八届(IAGOD)学术讨论会是1990年8月12日~18日在渥太华召开的,约6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340多位代表按会议预定的20个课题宣读了400多
期刊
根据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在任丘油田南部的实测资料,经综合分析表明:①伽玛能谱测量的结果符合众所周知的放射性方法找油模式;②化探结果证实了能谱测量资料;⑨能谱测量的低值区范围与已知油田在本区的面积重合率达75%。从而证实了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在本区寻找油气藏的效果。
期刊
应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对胶东东部昆嵛山复式花岗岩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岩体为壳源型花岗岩,是由胶东群、荆山群变质岩系经原地、半原地混合交代作用以及局部重熔作用形成。依据岩体中包体岩石类型的空间组合分带规律,将昆嵛山岩体划分为JDγ型花岗岩和JSγ型花岗岩;并通过研究该两类型花岗岩的岩石化学成份及微量元素特征证明:JDγ型花岗岩的源岩为胶东群,而JSγ型花岗岩的源岩为荆山群。
期刊
“库鲁克塔格地区铜镍、金、铅锌、金刚石等成矿条件及远景评价” (V_20)的研究课题,是新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三○五项目的二级课题之一。研究工作历时4年,于1990年11月26日~12月3日,由国家三○五项目专题成果鉴定验收委员会聘请国内知名专家钱祥麟教授等7人组成评审组对成果进行评审鉴定。
期刊
通过对吉林天宝山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叠加成矿作用的观点。文中用因子分析法探讨了不同成矿作用下矿化元素的特点,讨论了矿物包裹体测温结果和S、Pb、O、H同位素组成特征。形成矿床的三种成矿作用是:以锌矿化为主的二叠纪海相火山热液成矿作用;以铜矿化为特征的晚海西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以铅、锌矿化为主的三叠纪次火山热液成矿作用。受同化混染和矽卡岩化作用的影响,区内碳酸盐地层提供了部分成矿物
期刊
由长春地质学院、IGCP第247项国际工作组、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吉林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前寒武纪矿床、构造及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将于今年10月7日—10日在长春地质学院隆重召开。 会议的宗旨是系统总结和交流在前寒武纪矿床、构造和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期刊
从内蒙古包头至白云鄂博地区,横跨高、中、低级变质岩区,都发现有金矿及金矿化点。对三个主要金矿床的Pb、S、Rb—Sr、K—Ar等同位素的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自变质岩和花岗岩,成矿时代与古生代晚期华北陆台活化的岩浆作用有关。铅的混合模型说明在不同变质岩区变质岩和花岗岩对矿源的贡献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