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乌鲁木齐市部分初中生对体育与健康态度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是对乌鲁木齐市初中生体育与健康态度进行描述和解释,发现其一般规律,以便预测初中生的体育行为和培养其终身体育的观念。
关键词:乌鲁木齐 初中生 体育 健康理念
体育是人类健康的途径,是培养人健康成长之道,是精神和意志的外在凝结。健康体育思想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核心,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1]。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3年又相继颁布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这标志着新的体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成为我国体育教育基础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2],分析初中生体育健康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是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所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乌鲁木齐市的初中学校中随意抽取了第11中、29中、70中、73中和新疆师范大学附中的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献资料法
查阅了国内相关初中生体育健康态度的文献。
2.问卷调查法
对乌鲁木齐市第11中、29中、70中、73中和新疆师范大学附中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然后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这些学校中共有效调查对象432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212人,女生220人。问卷调查中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40份,回收率为97.8%,有效问卷432份,有效率为96%。
3.理统计法
采用Excel和SPSS10.0软件对调查所取得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健康的理念
所谓体育理念是人们对未来体育发展或体育面貌的一种理想期盼,或者可以理解为在对体育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体育观念和理性信念[3]。人们对健康的从理解上世纪的单纯体力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已经上升到了身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性以及道德的发展。
1.体育成为健康的理念
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既要求人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又要求人们具有有效的保健手段,时刻保持强健的体魄,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在对乌鲁木齐市的初中生进行调查时发现,有51.62%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自己未来的学习、事业以及生活有关系;有38.2%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自己未来的学习、事业以及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2.对科学健身方法的了解
体育认知是体育参与者对体育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常识的认识和了解,认识和了解的越多,对形成高一级的体育意识越有促进作用,越有利于体育行为的形成,更利于终身体育的培养。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75人、占总数的17.36%的学生认为不论什么样的运动都可以健身,并且运动强度越大越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有361人、占总数的83.80%的学生不这样认为。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有19.68%的学生会经常控制自己的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30.09%的学生有时会控制自己的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28.01%的学生偶尔会控制自己的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14.35%的学生很少控制自己的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9.26%的学生从来不控制自己的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较大部分的学生对科学健身的方法了解较少。
3.对体育兴趣认知状况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3]。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通过对男生有没有必要参加形体练习和健美操练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1.57%的学生认为形体练习和健美操是女生参加的运动,88.43%的学生认为形体练习和健美操练习不只是女生参加的专属运动,它不仅可以塑造体形,还可以强身健体。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体育兴趣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也是体育参与者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
4.终身体育的理念
“终身体育”派生于“终身教育[4]”。现代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的时代,终身体育被誉为是“打开21世纪大门的钥匙”。面向新世纪,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表1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对终身体育的理解
年级 数据 完全没有必要 没必要 有必要 非常有必要 不能确定
7年级 n 2 4 73 52 16
% 1.4 2.7 49.7 35.4 10.8
8年级 n 4 4 83 42 8
% 2.8 2.8 58.9 29.8 5.7
9年级 n 0 10 88 43 5
% 0 6.8 60.3 29.5 3.4
汇总 N 6 18 244 137 29
% 1.4 4.2 56.5 31.7 6.7
从表1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部分初初中生对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持肯定的态度,有56.6%的学生认为掌握一种可以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本领是有必要的;有31.7%的学生认为掌握一种可以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本领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也理解也逐渐增强。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不只是靠锻炼,它包含着复杂的认识过程和丰富的实践、情感的体验,它以能力为前提,习惯作保障,思想、能力、习惯互为条件、互相作用,共同促成。
三、结论
(一)初中生对心理健康的总体认识不高,而且对科学健身的知识和方法了解不够;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了解普遍低,终身体育意识尚有待于提高。
(二)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9年级中已经偶尔出现紧张无法放松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促使其向良好的状态发展。
(三)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期,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有待形成,认知发展处于上升阶段。
(四)在初中生这个阶段,由于面临中考的压力和成绩好坏同学之间的对比心里,使初中生出现焦虑上升的趋势,导致初中生缺乏自信的人数也不断地上升,是初中生的健康态度降低。
四、建议
(一)加强初中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从心理机制来讲,良好的体育态度的形成来源于良好的兴趣和爱好。
(二)加强初中生对体育健康态度的认知,多数初中生已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对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较为有利。
(三)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敬业爱岗,踏实工作,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
(四)优化校园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环境。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教程标准解读(实验版)[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3]唐健.大学体育与健康[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6.
[4]尚紫来.面向未来构建21世纪的体育教学目标[J].体育教学.2002.2.
