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药物特异性的结核病风险:来自英国风湿病学会生物制剂登记研究的结果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认为应用抗肿瘤坏死囚了(TNF)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感染结核病的风险增高,而且这种风险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依那西普(etanercept)、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和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之间有所不同(Ann Rheum Dis,2010,69:522—528)。

其他文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vtlaematosus,SLE)是一种以T细胞功能缺陷和B细胞过度活化及多种自身抗体产生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激素、免疫、环境等凶素均参与了SLE的发生.多数学者认为SLE主要是T、B细胞间相互作用异常而导致的B细胞疾病,如CD40配体表达异常、CD28/CTLA-4、CD80/CD86异常;也有研究认为其发生与Th 1/Th2失调有关。
期刊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机制引起的以结缔组织纤维蛋白样变性和坏死性血管炎为基本病理改变的一组结缔组织疾病.由于结缔组织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如皮肤、关节、血管、肾脏、肝脏、浆膜等,所以多系统受累.SLE患者的许多临床并发症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其中以静脉血栓最为常见。
期刊
2010年10月15日至19日,在风景如画的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了第32届北美骨与骨矿研究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ASBMR)年会.现将会议中继发性骨质疏松与风湿病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依那西普)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AS)相关髋关节病变的疗效。方法35例AS患者同时伴有单侧或双侧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既往接受规范非甾体抗炎药及缓解病情抗风湿药治疗病情仍不能控制。我们采用前瞻性开放性临床研究,对35例患者给予依那西普治疗,即依那西普50m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12周;同时联合每周甲氨蝶呤(MTX)10mg治疗。评价指标有Harris髋关节评分、
期刊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用药的基本情况,探讨规范化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重要性,为改善SLE患者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随机调查252例SLE患者,记录患者自发病以来的用药情况,并分析用药以及就诊情况等因素与肾脏损害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252例SLE患者中药物治疗以糖皮质激素(99.2%)、免疫抑制剂(75.8%)、羟氯喹(61.5%)为主.免疫抑制剂以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依那西普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完成24周对照研究的患者继续72周开放性研究,每12周评估sF-36、EQ-5D和EQ-VAS评分、计算SF-36的MCS和PCS及QALY评分。结果:纳入257例患者,85%患者完成72周随访.PLA/ETN组与基线比PCS、EQ-5D、SF-6D及EQ-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第12周,
期刊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近年来DMARDs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均有重要进展,如对DMARDs治疗机制的研究,新型DMARDs,生物制剂(Bjo-DMARDs)的出现以及旧药新用等。
目的 研究EB病毒(EBV)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及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探讨EBV在SLE病因学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52例SLE患者和23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EBV特异性BamH I-W基因片段;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CD19+、CD23+/CD19+B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PCR-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可增加患者发生感染(包括结核感染)的危险,而γδT淋巴细胞能识别来自分枝杆菌的非多肽抗原,在清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患者男,26岁.因"双下肢皮下肿块伴左下肢肿胀2周,发热10 d"于2009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2009年11月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近端内侧皮下肿块伴瘙痒、疼痛,搔抓后肿块增大、疼痛加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