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环境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及干预策略

来源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c8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经历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后,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根据PTSD的诊断标准,PTSD发生的外在因素(诱因),首要条件是有创伤性事件经历,即个体所处的外在环境对PTSD的发生至关重要.特殊环境如高原、爆炸、地震、烧伤及其他灾害环境,包括海难、矿难及泥石流,都会增加PTSD的发生风险.近年来,随着意外创伤性事件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PTS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病程长,治愈率低,已受到高度关注.PTSD不仅可导致个体生活质量下降、社会职业功能受损,而且还经常与物质滥用、抑郁、焦虑、恐惧等共病,并且在缺少社会支持的情况下,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长期持续的负面影响,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探讨特殊环境下PTSD的发生规律,以便对PTSD进行早期预警,笔者回顾了特殊环境下PTSD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可采取的干预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Kit、P-PDGFR-a、P-AKT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分析C-Kit、PDGFR-a、P-AKT与淋巴管生成、淋巴管转移的关系;观察STI571对体外乳
晕动症(motion sickness, MS)是前庭器官受到异常刺激时所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具体症状包括眩晕、恶心、呕吐等。MS是航空(航天)、航海、军事作战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