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感悟数学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pz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对数学的认识
  说到数学,大家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证明”,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其实,数学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我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
  (一)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着生活中他们对数学的发现、应用和理解,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数学是一种文化
  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学科,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尤其重要,应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不仅要做经师,更重的是要做人师,把育人放在首位。
  二、面对新课改,数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广西明年全面进入新课改,《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
  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生活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三、新课程下教师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体验是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可以说,没有以悟性点醒的材料是僵化的凝固的材料,没有以悟性化解的理论是空洞、乏味的理论。悟性的养成与提高主要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由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一)创设和谐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注重生活积累,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三)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悟性的高低,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言语、思维有的产生“奇思怪想”,有的是“平淡无奇”,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
  1.不断更新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2.不断更新教学素材、语言
  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应用恰当的素材,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不断更新教学手段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象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直观、形象,教师不需要多说,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
  数学课常被认为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又富有人情味的且便于学生思考、乐于探究的课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只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和感悟数学,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教师才能为把祖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提起历史,人们的普遍印象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 是无用之学。很多学生不敢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让学习历史成为一种快乐呢?我在自己的教学中有几点实际体会。  一、在合作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是否成功的致命环节,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中兴趣显得非常重要,这里的合作学习既有师生间的合作学习又有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学习。那么,要想使一堂课
期刊
一样的学生,一样的教案,相同的地点,不同的教师来进行教学,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就象同一首歌曲由不同风格的演员来演唱,给观众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来讲,学生就是你的观众,你的教学风格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听课态度。事实告诉我们,风格的自我塑造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  一、自身主观因素  教学风格的形成首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因素,要适合自己,不要刻意模仿他人的东
期刊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以多媒体课件为灵魂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走进了课堂,并赋予传统教育新的内涵。不但对学生的学习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要求老师也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便把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下面是我对“多媒体课件对化学课堂影响”的初步探讨。  一、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在教学实践中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化学教材难度明显下降,但是知识面和新科技的介绍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因此要从注重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的严谨性和深刻性转变为进行化学教育的大教育。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教学大纲上要求的很少,只需要学生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即可,但是对于教师来说,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化学知识点,而是可以与具体化学背景联系的实际问题或思考方法。这对每一个化学教师都是挑
期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习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学校德育呼唤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在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中具有不朽的地位,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现行学校德育工作中又居于基础地位。是现行学校德育的源泉
期刊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担负着这一历史任务的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本文拟对小学创新教育的认识和实施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正确认识小学实施的创新教育  近几年来,人们对于中小学创新教育的认识虽然不尽相同, 对创新教育作了不同的阐释,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
期刊
创新是当前的热门话题,而作文是学生心灵的天地。那么,在作文中该如何创新呢?我认为,创新并不神秘,它是人人都能具有的品质。简而言之,创新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在占着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进行创新呢?无它,抓住“几新”即可。  一、拟题要新  中国凡是上过学,写过作文的人都不会忘记这样的“老三篇”作文题:《一件有意义的事》、《一堂有趣的课》、《读某某有感》…
期刊
本人从事教师这行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了。一路走来感慨颇多,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但我从没有想过要转行或放弃这份工作,因为我打心底就喜欢这份职业。这是一份育人的工作,作为山区教师生活虽清贫,但感觉幸福多于烦恼。我觉得做老师好啊!做语文老师更好!每当站在三尺讲台上,收获着阵阵发现“语文”的惊喜,内心怡然爽快,感觉语文真好,做语文教师真好。  有人说,语文为你打开一扇大门,让你领略大千世界;有人说,语
期刊
中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体育教学也适应这样的教育使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一些教师有时存在着过分强调传授体育技能进行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本人认为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重视体育精神的培养,通过
期刊
烦恼,是人之常情,表现在我们学生身上的厌学情绪或称为厌学心理,笔者认为就是由烦恼派生出来的一种常见表现心态。“常见“,是说它的不可避免性,也不必慌恐,但如如果若不及时进行矫治,以至于积劳成疾,势必影响自己的学业,身心健康,甚至于贻误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和美好的发展前程。因此,存有厌学心理的青少年朋友不得忽视或讳疾忌医。常言说,“少壮不努力,老大行徒伤悲”,讲得就是这个理。  厌者满足也,厌学就是厌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