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办理强制医疗程序案件存在的四方面问题与对策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ge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初,资溪县院依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新增特别程序的规定,办理了江西首例对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申请强制医疗的案件。被申请人付某某因精神分裂症发作,于2012年11月30日持锄头将其奶奶打死,经鉴定,付某某案发时正处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期,被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2013年2月,资溪县人民法院依法决定对付某某进行强制医疗。资溪县检察院在承办案件过程中,发现强制医疗程序在具体操作中存在四方面的问题,容易导致权责不明、对接不畅等情况,亟须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定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标准不明。依据修改后的刑诉法规定,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是启动强制医疗程序的必要条件之一,相对于修改后刑诉法对刑事拘留、逮捕等条件的详细规定,目前对于强制医疗的条件,法律或司法解释没有明确具体的依据和标准,实际办案中如何判定更多需要案件承办人的主观判断。由于每个人的主观判断不同,可能形成同一种案件情形司法结果不一,造成法制不统一的情况。同时,这种主观判断还容易受到社会维稳压力等现实因素影响,使一些本不该进入强制医疗程序的案件进入强制医疗程序、或一些本应进入强制医疗程序案件没有进入强制医疗程序。
  二是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场所划定不明。修改后的刑诉法规定,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但刑诉法并没有明确划分约束措施场所的范围。新修订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也只规定,“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必要时,可以将其送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临时性保护性措施规定的不明确,易造成执行标准不一,执行太严格容易造成侵害被强制医疗人的权利的情况,约束措施不到位又容易导致继续危害的发生。
  三是采取强制医疗的执行主体模糊。修改后的刑诉法在认定精神病人是否需要接受强制医疗的过程中,对公安、检察、法院所履行的职责作了详细要求,公安机关提交强制医疗意见书,检察机关提出申请,最后由法院作出是否强制医疗的决定。但在司法和医疗对接环节的执行主体界定却很模糊,没有明确规定由哪个部门进行对接,容易产生移交脱节的情况。如在办理对付某某强制医疗案中,资溪县法院决定对付某某实行强制医疗,将该案交公安机关执行。但公安机关以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为依据,认为既然是法院做出的判决决定,就应当由法院交付医疗机构强制执行医疗。两家机关间的分歧造成付某某在已经被法院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后的较长时间内,没有及时交付医疗机构进行强制医疗。针对该情况,资溪县检察院向县法院、县公安局及时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对强制医疗决定及时予以落实,同时该院积极与法院、公安协调决定由公安机关与医疗机构进行对接。
  四是强制医疗费用承担者不明朗。由于修改后的刑诉法对于强制医疗的费用保障没有作出规定,也没有相关配套规定对强制医疗的费用由谁承担进行明确,容易造成在强制医疗在执行过程中,被强制医疗人家庭与司法机关间、各司法机关间、司法机关与政府间相互扯皮的情况。同时因法律上没有明确强制医疗费用的承担者,容易导致医院不愿意主动接纳被强制医疗人。并且如果强制医疗费用由被强制医疗人家庭承担,由于大部分被强制医疗人家庭因精神病长年治疗,多半经济拮据,可能将无力负担强制医疗的费用。另外,目前具备强制医疗资质的医院比较少,选择的标准也不明朗。这些原因容易导致强制医疗措施难以真正实行,不利于修改后刑诉法的贯彻执行。如该院办理的该案中,付某某家庭贫困,如若由其家庭承担强制医疗费用,强制医疗势必难以执行到位。同时因强制医疗费用承担者不明,也进一步造成该县法院、县公安机关不愿做与医疗机构的对接者。后该案强制医疗费用经检察机关建议后,由公检法三家共同向县政府报告,县政府承担了该笔费用支出,保障了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较好的维护了司法权威。
  二、对策建议
  一是牢固树立程序意识质量意识人权保护意识。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在司法执法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统领,牢固树立“理性、平和、规范、文明”的执法理念,既保持对严重暴力事件的打击力度,又要坚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做到当宽则宽、该严则严。特别是在当前刑诉法对办理强制医疗程序案件方面规定的粗线条的情况下,办案人员更应树牢质量意识、程序意识、人权保护意识,确保公平公正。
  二是要细化证据收集工作。在办案中,一方面应实际接触被强制医疗人,多听取被强制医疗人医师的意见建议,同时另一方面应更多收集鉴定人、周围邻居、家属等关于被强制医疗人平时精神状况及行为表现的证言证词,通过详细的调查取证来判定其是否具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性,确保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增强司法决定的证据基础,维护好司法权威及司法公信力。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检察机关要加强对强制医疗程序案件的法律监督,要在审查案件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等职能,对不应当进入强制医疗程序而进入强制医疗程序、应当进入强制医疗程序不进入强制医疗的应当坚决纠正;要加强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引导取证力度,确保据以判定能否强制医疗的证据得到全面收集;要加强对强制医疗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刑诉法的有效贯彻执行。
  四是完善强制医疗费用保障体制。建议一方面对家庭贫困的强制医疗人员实行强制医疗救治援助措施,协调建立强制医疗专项经费保障机制,由政府专项拨款或是设立强制医疗基金项目对家庭贫困的强制医疗人员进行救助;另一方面对家庭条件尚可的强制医疗人员由其家庭自身承担,同时将强制医疗费用与地方医保体系相挂钩,以缓解被强制医疗人的经济负担。
  五是健全完善强制医疗法律规定。建议通过司法解释等形式,进一步细化启动强制医疗判定标准、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场所、强制医疗的执行机关等方面的规定,提升法律的可操作性,有效增强司法执法效果。
其他文献
