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侵袭相关IL—8及IL—18在骨肉瘤患者血清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IL8及IL18水平在骨肉瘤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之间的差异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60例骨肉瘤患者及25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血清IL8及IL18水平,比较两组间IL8、IL18水平的差异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血清IL8及IL18水平与骨肉瘤发病及进展的关系。
  结果骨肉瘤患者组血清IL8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1 ),血清IL18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在骨肉瘤患者组中,未发生远行转移的患者其血清IL8水平低于已发生转移患者(P<0.05),未发生远行转移的患者其血清IL18水平高于已发生转移患者(P<0.05)。AJCC分期中Ⅰ~Ⅱ期的低度恶性肿瘤相对于Ⅲ期同一骨断不连续的肿瘤、Ⅳ期伴有血源性肺转移以及远行转移肿瘤其血清IL8水平均较低(P<0.01),Ⅲ期较Ⅳ期伴有血源性肺转移以及远行转移肿瘤其血清IL8水平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患者较Ⅲ、Ⅳ期患者血清IL18水平均较高(P<0.01),Ⅲ期较Ⅳ期伴有血源性肺转移以及远行转移肿瘤其血清IL18水平较高(P<0.05)。
  结论血清IL8水平升高、IL18水平下降可能与骨肉瘤发生、进展、转移有关,其作用可能表现为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生和转移,两者有可能成为判断骨肉瘤的进展和预后的指标。
  【关键词】骨肉瘤;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8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多发于骨干骺端,其早期即可发生远处转移。白细胞介素是一种由白细胞分泌的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的细胞因子,在调节机体免疫应答、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各种白细胞介素在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血管生成、转移、复发等恶性行为密切相关[1~4]。而不同家族白细胞介素对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作用也不相同,甚至相反。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可促进肿瘤血管新生和浸润转移,通过 JNK/SAPK 信号通路调控MMP2 蛋白的表达,促进肺腺癌A549细胞的转移[5]。IL18可通过诱导T、NK等细胞产生干扰素γ(IFNγ),增强NK细胞和CTL的活性,促进T细胞增殖,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6~7],杀伤肿瘤细胞。本研究通过检测骨肉瘤患者血清IL8、IL18水平,探讨其与骨肉瘤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05年~2013年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骨肉瘤患者160例作为病例组,并最终有明确病理诊断确诊为骨肉瘤的患者。男105例,女55例,年龄(27.88±8.26)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家族肿瘤病史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且入院前未经抗肿瘤治疗,未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阿霉素以及有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随机选取同时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5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排除了家族性肿瘤病史、遗传史或其他严重疾病史。男155例,女95例,年龄(27.53±7.35)岁。本研究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主要试剂仪器
  血清IL8及IL18试剂盒(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全自动酶标仪(美国雷杜公司)。
  1.3血清IL8及IL18检测
  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 (ELISA)分别检测血清IL8及IL18含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三组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NewmanKeuls法),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IL8及IL18水平的比较
  骨肉瘤组血清IL8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骨肉瘤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病例组是否发生转移患者的IL8及IL18水平比较
  在骨肉瘤组患者中,未发生远行转移的患者其血清IL8水平低于已发生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远行转移的患者其血清IL18水平高于已发生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病例组患者骨肿瘤AJCC分期的IL8及IL18水平比较
  AJCC分期中Ⅰ~Ⅱ期的低度恶性肿瘤相对于Ⅲ期同一骨断不连续的肿瘤、Ⅳ期伴有血源性肺转移以及远行转移肿瘤其血清IL8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期较Ⅳ期伴有血源性肺转移以及远行转移肿瘤其血清IL8水平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患者较Ⅲ、Ⅳ期患者血清IL18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期较Ⅳ期伴有血源性肺转移以及远行转移肿瘤其血清IL18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骨肉瘤多发生于青少年,恶性程度相对较高,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随着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目前骨肉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已明显提高。但由于肿瘤细胞的迅速发展及耐药性的产生,骨肉瘤治疗失败病例数逐年增加。为此,进一步探讨骨肉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势在必行。早期探讨与骨肉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可能包括:Bcl2家族、Fas/FasL家族、Caspases家族以及P53家族等[4]。近年来,白细胞介素家族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学者们的关注。本研究发现,IL8、IL18在骨肉瘤患者血清水平中呈相反的发展趋势,说明两者对骨肉瘤的作用可能表现为相互抑制或拮抗可能,作用相反。   IL8是一种多功能的趋化因子, 能够促进炎症反应的进程,对中性粒细胞有诱导趋化作用[6]。其在介导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生,促进细胞分裂及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并在肿瘤发生、复发及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12]。本研究发现骨肉瘤患者血清 IL8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且对于已经发生血源性转移的患者其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患者;Ⅲ期多发性肿瘤、Ⅳ期伴有远行转移肿瘤其血清IL8水平也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说明IL8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密切相关,其作用可能表现为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生和转移。刘涛等人[13]对30例骨肉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28例为IL8阳性(93.3%),其中强阳性者25例(83.3%);在负荷原位灶中表达量明显增加。此也进一步证实IL8可直接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IL18属于IL1配体家族,其结构与IL1蛋白家族相似,它可诱导T、NK等细胞产生干扰素(IFN),通过增强Thl细胞产生Thl类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表面Fas配体的表达和增强Fas介导的细胞毒等作用,提高Thl免疫应答,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6],并在抗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14~15]。IL18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6]。IL18表达下降可能与免疫细胞功能受损、免疫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从而增加肿瘤易感性。本实验研究发现,在外周血中的IL18在健康对照组的水平明显高于骨肉瘤组(P<0.05)。表明血清IL18的水平高低与机体抵抗肿瘤的能力变化方向是一致的。对于合并血源性肺转移患者其血清IL18水平较未发生转移患者低,且Ⅱ、Ⅲ、Ⅳ期患者血清IL18水平均较低度恶性的Ⅰ期患者低,说明骨肉瘤的转移可能与IL18表达下调或其抗肿瘤的分子信息传导途径异常有关。Naoko Yamada等通过对骨肉瘤肺转移小鼠模型进行化疗和免疫治疗发现,IL18可显著抑制骨肉瘤发生肺部转移,当联合异环磷酰胺时其对骨肉瘤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更大[17]。查翔远等[18]研究发现,内源性抑制物IL18结合蛋白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肝细胞癌血管形成。此二者均从另一个相反方向进一步证明此观点,因此可以认为血清IL18的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骨肉瘤的预后有关,对判断骨肉瘤的预后可能有帮助。
  综上所述,IL8、IL18表达水平的检测可能为骨肉瘤预防、诊断以及预后的判断提供重要依据。但由于IL8、IL18在骨肉瘤患者血清表达恰恰相反,两者对骨肉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过程中起相反作用,甚至存在相互拮抗可能,其可能相互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Wang JL,Nong LG,Wei YS,et al.Association of interleukin8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the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Mol Biol Rep,2014,41(3):14831489.
