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与AM真菌协同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效应与机制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农业技术与AM真菌协同提高植物抗病性、改善环境与食品安全、保持农林牧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力的可能途径,本文论述了农艺措施(如轮作、间作、土肥水管理、植物保护措施等)配合AM真菌接种技术对作物土传病害的效应,讨论了农业技术与AM真菌联合提高植物抗病性、降低病害的作用机制。认为适当的农业技术配合AM真菌接种技术可以改善作物健康状况、抑制病原物、增强抗病性、增加农林牧业生产等。建议今后应加强轮作、间作、施用农药与AM真菌联合拮抗病原物、降低病害程度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
其他文献
我国自1983年开展蓝莓引种栽培以来,近些年栽培面积和产量迅速攀升,目前栽培面积己跃居全球第五,辽宁种植面积及产量稳居全国第二,但蓝莓鲜果采后腐烂率高、不耐贮运,损失率
摘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是事关粮食生产、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建设科学、环保、节能的中期库对于种质资源保护至关重要。由于中期库建设涉及学科广且没有统一的设计规范,因此其建设与应用困难重重。本文从中期库制冷系统关键参数入手,计算了省级中期库制冷负荷,确定了关键系统方案,并根据计算结果与设计方案,探讨了中期库设备选型,同时对库体及监测系统的构建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期为种
以转AtNDPK2基因甘薯植株为试材,根据其生理指标及表型变化来鉴定转基因甘薯的耐盐性。室内鉴定结果表明:在100、150 mmol/L NaCl胁迫下,转基因株系JN1~JN6的根长显著高于对照。
本届全国文代会前后,文艺界有两个热议的话题,一个是抢救、发掘、继承传统文化艺术遗产,另一个是振兴、复兴、创新适应时代特征的新的文化艺术,其中涉及文艺事业的机制与环境、“软件”与“硬件”等问题。总而言之,关键词有两个:一是衰落,二是复兴,前者指向某些文艺形式的衰落现象,后者旨于文艺事业的振兴问题。   人是思想的、观念的、精神的动物,在吃饱喝足,放下筷子之后会产生休闲、娱乐、玩耍、欣赏等以审美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