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业“人才泡沫”成因与对策探讨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_ideali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巩固了IT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IT人才备受社会各界的青睐。然而,在IT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却出现人才高度流动,薪金过度膨胀的“人才泡沫”现象。对此,从理论和实证案例两个维度对IT行业“人才泡沫”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人才泡沫”现象所体现的正是人才价格与人才价值背离的市场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知识经济发展和政策诱导“互联网+”创业发展所推动的IT人才需求激增与现有和潜在的人才供给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此,提出如下控制和消除“人才泡沫”的对策:第一,制定政策与法规、完善培养体制、保证人才供给;第二,企业注重人才培养,提高IT人才素质,杜绝盲目流动现象。
  关键词:人才泡沫;IT行业;薪金;人才流失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2010602
  1 引言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积累,人类已经步了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技术创新成为当今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与经济发展原动力。如此时代背景下,以知识和技术作为行业核心的信息技术(IT)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加强,并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又称信息产业,它是运用信息手段和技术,收集、整理、储存、传递信息情报,提供信息服务,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手段、信息技术等服务的产业。除了技术为核心、知识为重点这一基本特性外,IT行业在人才结构方面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才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差,人员流动率较高。这是因为IT行业内部聚集了一大批有追求、有想法的高知识人才,如果企业没有给他们相应的平台展现自己的才能,他们很可能就会选择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因而他们的流动率相对高于其他行业。
  然而,令人堪忧的是,在IT行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IT人才日益受到追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IT行业内部不仅仅表现出人才高流动性的基本特点,还暴露出“薪酬膨胀、薪酬与人力资本不匹配”的人才问题。人才薪资上涨过快,大大超过了其人力资本所应得的回报,工资虚高,不利于IT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并且,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IT人才也将从传统的IT行业向各行各业扩散,如不对上述人才问题加以重视和控制,该问题必将随之扩散到整个社会经济中。
  据此,本研究将IT行业内部“薪酬膨胀、薪酬与人力资本不匹配”的人才问题定义为“人才泡沫”现象,因为这一现象所体现的正是人才价格(薪资)与人才价值(人力资本)的背离,并且人才价格犹如泡沫般的膨胀,与实际的人才价值背离程度越来越高。本文也将对IT行业这一“人才泡沫”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际案例加以验证,以期从深层原因着手找到有效对策,推动中国IT行业健康发展。
  2 IT行业“人才泡沫”的成因分析
  2.1 直接原因分析
  IT行业“人才泡沫”现象其实就是IT人才薪资过度膨胀的表现。从直接原因角度来看,之所以会发生这一现象,无非就是薪资提供者和薪资获得者两方面博弈的结果。从薪资提供者角度来看,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IT人才到本单位就业,采取提高薪资的恶性竞争办法,从而推高了IT人才的薪资水平;从薪资获得者角度来看,IT人才通过隐瞒或者虚报自身人力资本的方式,抬高身价。在IT企业和IT人才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薪资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这种薪资水平的提高将随着IT人才每一次流动而出现一次,最终也就导致薪资水平不断膨胀。
  这也正是IT行业“人才泡沫”出现的直接原因,但这仅仅是事物的表象,如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一问题的继续出现,还得找到导致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为什么IT企业愿意开出高薪来吸引IT人才,IT人才为什么又能成功的隐瞒或者虚报自己的身价?
