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石求和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Y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藏石人通过观察奇石之形、色、图之内容追求格物致知,精心选择适合自己身心能量的奇石藏之。人们追求与自然和谐,与奇石和谐,以“天地人合一”、“阴阳平衡”为原则,是石界之大幸事也!所以该石应从石之着象、色、形、体量等等来言语一二。
  该石为葡萄玛瑙,是两亿年前海底火山喷发之产物。通体呈铁绣红色,玛瑙小珠相互堆积。就着象来讲可以给观、藏者告白,我们应从该石的着象来感悟、反省自己。该石着象告日:阳光的、热情的正能量才会产生善缘之果实累累。多做有利自然、有利社会之事才会有善果。
  然而,我们可以深思一下:什么果这么多?这可以启发心智,使人三思而行。藏者可与石多交流,与石友多交流,以石悟缘、以石悟道,该石会给您多元化的正能量……
  书房是最佳藏放处,利藏者三思。
  所谓藏石与风水,是讲人与石和谐相处,将石安放得体,看着也欢喜。
其他文献
赏石、玩石、观石、品石、采石、弄石、掬石、游石、养石、论石、爱石、斗石、醉石、醒石、供石、镇石、盆石、拳石、袖石、卧石、抱石、庭石、茶石、雅石、寿石、水石、奇石——自古至今,雄而大、小而雅、柔而细、秀而丽,无不在石头(地骨)间,因此,我们可以寻找中国文化“孔、孟、老、庄”思维为根基,展现石头之美及传承“石头”文化到现代。  自晋陶渊明之“醒石”,唐相李勉可称中国爱石之始祖,其所藏“罗浮山石”、“海
期刊
三十年前,王荣标住在花莲海滨街,距离海边非常近,步行至海边要走20分钟,沙被炎炎的烈日晒得很烫很烫,脚却无法碰到沙,只能用跳的,孩提时就觉得非常好玩,捡到的鹅卵石分开为白色和黑色就能换到零用钱,因此从小在花莲长大的就知道,海边捡石头能换钱的。后来渐渐长大了,还是偶而会去海边捡石头,捡来就送台北和外地来的朋友,也常常会捡到各种颜色的玉石,经过加工后变得更漂亮,送给朋友,更能增加友谊和做为见证友情的纪
期刊
上期我们对话长江石产地石友,为外地初涉长江画面石的石友提出建言;而外地石友对长江石、长江石市场也有他们的观察,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本期我们继续请产地石友给出思考与回答。  长江石产地市场太散乱,增加了购石难度。  李茂林:产地确实是这样的。因为当地还没有形成奇石产业链,所以想得到政府的支持很难。我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来努力,一是以协会的形式办展览,推动市场,如泸州女子爱石协会就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期刊
身披流光溢彩的外衣,肌理遒劲,威风凛凛;  昂起珠玑堆叠的脑袋,坚定不移,斗志昂扬:  镶嵌紫气凝聚的宝镜,大气隽永,标新立异;  甩直势不可挡的尾部,趾高气扬,耀武扬威。  不听,世间太多的声音,保持如此姿态,做自己。
期刊
新夏过半,满目碧绿。有鸡结对,啄食其间。公鸡觅得虫儿,扬颈呼唤,“咕噜噜……”草摇叶动,母鸡飞奔而来,怡然享用。操劳者心甘情愿,享用者心安理得。情深情浅,无隔无碍。  寻常景象,凡俗情缘,动人心。
期刊
记得那年那月,笔者淘了块如脸谱般的石头,双眼和嘴巴都是由一圈圈石纹构成,遂命名“三元”,并上网显摆,谁知烧香引出了大神。石友三元,以刚得之石“天降三元”,要与我比试。网上顿时刮起了旋风,凑趣的、调侃的,一时间刷爆了电脑屏幕。  三元是个玩家子,无论什么行当,一经入道,玩得投入,玩得透彻。从前不管入哪道,作为发烧友,他仰着头起烧,摆着头高烧,俯着头退烧,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神秘的进去,释然的出来,一
期刊
身高九尺,髯长三尺,大气剽悍。丹凤眼、卧蚕眉,发丝与衣角随风狂飞。手握青龙偃月刀,脚踩祥云与猛龙,着龙头甲衣,霸气挺立,英姿飒爽。  此黄龙玉糖心料雕件,雕工精细,石肤净黄,如光华曜日,驱散世间的灰暗。正可谓一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
期刊
中国西部大峡谷温泉奇石城坐落于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位于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和昆水经济带三大经济区交叠处,地处川滇两省交汇的腹心地带。北与四川省宜宾市隔江相望,东、北距重庆、成都均在250公里以内,西南距昆明约555公里,是云南对内、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有“云南北大门”之称。  水富县是云南省唯一集水路、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四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的县。随着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发电、水富港扩建、国道
期刊
俗:大师,就收我为徒吧。  道:青涩有尘心,未泯难悟道。  俗:我背米怀珍,攀山涉云,一心向道。  道:重负未曾卸下,怀抱不能虚空,是欲念未尽。  俗:为入空门皆可抛。  道:空除杂念,可矣。
期刊
以上史记摘自邓安连先生的《赏石之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