“警察是法庭的公仆”。在英美法系国家,侦查人员作为控方证人出庭一直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美国的《联邦诉讼规则及证据规则》和英国《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都规定警察具有证人资格,有出庭作证的义务和责任,当证据涉嫌以非法方式取得时,警察应作为控方证人出庭就其侦查行为的合法性接受控辩双方询问。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刑诉法
期刊
侦查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 是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2000年9月, 最高人民检察院机构改革将“审查批捕” 部门正式更名为“侦查监督” 部门,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名称变更, 更是对侦监工作职责任务的诠释和定位。侦查监督部门的职责贯穿着从立案到侦查终结的全过程, 既包括了对适用法律等实体公正方面的监督,也包括了对收集证据、执行逮捕等程序公正方面的监督。随着新刑事诉
期刊
一、 旅游者合法权益概述  1、旅游者的法律定义  “旅游者”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881年出版的牛津词典,是由tourist翻译过来的,是指以观赏和游览为目的的外来游客。在我国,旅游者也是消费者的一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由此可以得出,旅游者是指从旅游市场购买、使用旅游商品或接受服务,满足旅游需求的个体。  2、旅
期刊
6月27日下午,南京大学法学院与郎溪县人民检察院联合举办的“非法集资”理论与实务问题研讨会在郎溪县人民检察院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议的有:  杨春福(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单锋(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杨辉忠(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张淼(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刘勇(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办公室主任,讲师)  黄旭巍(南京建邺区检察院挂职副检察长,南京大学
期刊
摘要:  未成年人犯罪大多是因受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或自身法制观念不强等原因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对未成年犯进行帮教并使他们重新回归社会一直是检察机关不懈追求的目标。从以未成年人帮教工作为出发点,结合检察机关近年来对未成年人帮教工作的相关探索,论述检察机关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未成年人检察帮教工作体系。  关键词:未成年人;社会帮教;研究对策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期刊
刑讯逼供是刑事诉讼过程中办案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它是一种野蛮、残忍、不人道的行为,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而被与现代各国所禁止。我国现行刑法和刑诉法也都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但现实中这类现象却没有真正杜绝,一些冤错案背后,往往笼罩着刑讯逼供的“阴影”,从而严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极大地损害了司法权威,降低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动摇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2012年
期刊
中国检察学研究经历了移植借鉴、探索起步、深入推进与全面展开四个阶段。1908年开办了检察制度研究会。1911年出版了《检察制度》,1912年出版了《检察制度详考》。1983年最早提出检察学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中国检察学会,90年代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的基本框架。进入21世纪,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应运而生,检察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检察学作为一门法学学科的地位迄
期刊
在当今世界各国,商业贿赂行为普遍存在,甚至在一些行业和领域,商业贿赂已成为一种“潜规则”。其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破坏竞争秩序,损害国家利益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认清商业贿赂的危害,把握法律政策界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一、商业贿赂的涵义及特点  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形式。起初被认为是商业内幕的一部分,但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其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日益加大,人们对
期刊
检察机关的对外宣传工作极其重要,它是检察机关彰显业绩、展示形象、接受监督、沟通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在贯彻落实党的检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创新开展,构建和谐健康检民关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达县检察院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基层检察院,一直以来院党组都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将其作为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业务工作同安排部署、同督促检查,并纳入目标考评,取得了良好成绩。但由于种种原
期刊
摘要:  量刑建议源于起诉权中的量刑请求权,它具有启动量刑程序、制约量刑裁判、明确证明责任、预设监督标尺的效力,对于提高量刑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公信力,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强化对量刑裁判的制约监督,提高公诉质量和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给检察机关带来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量刑建议;自由裁量;法律监督  量刑建议又称“求刑建议”,是指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对被告人应当判处的刑罚依法向法院提出的建议。
期刊