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大豆新品种吉育106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来源 :大豆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新品种“吉育106”是以小粒大豆吉林小粒4号与绥农14,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009----2010年平均公顷产量2736公斤,比对照吉林小粒3号增产16.6%。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592公斤,比对照品种吉林小粒3号增产15.3%。该品种表现出了丰产、稳产、外观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等特性,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其他文献
阐述了农业信息咨询服务网站的概念,并以种植大豆农民为例,介绍了农民信息需求的特点。通过介绍农业信息咨询服务网站发展现状,指出农业信息领域存在的技术落后、农业专业数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Ridgetown分校校长、原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常设委员会主席、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顾问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成员Gary Ablett博士,因患脑癌医治无效,于2010年4月4
在进口大豆数量占我国大豆消费总量比例越来越大和大豆价格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为了稳定提高国产大豆价格,提高大豆生产效益,我国应该注意发挥本国大豆优势特色,重点发展食用大豆
针对基于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的大规模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将博弈理论和优化算法应用于节点定位问题的研究,建立节点定位优化算法模型,分析模型的基本原理、可行性和具体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含Pd纳米线的声表面波(SAW)传感器三维模型,以YZ铌酸锂为压电基底,叉指电极固定于基底表面,分析了Pd纳米线长度对模型本征频率的影响。对电
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WVSNs)节点的能量十分有限,为了降低传感器节点的能耗,延长网络生存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感知的视频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首先对当前经典无线视频传感
介绍了高产、稳产、抗倒伏、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垦豆25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高产稳产性分析。垦豆25原品系代号为垦k03—1074,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大豆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区和重要的加工区。近年,由于跨国企业全球布局,转基因大豆冲击本土,使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大豆产业发展受大豆品质下降、差异化战略不
为了实现环境振动能量的低频收集,分析了压电式振动能量收集技术的特点,并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对能量收集器的性能进行了仿真模拟,压电式能量收集器更适用于
2009年12月26—27日,由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主办,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农业大学承办的首次南方套作大豆研究与推广工作交流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