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是我写作的良师 等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u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老友》的老读者,每期必读。《老友》曾登载过我两幅书画作品,2010年第10期又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晚霞映丹青,翰墨谱新章》。从此,我由读者跨入了作者行列。
  《老友》是全国优秀期刊之一,我的文章能在该刊发表,感到无比喜悦。兴奋之余,我深感获益匪浅,从编辑改稿中增长了知识。拙作原稿长达5000余字,修改后只采用1500字,比原稿精炼多了;原稿内容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修改后内容更集中了,主题更突出了。由此可见,《老友》之所以能成为全国高质量期刊,是由于她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編辑。《老友》不仅是我精神生,活的良师益友,也是我写作的良师。感谢编辑同志对我的帮助,今后我将继续投稿,争取更大进步。
  ——景德镇市·胡永林
  
  订份《老友》给妈看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位退休教师家里看到了《老友》杂志,随手拿起一本,看了看,感觉这杂志真好,非常适合老年人看。于是,我想起了70多岁的妈妈,她虽然是农村妇女,仅读过小学,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平时喜欢读书、看报。一张老报纸她都看半天。目前农村的文化生活还比较单调,除了看电视,基本上没什么书报可看。所以,我决定订一份《老友》杂志给妈看,让妈妈在平日的生活里增添一些乐趣,不再感到孤独。
  拿到《老友》杂志后,妈妈在茶余饭后,一有空就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读到有趣或有意义的故事,她还会讲给左邻右舍的阿姨、奶奶听。从此以后,妈妈便与《老友》结下了不解之缘,《老友》也成了妈妈的好朋友,早晚相伴相随,其乐无穷。
  从妈妈爱读《老友》中,我深深感到孝敬长辈,不仅要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更应重视老人的精神生活,老人每天精神愉快比吃什么补品都顶用。
  ——江西泰和县·刘罕美
  