[5]刘旻航,孙庆祝,付玉坤.对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反思[J].体育科学.2006.10.
关键词:乌鲁木齐 初中生 体育 健康理念
体育是人类健康的途径,是培养人健康成长之道,是精神和意志的外在凝结。健康体育思想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核心,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1]。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3年又相继颁布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这标志着新的体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成为我国体育教育基础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2],分析初中生体育健康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是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所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乌鲁木齐市的初中学校中随意抽取了第11中、29中、70中、73中和新疆师范大学附中的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献资料法
查阅了国内相关初中生体育健康态度的文献。
2.问卷调查法
对乌鲁木齐市第11中、29中、70中、73中和新疆师范大学附中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然后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这些学校中共有效调查对象432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212人,女生220人。问卷调查中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40份,回收率为97.8%,有效问卷432份,有效率为96%。
3.理统计法
采用Excel和SPSS10.0软件对调查所取得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健康的理念
所谓体育理念是人们对未来体育发展或体育面貌的一种理想期盼,或者可以理解为在对体育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体育观念和理性信念[3]。人们对健康的从理解上世纪的单纯体力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已经上升到了身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性以及道德的发展。
1.体育成为健康的理念
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既要求人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又要求人们具有有效的保健手段,时刻保持强健的体魄,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在对乌鲁木齐市的初中生进行调查时发现,有51.62%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自己未来的学习、事业以及生活有关系;有38.2%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自己未来的学习、事业以及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2.对科学健身方法的了解
体育认知是体育参与者对体育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常识的认识和了解,认识和了解的越多,对形成高一级的体育意识越有促进作用,越有利于体育行为的形成,更利于终身体育的培养。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75人、占总数的17.36%的学生认为不论什么样的运动都可以健身,并且运动强度越大越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有361人、占总数的83.80%的学生不这样认为。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有19.68%的学生会经常控制自己的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30.09%的学生有时会控制自己的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28.01%的学生偶尔会控制自己的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14.35%的学生很少控制自己的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9.26%的学生从来不控制自己的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较大部分的学生对科学健身的方法了解较少。
3.对体育兴趣认知状况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3]。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通过对男生有没有必要参加形体练习和健美操练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1.57%的学生认为形体练习和健美操是女生参加的运动,88.43%的学生认为形体练习和健美操练习不只是女生参加的专属运动,它不仅可以塑造体形,还可以强身健体。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体育兴趣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也是体育参与者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
4.终身体育的理念
“终身体育”派生于“终身教育[4]”。现代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的时代,终身体育被誉为是“打开21世纪大门的钥匙”。面向新世纪,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表1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对终身体育的理解
年级 数据 完全没有必要 没必要 有必要 非常有必要 不能确定
7年级 n 2 4 73 52 16
% 1.4 2.7 49.7 35.4 10.8
8年级 n 4 4 83 42 8
% 2.8 2.8 58.9 29.8 5.7
9年级 n 0 10 88 43 5
% 0 6.8 60.3 29.5 3.4
汇总 N 6 18 244 137 29
% 1.4 4.2 56.5 31.7 6.7
从表1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部分初初中生对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持肯定的态度,有56.6%的学生认为掌握一种可以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本领是有必要的;有31.7%的学生认为掌握一种可以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本领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也理解也逐渐增强。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不只是靠锻炼,它包含着复杂的认识过程和丰富的实践、情感的体验,它以能力为前提,习惯作保障,思想、能力、习惯互为条件、互相作用,共同促成。
三、结论
(一)初中生对心理健康的总体认识不高,而且对科学健身的知识和方法了解不够;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了解普遍低,终身体育意识尚有待于提高。
(二)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9年级中已经偶尔出现紧张无法放松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促使其向良好的状态发展。
(三)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期,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有待形成,认知发展处于上升阶段。
(四)在初中生这个阶段,由于面临中考的压力和成绩好坏同学之间的对比心里,使初中生出现焦虑上升的趋势,导致初中生缺乏自信的人数也不断地上升,是初中生的健康态度降低。
四、建议
(一)加强初中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从心理机制来讲,良好的体育态度的形成来源于良好的兴趣和爱好。
(二)加强初中生对体育健康态度的认知,多数初中生已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对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较为有利。
(三)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敬业爱岗,踏实工作,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
(四)优化校园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环境。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教程标准解读(实验版)[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3]唐健.大学体育与健康[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6.
[4]尚紫来.面向未来构建21世纪的体育教学目标[J].体育教学.2002.2.
[5]刘旻航,孙庆祝,付玉坤.对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反思[J].体育科学.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