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于课内 拓展于课外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om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教学情境,轻松快乐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中,能增强识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我和学生共同创设了“识字列车”“汉字王国”“汉字天地”等情境,每个生字就成了“字宝宝”。把学习汉字的过程想象为乘坐“识字列车”到“汉字王国”去和“字宝宝”交朋友、做游戏。
  认读生字的过程往往枯燥乏味,我就有趣地说“和字宝宝打招呼”“把字宝宝请回家”等,使认读生字成了有趣的游戏过程。有时让学生模仿动物读,扮演文中的角色读、抢读等,都能增添认读生字的趣味性。在巩固生字阶段我还引导学生自制一些卡片,进行认读、巩固。此外,还设计了“找朋友”“戴帽子”“猜一猜”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快乐地巩固识字。
  
  二、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在语文园地“我的发现”栏目中,我结合典型课例,抓住汉字的音、形、义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使学生逐步具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抓住汉字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很重要。在象形字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象形字保留事物形态,表示意思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引导学生在对图画的感受中激发兴趣,识记生字。
  形声字都是由声旁和形旁两部分组成的,这些字的声旁都是相对固定的,只是根据字义的不同来换形旁,如在教“他、地、池、拖、施”这些字时,启发学生比一比能发现什么,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这些字右边都一样只是偏旁不同,学生感悟到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学生不但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根据形旁去推测字义,并从中总结出“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并把这一识字方法延伸到课外,培养了识字能力,扩大了识字量。
  
  三、采取多种形式,引导课外识字
  
  学校生活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班级里可以开展课前三分钟识字。在黑板上划出一个小角落,在上面让值周学生填上“今日之字”。每天让值周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课外认读之字填上去,并在课前三分钟教给大家,到周五的班会课时,再统一复习一遍。还可以开展班会课简单识字。要求学生每天留意学校的公告栏、评比栏,在周五班会课上汇报。家庭生活也是生活识字的广阔天地。学生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中,会遇到各种包装、广告、杂志、标牌等,上面会有很多汉字,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学习这些汉字,通过剪剪、贴贴、写写、画画,把所认的字集合编成“识字册”。小小“识字册”记录了学生识字点点滴滴的进步,使学生产生了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银城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其他文献
当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忽视提高班主任专业素质及其创造性的现象。我认为,应着力创设环境,完善机制,盘活班主任人才资源,促其向人才资本转化,以便真正提高校本管理水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班主任工作环境缺乏人文性,师德培养缺乏规范性。  2.班主任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缺乏科学的准入机制和有序规范的培训。  3.班主任对本职工作兴趣不浓,缺乏高效有力的激励。  4.班主任使用上的性别、学科偏
期刊
北大教授谢冕说:“语文的事情多半是作文的事情。”那么如何训练、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我想:立足文本,巧用活用语文课本中的资源,学生也能拙笔生花。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巧用插图,细心观察,激起学生习作的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我选择恰当的教学契机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欣赏插图,进行作文指导。在教授杨绛的《老王》一课时,我首先将老王的肖像插图展示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猜猜人物的身份。学
期刊
有位名师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所以教师应该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就要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那么,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又是怎样的教学境界呢?笔者就自己在语文课堂中的思考与探索,与同行们交流。  一、力求教学目标简明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统领教学的全过程。阅读教学最忌“浮光掠影”“眉毛胡子一把抓”。要避免这一点,首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作为未来国家栋梁之才的小学生更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这门新兴课程呢?通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自学、动手和应用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三大诀窍。  一、自学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  当今世界
期刊
导语即开场白,出场亮相,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导得得法,能激发兴趣,调和气氛,敲山震虎。相反,就会弄巧成拙、画蛇添足,不仅起不到“火花塞”的作用,反而会分散甚至误导学生的注意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冒昧地谈一下自己的浅见,与同行们共勉。  一、从生活中联系紧密的事物导入  在学习语文活动课《漫游语文世界》时,一上课我就吟了几句广告词:“神州行,我看行”;“好空调,格力造”:“万家乐,乐万家”。学
期刊
一、情境导入型  看图导入。如:如教学《荷花》时,可以直接出示荷花挂图用导入语导入。  绘图导入。如于永正老师教《惊 弓之鸟》先在黑板上画出弓 、弦、箭。  用音乐或歌曲导入。如:教学《月光曲》时,于永正老师上课伊始用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导入。  借助多媒体导入。如教《月球之谜》时,课文中的月球对小学生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因此,课前我搜集了很多有关月球的资料,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人类第
期刊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作为教师,总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是优秀的,但现实总有缺憾,于是我们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称为“学困生”。他们在集体中扮演着“丑小鸭”的角色。同学的远离、老师的冷漠,让他们无容身之地,在倡导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今天,我们如何将“丑小鸭”转化为人们喜欢的“白天鹅”呢?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学困生”大多由于家庭教育的
期刊
摘要:德育是教育的第一要义,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德育这个育人的根本和灵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人才和可靠的接班人。本文为此在许多方面作了不少可贵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有些创造性的做法和独具特色的育人方法值得德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德育工作 探索创新 形成特色    我校德育工作坚持
期刊
今年江西省开始实行高中历史新课标的教程,按照新课标的提纲,里面要求教师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其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的讲授,让学生学习历史人物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就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情感教育的内容。  由于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期刊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着眼于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强调的是学生语文操作能力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是围绕学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进行展开的,重要的是它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是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