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冲突与叙事错位——由《长恨歌》谈王安忆的小说美学及其创作转向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613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恨歌》一直被视为王安忆的小说代表作、上海文化的权威读本。其实它并非王安忆的巅峰之作,而是其创作后期一次重要的小说实验。王安忆想用学习西方现实主义小说名著的方式来突破自我,所以在小说中效仿西方经典叙事传统来描摹上海及其文化。但因上海文化繁复多元、错综复杂,小说再现上海的文化、历史时难免有些偏差,外在叙事形态等方面亦存在一些问题。其成败得失,与新旧上海的文化冲突有关,也是王安忆小说理念演变的必然。
其他文献
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价空分设备换热器换热性能的方法,结合实际介绍了换热效率在空分设备中重要换热器的优化计算及日常应用,同时对换热器其他评定指标进行了简单介绍和比较
印度塔尔沙漠西部有个古老的小镇,小镇的东端矗立着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古堡”。  其实,这座曾结束了数百人畜生命的“死亡古堡”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四壁用宽大的砖石砌成,堡顶用粗大的圆木拼封,地面铺着整齐的长条状石块,东西两壁各开一扇窗子。古堡的全部秘密,就是它几乎能将所有深夜置身其间的人畜置于死地,而且尸体上不见任何痕迹。没有一个在古堡呆上一宿的人畜不是被抬着出来的。对此,政府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在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