  2.2 根本原因分析
  从理论上探讨“人才泡沫”的根本原因,必须先将该现象回归到最基本的经济学框架中。正如前文所诉,这一现象所体现的正是人才价格与人才价值的背离,也就是将“IT人才”视为市场上的产品,该产品出现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由一般市场经济理论可知,真实的价格由商品的内在价值所决定,但是随着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商品的价格会围绕其真实价值波动。因而,“人才泡沫”现象的出现,正是IT人才供给和需求变化的结果。
  2.2.1 需求层面:人才需求激增
  从需求层面来看,当供给不变而需求不断增加时,商品价格就将在需求的推动下持续上涨。IT人才需求激增的因素有二:一是经济因素;二是政策因素。
  (1)经济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到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而,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信息技术行业也因此而快速发展。尽管信息技术可以通过一定程度上通过硬件(电脑、设备等)表现出来,但是信息技术知识的更新仍然离不开人,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带动了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可见,经济增长带动信息技术需求,信息技术需求又进一步表现为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
  (2)政策因素。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发展思想与理念。这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刺激效应:一是直接推动了新一轮的需求,因为政策导向“互联网+”创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信息技术人才;二是突破了以往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界限,各行各业都开始向“互联网+”发展,即各行各业都需要信息技术人才来推动行业发展。可见,政策导向从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两个维度,加大了社会各界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
  2.2.2 供给层面:人才供给受限
  从供给层面来看,当需求不断增加,而供给却无法同步上升时,商品价格就将持续上涨。人类社会快速步入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诱发新一轮的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然而中国的信息技术人才供给却难以像需求一样快速改变,因为:一方面中国并没有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储备,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也不够完善,无法段时间内培养出大批信息技术人才培。   (1)现有的IT人才数量有限,结构层次偏低。过去一段时间内,中国并没有专门为迎接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而培育一批储备人才,现有的信息技术人才相对于不断增长的需求来说,数量极其有限。并且,现有的信息技术人才存量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层次相对较低的技术人员,人才的整体结构层面偏低,质量上也无法匹配当前的信息技术人才需求。
  (2)IT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人才供给受限。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角度来看,中国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也不够完善:一是缺乏顶尖人才的激励和培养制度;二是基层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也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时间过长。由此也大大降低了中国信息技术人才供给的潜在能力以供给调整能力。
  3 案例研究:IT行业A公司的“人才泡沫”现象
  3.1 A公司概况
  A公司是一家典型IT行业软件开发领域的创业型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200万元,是一家以软件项目研发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具备ISO、双软认证等多项资质,所研发软件陆续获得多项软件著作权与软件产品专利。公司成立之初,主营业务以移动应用、电子政务、通信系统三大领域的软件项目开发为主,自2013年以来,抓住传统行业互联网化的发展趋势,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一家以移动互联网项目开发运营、大型软件项目开发建设、软件工程咨询服务为主要业务的高速发展的IT企业。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人员规模也由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目前的35人,其中软件开发技术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91.4%。
  3.2 A公司目前的发展瓶颈:人才泡沫
  通过对A公司进行调研发现,在人员问题是目前限制A公司发展的主要瓶颈。如表1所示,从人员总数来看,从2010年至2015年,由于公司发展势头良好,每年员工总数都有所增长,但增长率也逐年下降。同时,自2012年以来,每年离职的人员数量有所增长,离职率居高不下,尤其在2013~2015年离职率达到30%左右,人才流失情况十分严峻。最为令人担忧的是,在离职率高达30%的背景下,A公司员工的人均工资却以超过20%的速度逐年增长。
  针对以上数据,本研究对A公司的人资方面做了深入的了解和讨论,研究发现:2013年以来,尤其是2014~2015年期间,企业受IT行业“人才泡沫”的影响,薪酬管理、人员招聘等环节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具体现象表现如下:
  (1)高离职率和薪金高增长同时存在。尽管每年按照绩效考核的结果给予10~30%调薪,人员离职率却居高不下。通过对离职员工的深入访谈发现,他们跳槽时一般可达到50~100%的工资增长。
  (2)招聘人员越来越难。尽管在智联、51JOB等招聘网站上的招聘广告都给出企业能承担的最高薪酬范围,收到的简历依然寥寥无几。即使人员应聘成功,最后也有接近80%的应聘者“爽约”,未到单位报到。通过对“爽约”应聘者的访谈发现,大部分应聘者都是因为找到薪资待遇更优厚的单位而“爽约”。
  3.3 A公司“人才泡沫”现象的成因分析
  “逐步放缓的员工增长率、居高不下的员工离职率、快速增长的员工薪酬”成为A公司目前的常态,可见公司发展表现出严重的“人才泡沫”现象。对此,本研究应用前文提出的框架,从供需两个角度进一步探讨A公司“人才泡沫”现象背后的原因:
  (1)需求层面。近几年IT、互联网行业在资本市场的追捧下,很多行内企业纷纷融资,同行公司上市的不乏少数,外部对IT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A公司一直专注软件开发、服务客户,虽近几年营收情况良好,但始终不如其他靠大量资本投入而发展起来的IT企业。可见,同样具有IT人才需求的A公司,由于资金不如其他企业充足,在人才竞争中将处于下风。
  (2)供给层面。近五年整个社会的IT人才供给机制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IT人才存量和供给潜力有限,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在IT人才需求激增、供给受限的条件下,A公司由于自身资金能力相对较弱,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下风位置,最终只能成为“人才泡沫”的受害者:高离职率与薪资高增长率同时并存。
  4 结论与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IT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凸显,IT人才更是得到社会各界的极力追捧。如此契机下,中国IT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却出现了:人才高度流动,薪金过度膨胀的“人才泡沫”现象。对此,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案例两个维度对IT行业“人才泡沫”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人才泡沫”现象所体现的正是人才价格与人才价值的背离;从直接原因角度来看,之所以会发生这一现象,是薪资提供者和薪资获得者两方面博弈的结果;从根本原因角度来看,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知识经济发展和政策诱导“互联网+”创业发展所推动的IT人才需求激增与现有和潜在的人才供给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从如下两方面来规范IT人才市场,平衡市场供需,进而控制并消除“人才泡沫”现象:
  第一,制定政策与法规、完善培养体制、保证人才供给。通过研究发现,在IT人才需求的条件下,IT人才供给不足是导致“人才泡沫”现象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对此,本研究提出从政策层面制定相应的IT行业和人才培养政策法规,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IT人才的供给能力,进而保证人才供给。
  第二,企业注重人才培养,提高IT人才素质,杜绝盲目流动现象。通过研究发现,在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政策诱导“互联网+”创业的共同作用下,IT人才需求大幅增加,相应的人才供给却难以迅速调整。因而,很大一部分IT人才为了提薪而盲目“跳槽”,由此也推动了IT行业整体薪资的上涨。尽管这样的做法能在短期内提升IT人才的薪资,但由薪资的大幅上涨仅仅因为人才市场未能实现有效均衡,IT人才自身人力资本并明显的提升。换句话说,待市场稳定后,这部分IT人才可能由于自身人力资本与薪资不匹配而被市场淘汰,进而导致新一轮的市场动荡。因而,企业应该注重人才培养,提高IT人才素质,减少人才盲目流动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昆.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J].商业经济,2010,(2):104105.
