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研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k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文明古国,其历史发展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与大多数国家都不同,我国通过上下五千年的发展,逐渐演变出自己的语言文字,并且我国的汉语言文学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我国的汉语言文学需要继承和发扬,在传承的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当中重要的阶段,优秀的汉语言文学能够使初中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对于初中汉语言文学教育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对于教师要求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以此来为初中生进行更加优秀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我国的汉语言文学能够有效的继承并且发扬光大。
  【关键词】初中语文 汉语言文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09-01
  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汉语言文学,同时汉语言文学教育能够为我国培养人才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在初中教育中应该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并且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此来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初中生的语言阅读能力和使用能力,在课堂上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从而对于汉语言文学产生兴趣,以此来开展下一步的教育工作,本文基于以上观点首先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性进行表述,其次说明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现状,最终提出创新思路策略,以此来提升我国对于初中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从而使我国的汉语言文学能够进行传承和发展,从而使我国成为文明强国。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一)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精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要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同时要求对于初中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给予重视,使初中生能够了解俄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但现阶段我国的初中教育逐渐将汉语言文学淡化,导致我国汉语言文学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将对于初中学校进行文化教育,将汉语言文学融入到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并端正其教育态度,使汉语言文学能够继续发展。
  (二)时代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飞快,逐渐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并且能够对于国际产生影响,但世界的发展终究会进行文化的竞争,一个国家的文化是精神支柱,因此我国对于汉语言文化越来越重视,因此初中教育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对初中生进行汉语言文化教育,使其能够看重自己的国家,并且对于自身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以此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三)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汉语言文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够使其产生文化修养,从而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增加个人的文学魅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减轻负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汉语言文学中的名言警句能够帮助学生产生自信心和坚韧的品格,使其在未来遇到挫折时能够坚守本心,进行更优秀的发展。
  二、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现状
  (一)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教师以及运用传统的教學方式进行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在课堂上将自身看作主体,将教材中的内容灌输式教学,对于课外知识未曾进行延伸,因此使学生对于本就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无法理解,逐渐失去对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文化修养的养成,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要求,由于教师对于人文教育理念没有贯彻落实到实际教育工作中,使现阶段的初中生普遍素质较低,因此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目的无法实现,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落后
  目前新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观念要求与时俱进,但现阶段的教师教学观念依旧落后,对于学生依旧用分数进行衡量,使学生为了分数而学习,对于汉语言文学仅是了解表面内容,对于其深奥的内涵无法进行理解,因此教师的传统观念应随着新课程的要求进行转换,既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又能够对于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学习产生影响,使其能够充分了解汉语言文学中的教育意义,并且能够对自身的思想产生积极影响,使初中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以此来发扬我国的汉语言文学。
  (三)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从而能够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对于汉语言文学能够产生深刻的理解,但现阶段的课堂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者文化修养较高,因此对于学生仅是当作学生看待,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略与其进行互动,仅是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对于教师产生敬畏心理,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不敢进行询问,因此导致初中生的汉语言文学成绩不断下降,从而对于汉语言文学逐渐失去兴趣,然而教师依旧忽略此种情况,未曾营造出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对于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模式创新策略
  (一)营造课堂气氛
  对于初中生来说情绪能够影响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应该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上营造浓厚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从而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同时教师应该注意活跃课堂气氛,与初中生进行互动,从而一起探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不仅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还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汉语言教育的深奥含义。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教师要注意创新教育方式,对于学生要注意培养其创新思维,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时,首先要求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教学内容,在课上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提问,对于其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能够有效的缩短课堂时间,进行更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拓展,使初中生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三)优化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教材是快速的讲解,为完成课程进度,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对于其中的内容进行更新,选择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容进行教导,同时要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能够进行自主思考,以此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有效率的进行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是我国未来的接班人,因此对于初中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改革,使其能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要求教师营造课堂气氛、改革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来培养初中生的文学素养,同时打下深厚的汉语言文学基础,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子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8):79-81.
  [2]关会明.浅谈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183.
  [3]古晓君.浅谈高师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09):18-20.
其他文献
【摘要】为保障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高校教学学时逐年压缩。在此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怎样通过“翻转课堂”来提高教学效率,是值得深思的。  【关键词】翻转课堂 学时压缩 大学物理  【基金项目】衡水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jg2016048)衡水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jg2016057)  【中图分类号】O4-4;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胎膜早破是产科的常见并发症,有统计显示,胎膜早破的发生率12.4%。因为胎膜早破可致上行性感染,使宫内感染和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增加;胎膜早破致羊水过少,宫壁紧裹胎体,易发生宫缩不协
【摘要】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体系与地质学体系的交叉学科。该专业具有横向跨度大、内容多、新技术发展迅速等特点,开设难度很大。我校岩土工程开设面临专业课程学时少而教学内容多,岩土方向师资队伍不足,缺乏岩土工程方面办学经验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突出重点,外聘专家,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继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现代职业考试接轨等方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岩土工程 学科开设  【
【摘 要】文秋芳提出的POA教学法,即输出导向教学法,认为学生的说、写、译等表达性能力要比听、读等接受性能力更为重要。POA所提出的教学理念、教学假设以及以教师为中介的教学流程对口译实践课程的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着眼于将此教学法运用到以输出为主要形式的MTI口译教学中,探索其对口译能力的提高的意义,对于MTI口译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口译;POA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下,对于初中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已经在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初中教学质量,对于初中高校课堂构建具有重要性教学研究意义。按照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的教学工作开展部署,在当前的学生教育工作开展中,应该针对学生教育工作开展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在分析过程中,能够找到适合初中教学课堂提升的方法。鉴于此,本文针对合理运用现代信息
2004年9月5日晚10时30分,章丘市卫生防疫站接到章丘市明水第二医院报告.反映明水办事处西营村一户居民三口人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怀疑为食物中毒。接报告后,我们立即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