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之眼”——浅谈奥托·帕赫特对尼德兰早期绘画历史图景之研究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cping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诺夫斯基把尼德兰绘画的逼真再现视为一种秘密的宗教语言,需要进行解码才能理解,也就是所谓的“伪装的象征主义”。而帕赫特认为,尼德兰绘画的写实主义并不是掩饰宗教内容的面具,而是原来的那些象征符号的物质化和具体化。他坚信,在艺术史中,真理应从眼睛而不是从文字开始,需要一双纯粹观看的眼睛,即“静谧之眼”。“伪装的象征主义”的说法显然把作品视为文本,这种解释模式是“从感知建构走向了知识发现”;帕赫特的“静谧之眼”主张是“从符号和象征回归到感知本身”。 Panovsky regarded the vivid reproduction of the painting of Nederland as a secret religious language that needs to be decoded to understand, the so-called disguised symbolism. However, according to Pakhtüh, Netherland’s realism is not a mask of religious content, but the materialization and concreteness of the original symbols. He firmly believes that in the history of art, the truth should begin with the eyes rather than with the words, requiring a purely watched eye, “the Eye of Serenity.” The term “disguised symbolism” apparently treats works as texts. This mode of interpretation is “from perceptual construction to knowledge discovery.” Pachet’s “Eye of Silence” stands for “ Symbols and symbols return to perception itself. ”
其他文献
食品受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甚至安全事故已日益受到食品加工业的高度重视。传统热处理技术灭菌时间较长,易对食品品质产生不良影响,丧失原有口感、营养与功能,甚至
目的 探讨和总结复发性泪囊炎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口疏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对26例复发性慢性泪囊炎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口疏通术的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知识产权证券化对于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市场效率,解决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以
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其中水文地质结构直接决定了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在研究地下水的流动情况前,需要探究其介质条件。然而地质历史的沉积条件、气候条件,
生物信息学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如何设计快速而有效的算法对生物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发现蕴涵于其中的丰富生物知识,
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的主要辅助机构,图书馆开设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师生学习,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分析了中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阐述了中学图书
“看见”与“看到”、“听见”与“听到”、“遇见”与“遇到”等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二者一般具有相似的句法结构和句法意义,即使是母语使用者有时也很难准确区分其用法。对外汉语教学往往会忽略二者的不同之处,在课堂教学中对类似词语使用规则很少会进行充分讲解,因此留学生在使用这些词语时会出现一些偏误。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本体研究,对“V见”与“V到”结构先进行语义结构类型分析,再对二者的限制动词进
叙述了空间信息科学的形成与基本概念,讨论了空间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分析了空间信息科学与数字城市的关系,展望了数字城市在网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应
<正>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讲述的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群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普通农民为生存和理想奋斗的故事。该剧一经播放立刻引发社会各界的
烟曲霉是曲霉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烟曲霉生物膜的形成是其致病的重要毒力因素之一。巨噬细胞能够有效识别并清除入侵的烟曲霉。本文主要探讨了体外抗烟曲霉生物膜效应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