  [2]李书治.私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27):148150.
  [3]周倩.高科技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5,(6):156157.
  [4]张荣楠.H公司人才流失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5]金继刚.用组织行为学理论分析人才流失的原因[J].特区经济,2005,(4):256258.
  [6]蔡满彪.A企业人才流失中的激励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污泥处理这一难题越来越显著。概述了当前国内污泥处理的现状及国家相关政策,介绍了当前污泥处理方法,以及目前国内外对于污泥处理工艺的最新研究,并根据污泥处理方式原理的分析,简述了各种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最后根据“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污泥处理的这一原则展望了污泥处理及工艺研究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污泥处理;填埋;焚烧;射流干化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目前我国热点经济问题,也是河北省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通过对京、津、冀三地区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相关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跟北京、天津的经济发展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河北省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偏大,投资于第三产业的比重偏小。经济整体缺乏强劲的牵引力,处于偏基础性的产业结构生产阶段。河北省应适度转移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到第
期刊
摘要:汽车产业跟其他产业类似,也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因此,准确地判断我国汽车产业所处的成长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基于1996-2012年我国汽车产业相关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和OLS、NLS得出我国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企业个数的拟合曲线,进而通过生命周期理论判断我国汽车产业所处的成长阶段,为政府调控汽车产业提供依据,为产
期刊
摘要:国有集团化企业采取集中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所以越来越多的国有集团化企业在采购活动中采用集中采购方式进行采购,集中采购有利于企业在建设管理中进行中央集权管理。  关键词:集中采购模式;国有集团化;国有企业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2005001  某大型国有集团企业位立世界500强,拥有上万名员工,
期刊
摘要: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湖北省的12个地级及以上的城市的城市竞争力,结果发现武汉的城市竞争力独占鳌头,黄石市、十堰市和宜昌市则处在第二个档次,其他的城市则在第三个档次。实证结果告诉我们武汉市要发挥自己在湖北省龙头地位,其他城市则要深挖潜力,发挥区域特色,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因子分析;竞争力排名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
期刊
摘要:湖北服务贸易起步晚,规模小,增速快,发展潜力较大。湖北服务贸易面临重要机遇,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充分。通过对湖北现代服务业、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离岸服务外包、文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等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今后湖北发展服务贸易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湖北;服务贸易;策略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2002202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提
期刊
摘要:结构效应是对外贸易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传导机制。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对安徽省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变动具有显著的环境效应。安徽省应加快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促进结构效应的不断改善。  关键词: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环境效应;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
期刊
摘要:在分析标准化宣贯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培训的标准化宣贯模式建立,即组织系统化、目标计划化、课程标准化、培训流程化,过程控制化,提出宣贯有效执行的建议。  关键词:培训;烤烟生产;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2011602  标准化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推动创新发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和必要保障,标准化宣贯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一
期刊
摘要: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段北线城市为研究区域,选取2007、2009、2012年三个时间截面数据,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段北线10个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进行测度分析,重点分析了北线城市空间联系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研究区城市空间联系较弱,城市间的绝对差异在逐渐的扩大,相对差异出现减小的趋势,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匹配;(2)乌鲁木齐处于北线城市流强度的
期刊
摘要:当今的市场环境有逐渐趋于“动态完全竞争”的导向,因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绩效,会将自身的竞争策略定位于差异化竞争模式。基于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前提下,提出以下假设:差异化战略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差异化战略通过影响项目管理组合的选择,最终影响到企业绩效,此时项目管理是作为中介变量。对湖北武汉的企业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差异化战略;企业绩效;项目管理;中介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