  [2]Wang J,He W,Liu J,et al.Association of IL6 polymorphisms with gastric cancer risk:evidences from a metaanalysis[J].Cytokine,2012,59(1):176183.
  [3]Huang ZQ,Wang JL,Pan GG,et al.Association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IL12 and IL27 gene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risk[J].Clin Biochem,2012,45(12):5459.
  [4]陈楷,吕书军,付东,等.骨肉瘤凋亡与耐药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5,4(1):4549.
  [5]杨同宁.IL8对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1.
  [6]甘家华,祝育德.血清IL6、IL18及IFNγ检测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0.
  [7]Zhang B,Wu KF,Cao ZY,et al.IL18 increases invasiveness of HL60 myeloid leukemia cells:upregula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 (MMP9) expression[J].Leuk Res,2004,28(1):9195.
  [8]Zhang WJ,Gong YF,Xu GM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interleukin8 and ulcerative colitis[J].Chin J Gastroenterol,2002,7(5):277279.
  [9]Ma Q,Zhou Y,Qiu XC.Research progress on selfseeding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J].Modern Oncology,2011,19(6):12351238.
  [10]Huh SJ,Liang S,Sharma A,et al.Transiently entrapped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teract with neutrophils to facilitate lung metastasis development[J].Cancer Res,2010,70(14):60716082.
  [11]Epanchintsev A,Shyamsunder P,Verma RS,et al.IL6,IL8,MMP2,MMP9 are overexpressed in Fanconi anemia cells through a NFκB/TNFα dependent mechanism[J].Mol Carcinog,2015,54(12):16861699.   [12]Chuang TD,Khorram O.miR200c regulates IL8 expression by targeting IKBKB:a potential mediator of inflammation in leiomyoma pathogenesis[J].PLoS One,2014,9(4):e95370.
  [13]刘涛,马琼,张迎龙,等.IL8在循环肿瘤细胞自我种植促进人骨肉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6):22432246.
  [14]Dinarello CA,Novick D,Kim S,et al.Interleukin18 and IL18 binding protein[J].Front Immunol,2013(4):289.
  [15]Palma G,Barbieri A,Bimonte S,et al.Interleukin 18:friend or foe in cancer[J].Biochim Biophys Acta,2013,1836(2):296303.
  [16]Wei YS,Lan Y,Liu YG,et al.Interleukin18 gene promoter polymorphisms and the risk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Acta Oncol,2007,46(8):10901096.
  [17]Yamada N,Hata M,Ohyama H,et al.Immunotherapy with interleukin18 in combination with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with ifosfamide effectively inhibits postoperative progression of pulmonary metastases in a mouse osteosarcoma model[J].Tumour Biol,2009,30(4):176184.
  [18]查翔远,翟群远,吴建成,等. 肝细胞癌组织中 IL18BPc 和 VEGF 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J].安徽医药,2016,20(1):8285.
  (收稿日期:2016-05-18修回日期:2016-08-18)
  (编辑:梁明佩)
其他文献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573.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8.01.016  Ursodeoxycholic acid combined with omeprazole and mosap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bile reflux gastritis in
【摘要】目的观察食盐敷脐联合热疗法解除外科术后尿潴留的效果,降低再次置管率。  方法将80例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病人按发生尿潴留的先后顺序编号,其中编号为单数的设为观察组,编号为双数的设为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诱导排尿法,观察组采用食盐敷脐联合热疗法,对比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结论食盐敷脐联
目的分析家长课堂对降低东城区肺炎和流感发病率及其经济效益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参加过家长课堂2400个家庭的3856例儿童设为实验组;将同期未参加过家长课
【摘要】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厄贝沙坦对乳腺癌MCF7细胞分别作用24 h、48 h、72 h后的抑制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厄贝沙坦高、中、低三个剂量(7.2 μg/ml、3.6 μg/ml、1.8 μg/ml)对乳腺癌MCF7细胞干预前后,乳腺癌MCF7细胞中VEGF表达水
【摘要】 目的 探討鼻胆管引流(EBND)联合甲硝唑灌注对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EPH)和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经B超、MRI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证实为胆总管结石并成功实施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术+EBND治疗的7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
根据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应用的环境、功能、技术及其价值,提出建筑能源管理系统(BEMS)对于我国新建筑的建设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具有重要作用。BAS不仅是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