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贯穿古今,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个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日益精进的时代,那些优秀的历史文化已经慢慢被越来越多的人淡忘。努力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德育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旨在培养全方面的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如何将传统文化很好地渗透到小学德育教育中,对小学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有极高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文化;渗透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逐渐遍及,以及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口号越来越响亮,在教育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刻不容缓。小学教育作为当今素质教育的基石,有着不可动摇的意义。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应当正确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模范,主动作为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者,以不同的方式,令学生学习并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本篇文章将从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渗透的策略进行浅析,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了解传统文化,为小学德育教育的进步做出可靠的依据。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
  中国应试教育对学生未来影响之大,是使人们逐渐忽略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1]。学生在面对着高压力的考试,焦头烂额,花费大量的时间刷题练题,早已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与了解。小学作为基础教育,在考试情况没有那么重的同时,理应从小抓起,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应当肩负起这个责任。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能提升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对历史的认知,还能陶冶情操,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日常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只有学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让人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慢下来,足以见得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影响重大。
  二、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
  (一)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弘扬传统文化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的地方,有很大的义务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但是弘扬传统文化不只是一句口号,不只是一个形式,而要落实到具体措施。我国历史悠久,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胜枚举,如何准确地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每个小学教师的重中之重。
  1.教师可以将历史文化与教材相结合,在进行教材讲解的同时,发散思维,进行拓展,尽可能地向学生展示优秀的传统文化[2]。所有的知识都离不开书本,这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当主动了解传统文化,做好课文与其的结合,做到融会贯通,成为学生的榜样。
  2.学校应该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铺满校园,可以举办多种活动与比赛,例如,诵读经典活动。每天的固定时间学生可以进行经典朗读,每周的固定时间进行经典分享,每月的固定时间进行朗诵经典比赛。不但让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习惯,也能让学生感到乐趣。
  3.学校不但要教会学生传统文化,更要让传统文化落于实处,让学生进行实践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校方可以在校外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力量[3]。关爱老人不单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一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养老院陪伴老人,对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有很大的作用。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也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了各个方面。
  (二)传统文化与生活结合,弘扬传统文化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父母的陪伴。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要在学校内学习,更要到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践和感悟。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就是中华民族最大的美德。学生学过的《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诸多文学经典都将孝放到了首位,可见从古至今,孝顺父母一直都是最终还要的一件事,是立人之本。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很少和父母进行沟通,并且很多人的亲子矛盾就此爆发。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开拓眼界。家长应该亲历亲为,陪伴学生一起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培养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也增进了亲子关系,促进了亲子感情,传统文化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三)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弘扬传统文化
  现如今信息时代的飞速崛起,网络也变成了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可以完美地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用不好就会沉迷网络游戏深陷其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和智力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很容易被网络这个新奇的事物所影响,所以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是教师和家长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利用多媒体网络可以使学生自主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探索,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也可以在网上建立传统文化小组,在放假的时候也能为学生提供可以交流的平台。归根结底,网络的用处有很大,但是在小学这个阶段如何用好,是最大的思考。
  三、结束语
  学校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地方,也是发扬的地方,可以自觉地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从长远来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将渗透到更多的学生心中。传统文化是中国的骄傲,学生不但要继承和发扬,更要创新。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密不可分。加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对于培養综合核心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许爱英.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学周刊,2018 (02):54-55.
  [2]林振源.谈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9(07):191,193.
  [3]陈甜甜.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74-75.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末,Kubo等指出药物对不同状态的TYR影响也是不同的.要研究药物对TYR活性的影响,应观察药物对不同状态TYR的影响.为此,我们建立了蘑菇TYR多巴速率氧化法,并运用这一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逐渐受到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性.音乐是小学阶段一门艺术课程,通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课题。“开放型”课堂教学是实施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开放型”教学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諧的环境中学习,更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要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创设一种开放型的教学环境。为了促进学生间多向交流,可改变传
期刊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及解题的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更为直观形象,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在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中,能够将数学中的隐性规律以及条件挖掘出来,真正达到以形助数、以数助形、树形互助的目的。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数形结合的应用措施。
◆摘 要:在核心素养提出后,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有所提高,这就说明教师为了适应核心素养应进一步转变自身的行为和角色,适当抛弃传统的教学思维,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在达成核心素养的要求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引路人的角色。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师角色和行为;转变  学生应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可在传统思维中,老师往往在教育教学中起决定作用,老师一般按
该实验旨在探讨家兔肝脏经适宜条件的微波预处理后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期为临床上需行肝门阻断或肝移植的病人寻求一条有效的肝脏保护预处理方法.微波预处理可诱导
目的:通过观察在不同浓度胸腺素β4干预下,毛囊外根鞘细胞的增殖以及毛发的生长情况,推测胸腺素β4促毛囊的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取乳鼠触须部皮肤为标本,分离去真皮毛囊,添加0.005%、0.01%、0.015%、0.02%、0.025%浓度的胸腺素β4,与空白组对照,观察去真皮毛囊培养、长度测量与形态学变化;其次分离毛囊外根鞘细胞,进行体外原代、传代培养;做细胞计数,制作细胞爬片,并用CCK
伴随新课改的纵深推进,让更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创新教学问题,以期提升授课水平与效率,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在小学语文施教中,习作既是重要的组成内容,又事关学生的思维
目的: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在全世界4000万盲人中,约有半数是白内障所致,而在这些白内障病人中老年人又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因此而丧失了劳动力,有的甚至生活不能
英美文学是英美文化的主要代表,不仅展现了英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还对推动整个英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想进一步理解英美文学,必须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