  健康源自《老友》
  
  我于1993年从安源区人民法院退休,现已83岁。退休以后由于客观原因,没有进区老校(即老年学校)学习。我患有多年的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诸多疾病,经常跑医院打针吃药,但效果不大。正当我感到绝望之际,单位退休的老同志邀我到区老校学习。在区老校学习期间,我第一次看到《老友》杂志。
  从此以后,每月一次的上课我都按时参加,每次都认真学习《老友》。《老友》上的文章,如《如何保持健康》《如何锻炼》《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饮食》等,我都是每篇必读,且都身体力行照着做。从此我每天早上6时起床,洗过脸就开始运动,先坐着做梳头等5套动作,后又站着做摆手等8套动作,做完以后慢跑3华里路(天晴外面跑、下雨家里跑),按《老友》说的“运动要持之以恒”,我每天坚持运动一个半小时,一直到现在从未间断过。在生活上,我按刘国力教授在《老友》上讲的注意酸碱平衡。10多年来,我所患的各种疾病得到了好转和稳定。颈椎增生、头痛、肩周炎等已经好转。特别是颈椎增生,我曾经吃过两年多药都无用,后来按《老友》介绍的方法,我只做了10天运动,就明显见效,直到现在还未复发过。
  我全身疾病的好转和稳定都是学习《老友》的结果,我要永远学下去。《老友》是我的老师,我今天的身体健康源自《老友》。在此,我要向《老友》的编辑们和作者们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萍乡市安源区·朱培德
其他文献
我们兄弟姊妹5人都在城里工作,父母一直生活在农村。以前,每逢过年,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就大包小包地带着一份份年礼,去乡下给二老拜年。  为了迎接晚辈们春节“荣归故里”,腊月一到,老人就忙开了,又是磨米面、舂糯米;又是涨饼、蒸年糕:把花生、瓜子炒得香香脆脆的,再用塑料袋装了扎好口,以防受潮、跑掉香气。过了农历腊月二十四,二老就开始为家宴作准备:先是忙大菜,剁肉炸肉丸,杀鸡杀鸭,又到镇上去采购河鲜。二老把
期刊
唱彩  邓丹心    绽放的焰火在蓝天下唱彩,  点燃的鞭炮在大地上唱彩,  敲响的锣鼓在歌舞中唱彩,  炫目的花灯在人潮里唱彩。  啊!新年大看台,唱彩又添彩,  唱欢了红绸带,给春天剪个彩!  飒飒的春风在蓝图上唱彩,  淅沥的春雨在画笔里唱彩:  流淌的春水在汗水中唱彩,  盛开的春花在心花里唱彩。  啊!新春大舞台,唱彩又亮彩,  唱醉了艳阳春,给明天来彩排!    风入松·春在山乡(外一
期刊
春节,历来是旅游的黄金时期。很多上班族平时无暇陪伴父母和家人,趁着春节长假举家出游,旅游休闲、家庭团圆两不误。然而,旅游业却有许多服务不盡人意,旅游者的权益易受侵犯,游客往往高兴而去,扫兴而归。那么,老年朋友在旅游过程中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下面以张老汉一家的旅游遭遇为例,并结合2010年9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96次会议通过,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
期刊
我国是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涉及面广,关系重大,情况复杂,解决起来困难重重。然而一些地方却能因地制宜,大胆创新,使当地养老事业和农村社区建设获得双丰收。  山东省邹平县是国家民政部确定的首批“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和省政府批准的全省两个撤镇设街道办事处试点县之一。该县利用推进新型城乡社区建设的有利契机,把养老机构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综合起来考虑,初步形成了“一村一社区、
期刊
我生长在吉安县长塘乡桥南村(现隶属于吉安市吉州区长塘镇),靠享受人民助学金,于1962年4月在吉安市第二中学高中毕业。自这年的5月1日起,学校便组织我们毕业班进行系统复习,迎战这年的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  1962年,我国还处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虽然党和政府对我们学生很关照,但我每个月大米定量只有27斤,食用油只有4两,很少吃肉,连豆腐也难吃到,蔬菜也不宽裕,所以每天我都处于半饥饿状态。  
期刊
我珍藏团徽50年  周颂今    我是一名老共青团员,至今还珍藏着当年佩戴的团徽。这枚陪伴我走过50年的团徽,时时让我回忆起当年的许多往事。  我是1955年佩戴着红领巾由农村小学考入吉安一中的。当时因家里很穷,靠政府的助学金资助就学,因此我读书很刻苦,成绩优秀,先后被评为“优良学生”、“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我当班上少先队中队长时,吉安一中获得全市唯一的“优秀中队”旗帜,我作为代表参加了在吉
期刊
去年秋冬,我饶有兴趣地研读了周修林所著的《南园诗钞》各卷及书札、文集,既学文又品人,产生了一些思考和感悟。  周修林同志是原九江市直属机关工委主持工作的副书记。自1964年初夏第一首诗《戏取南园》问世起,直到桑榆之年,他全身心投人诗文创作,历经40多个春秋,成诗2000余首,被名人、学者誉为“人品诗品双高贵”。真可谓奇志奇迹,令人钦佩!  一位只有6年私塾文化底儿的人,从年轻时起,以“含羞跬步曾疑
期刊
喜迎新年 等  毛毛 等
期刊
婆婆得了白内障,来省城做手术。由于我刚刚上班,我爱人还在读研,经济不是很宽裕,所以我们就租了一间小屋。婆婆来了以后,我爱人就回学校住宿舍了。于是,那几个月,我每天都和婆婆住一起,我爱人只是每天回来吃晚饭。  那段日子,我真不习惯。毕竟婆婆不是自己的妈妈,虽然我们之间相处得还算融洽,可是总觉得没有什么话可说。除了每天我问问婆婆喜欢吃什么,做的菜合不合口味,几乎就没别的什么话好说的。  我晚上下班回来
期刊
年纪大的人容易出现骨折,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而髋部骨折更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疾病。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前者属于关节囊内骨折,后者属于关节囊外骨折。这两类骨折段血供应特点不同,治疗预后差异也很大。这两类骨折以股骨颈骨折较常见,尤以50~70岁者居多。    一、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股骨颈骨折分为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基底型。前两型临床上较多见,后两型比较少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