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拿钱砸记者而不是交警?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d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南京奥体中心北门一带,经常有“富二代”车主深夜在此疯狂飙车,不少人开着豪华跑车,跑车的轰鸣声让附近小区内居民不堪其扰,大家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查处力度。昨天凌晨,记者对此展开暗访。富二代非常嚣张,开着无牌豪车不说,还扬言要拿钱砸死记者。(据4月11日《扬子晚报》)
  事关“富二代”的新闻总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红”,这次也不例外,富二代一句嚣张的“拿钱砸死记者”也沦为笑谈。诚然,过分地强调“富二代”不乏哗众取宠的心理,抛却“富二代”帽子不说,新闻中的飙车者的确可恶。“杭州飙车案”想必公众还记忆犹新,最搞笑也最无奈的莫过于杭州那经典的过马路攻略了。有人建言将飙车致死定性为“二级谋杀”也并非毫无道理。
  交通违规,最先看到的本应该是交警,本该跟当事人有正面冲突的还应该是交警,毕竟职责在身,自身管辖范围之内的事情应该有一个综合了解。吊诡的是最先看到的是广大市民,最先和其发生冲突的是记者。市民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在民主意识觉醒的当下,难以想象他还会继续忍气吞声。可见不是市民不报,而是交警不管,或者说不敢管,在飙车者的背后,有着难以摆平的钱权势力,交警自然只好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而,交警的“不敢管”导致的后果则非常严重,稍微想象一下,就让人感到后怕,轻则是重伤,重则是多人毙命,百度一下“飙车 致死”,便足以感受那窒息的气息。交警手中握有权力,然而却并不敢将权力“还之于民”,更深层次的缘由恐怕还在于更上一级的权力不受约束,让钱权勾结有了可能,也才有了飙车案嚣张的底气——拿钱砸死记者。在这飙车者的眼中,已经没有他摆不平的事情,即便是践踏生命。
  本不该苛求交警什么,人家也是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是,在其位谋其职,既然不能坚守自己的岗位,难以完成权力赋予的任务,那还有必要在其位混饭碗么?这个问题亟需解答。诚然,这并非说新闻中的交警,新闻中交警赶到,对无牌车进行处理,对飙车者进行了教育,这是职责所在。笔者将问题泛化,只为“未雨绸缪”,毕竟,教育当事人是一回事,而效果又是另外一回事,可在公众脆弱的生命面前,效果比过程更重要。
  就在3月11日《新京报》上,有另外一则新闻《军牌奥迪车撞倒协警后将一交警撞骨折逆行逃逸》,这名交警被网友誉为“最美交警”,赞美之词溢于言表。自然,笔者绝非有意推荐如此行为,而是佩服其尽职尽责的勇气,这当成为一种“显规则”,任何交警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当下次再遇见嚣张跋扈的飙车一族时,企盼无需记者发挥传媒监督职能,交警自己便主动出击,即便人家要骂,也是骂“拿钱砸死交警”。
其他文献
强化管理促营销张守祥,杨洪军山东莒县局今年实施“浮动工资与效益奖金双挂双核”奖励办法,开展了“千分制”全员营销竞赛活动,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今年头3个月分别完成量收
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与文艺学家周来详,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在批判继承前哲和时贤的基础上,发展了当代实践美学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他的和谐自由论美学思想,建构起独具特色
文化传承和创新是高校的重要职能。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坚持用恩来精神指导学院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致力于中外融汇,将中外文化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请“您”打电话──湖北省黄冈市话二次市场调查分析刘延志近年来,邮电通信建设的大量投入,极大地促进了邮电业务的发展,特别是市话用户的发展速度更是喜人,然而从黄冈邮电市话市
加快农话发展六策邱滨玲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这几年我区市话发展较快,60%左右的城市家庭已装上了电话。因此,电话发展速度趋缓,今年第一季度只完成放号6623户,比去年同期下降16.57%,其中市话放号
相亲类电视节目的功能旨在为受众提供服务和娱乐并丰富受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电视相亲类节目在逐步走向开放自由、赢得广告收益的同时,却在传播取向上出现了受众本位意识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做好课内古文的整理与积累;让学生自主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教师除了做好
浅谈通信行政管理及其法制化问题李国斌加强对通信业的行政管理,并使其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客观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通信行政管理及其法制化
桑逢康(1936年10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山东肥城人。1959年9月毕业四川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北京新华社总社做编辑工作。文革期间一度在山西日报任文艺版编辑。从1975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现代文学研究,并进行长篇传记和小说的创作。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学术著作《郭沫若人格》《茅盾的小说艺术》《现代文学大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质疑孕育着创新和突破,没有质疑就没有创造。只有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敢于并善于怀疑权威的观点、书本知识、大众经验,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